正文 第9章 About grace——優雅,打造從內而外的高貴(8)(1 / 3)

“金錢如同肥料,應該播撒四方”,這是布魯克最著名的一句話。相比之下,同樣身價不菲的利昂娜?赫姆斯萊利卻十分吝嗇,她在個人消費上揮金如土,卻不肯拿出一點回報社會,素有“女葛朗台”之稱。她也有一句人盡皆知的話:“我們不需要納稅,那是小人物的事。”最終,她因為逃稅入獄,並因此登上《時代》周刊的封麵,聞名於世。

兩個女人,同樣的財富,活法卻完全不同。布魯克很受大家的喜歡和尊重,利昂娜則遭到了無數的嘲笑愚弄,錢沒能給她幸福的生活,她沒有朋友,晚上經常孤零零地在豪宅裏看電視,於是她無限悲哀地說:“我沒有生命。”人生在世,除了生老病死我們不能控製,其他很多事都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生命要按照怎樣的軌跡運行,完全出於你自己的選擇。選擇不同,便有了不同的人生。而我們在麵對選擇時,一定要冷靜、理智,聽從自己的內心,讓自己擁有一個豐富而精彩的人生。

沒人鼓掌,就自己給自己鼓掌

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渴望掌聲,因為掌聲代表著肯定和尊重,代表著成功和榮譽。於是,我們想方設法想要贏得別人的掌聲。但是,贏得掌聲需要一種價值的認同,價值認同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需要付出很多艱辛的努力,需要經曆諸多的困難和挫折,需要承受一次又一次失敗。如果無論如何,你都無法贏得別人的掌聲,不妨自己給自己鼓一鼓掌,給自己打氣。哪怕你正經曆艱辛、挫折,也要學會給自己鼓掌,它能使你獲得自我認同,擁有自信,走到成功的彼岸。

別把自己的未來寄托在別人手中,自己給自己鼓掌,才有力量走到最後。

給自己鼓掌是一種勇氣和自我認同

要想得到別人的掌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們不會因為你渴望得到掌聲,就對你施予同情,它的主動權始終掌握在別人的手中。

梵高,20世紀最偉大藝術家之一。他的一生貧窮落魄,愛情失意,年僅37歲就離開了人世。他創作了許多有價值的畫作,但卻無人能識,生前僅僅賣出一幅作品,反而是死後,他的作品才被人關注,而且名氣越來越大。隨著梵高作品及其個人傳記的出版,他在世界範圍內贏得了盛讚,儼然已成了最受愛戴的藝術家之一,他的作品拍賣價格曾占據藝術品拍賣價格的前5名!

我們能說,梵高的作品在其生前沒有藝術價值嗎?當然不能,當時沒人買他的畫,是因為沒能能夠讀懂梵高,看懂梵高的作品。梵高作品的價值,也不應用他人的眼界來衡量。可是,梵高生前的窘迫失意,卻迫使他最終選擇了結束生命。我相信,如果梵高的畫作在生前就得到了眾人的掌聲,得到了世人的認可,他一定不會走向那條不歸路。如果梵高能夠放下心結,學會自己給自己鼓掌,是不是可以激發他繼續創作的潛能,給他繼續生活的勇氣?

所以,不要一味期待別人的掌聲,把自己命運的主動權交給別人,要學會自己給自己鼓掌。這是一種勇氣,一種自我欣賞,是對自我價值的認同。因為掌聲的主動權在自己手中,我們可以隨時隨地給自己鼓掌。我們可以用掌聲,喚醒內心世界渴望成功的願望,可以使自己潛在的能量得以激發;我們可以用掌聲,給尚未成功的自己以鞭策,給失敗遇挫的我們以安慰和鼓勵。在我們屢受打擊自信喪失時,還可以用掌聲讓自己自信,給自己力量迎接挑戰。

平凡人也有得到掌聲的權利

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想取得成就,希望自己可以贏得別人的認可和掌聲。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神采飛揚地站在燈火閃爍的舞台上,更多人的隻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平凡的工作,不被人注意,不被人重視。於是,有很多人感歎自己的渺小與平庸,認為自己的人生很失敗。這又何必呢?隻要你能活出真正的自我,即使別人不為你喝彩,你也可以為自己鼓掌,再平凡的人也有得到掌聲的權利!

莎拉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女人。和丈夫結婚二十多年,日子平平淡淡,無風無浪。莎拉覺得婚後這二十幾年很幸福,她愛工作,愛家庭,更愛自己的女兒。對於女兒,莎拉很疼愛,但也不驕縱她。女兒上小學二年級開始,莎拉就教女兒做家務,為此莎拉的婆婆沒少反對。可是,莎拉不聽,她覺得培養女兒的自理能力和學習一樣重要。現如今,莎拉的女兒上了大學,與同齡人相比,她自理能力很強,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有條不紊。她常常對別人說,媽媽很有先見之明,因為寢室許多女孩兒不會打掃房間,不會洗衣,把生活弄得一團亂。莎拉的老公更是時常誇讚莎拉,說她是個明事理的好女人,有這樣的女人做妻子、做媽媽,實在是再幸福不過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