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寬容為懷該爭的要爭,該讓的更要讓(3 / 3)

大虧能吃,麵子上的小虧更應照吃不誤。吃大虧,可以讓同事對你另眼相看,吃小虧,則會讓你避免衝突。生活中難免會有衝衝撞撞,何況朝夕相處的同事呢?

老子,就是一個很會吃小虧的人。

老子的朋友去拜訪他,一進門,便看到了老子室內淩亂不堪,心中感到吃驚,於是,他大罵了老子一通,便揚長而去,老子則一言不發。第二天,朋友來向老子道歉,老子淡然地說:“人好像挺在意智者,但對我來講沒什麼意義。所以,你昨天即使罵我是牛的話,我也會承認,因為你這樣說,一定有你的道理,如果我頂撞,一定會被罵得更厲害。”

假如你為了麵子,與同事翻臉,事後後悔,但又因擱不下麵子,而放棄道歉,真是很倔。因為雖然麵子對中國人來說,真是無上重要,然而,老子,或是真正的智者總會將它看得很淡。

吃虧是福,吃了虧你就成了施者,同事則成了受者,看上去,是你吃了虧,他得了益。然而,同事卻欠下你一個人情,在友誼上,情感的天平上,你已增加了一個籌碼,這比金錢、比財富更寶貴。所以,古人都說:“吝於財者失所親。”吃虧,會讓你在同事眼裏變得豁達、寬厚,讓你獲得更深的友情。

五、顯示出大將風度

在辦公室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大至思想、觀念、為人行事之道,小至對某人、某事的看法與評判。程度不同的差異可能會轉化成彼此之間的爭執與辯論。身為辦公室的一員,應正視這個問題。

留心我們的周圍,爭辯幾乎無所不在。一場電影、一部小說能引起爭辯,一個特殊事件、某個社會問題能引起爭辯。甚至,某人的發式與裝飾也能引起爭辯。而且往往爭辯留給我們的印象是不愉快的,因為爭辯的目標指向很明白:每一方都以對方為“敵”,試圖以一己的觀念強加於對方。

所以,爭論不適合個人與個人之間,而如果是用於團體,像辯論會似的,又應另當別論。比方說,由於最近發生的某個社會問題在辦公室中引起你與同事間的爭論,最後,雖然你用某某事實或理論來證明你的意見是正確的,你通過爭論的手段達到了勝利的目的,而他已啞口無言了,但你卻萬萬不可忽略這一點,他不一定就放棄他的思想來信奉你的主張。因為,他在心裏感覺到的,已經不是誰對與誰錯的問題,而是他對於你駁倒他懷恨在心,因為他的顏麵掃地了。

這樣看來,你雖然得到了口邊的勝利,但和那位同事因此產生隔閡。比較之下,你會不會覺得,當初真是有欠考慮,僅僅為了口邊的勝利,而得罪了一個同事——如果那位同事一旦為人小氣,說不定他還會伺機報複呢!

有些人在和同事翻臉之後,明知大錯已鑄成,也故做不後悔狀,其實這樣對你又有什麼好處?而壞處卻很快可以看到,因為和別人結上怨仇,你就少了一位本來能幫助你的人。

這種現象我們應該盡一切可能去避免。

基於上述理由,鄭重提醒您:當一場唇槍舌劍的辦公室爭辯到來之前,你必須首先冷靜地考慮一番,弄清楚以下幾個事項:

1.這次爭辯的意義。如果是一些根本就很不相幹的小事情,我們還是避免爭論為妙。

2.這次爭論的欲望是基於理智還是感情(虛榮心或表現欲等)?如果是後者,則不必爭論下去了。

3.自己是否對對方有深刻的成見?如果是的話,自己這樣豈不是雪上加霜?

4.自己在這次爭論當中究竟可以得到什麼?究竟能證明自己的什麼?

一位心理學家曾經說過:“人們隻在不關痛癢的舊事情上才‘無傷大雅’地認錯。”這句話雖然不勝幽默,但卻是事實。由此可以證明:願意承認錯誤的人是少的——這是人的本性。

現在就讓我們姑且認為這次爭論是一次積極爭論,也就是說,它值得我們去爭論。但是在這過程中,我們仍需要時時把握住自己。因為在爭論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常常自己認為自己的觀點才是世界上最正確的,隻顧闡述自己的觀點,而忽略了要耐心誠意地去聽取別人的意見。

這就往往可以使善意的爭論變成有針對性的爭論。需要強調一下,這種現象是很危險的,也是很常見的。因為即使最善意的爭論,也是由於雙方的觀點有分歧引起的,所以,一開始,雙方就是站在對立的立場上,對於對方的論點,根本就會采取一種缺乏分析的態度,而一味地表述自己的看法。

如此一來,爭論過程中就難免有些情緒激動,麵紅耳赤,甚至去翻對方的陳年老底。所以,當雙方都各執己見,觀點無法統一的時候,你應當控製情緒,把握自己,把不同的看法先擱下來,等到雙方較冷靜的狀態時再辨明真偽。也許,等到你們平靜的時候,說不定會相顧大笑雙方各自的失態呢。

而當你勝利的時候,你也應該表現出自己的大將風度,不應該計較剛才對方對你的態度。爭辯是一件事,而交情又是一件事,切切不可混為一談。當他向你認錯的時候,也萬萬不該再逼下去,以免對方惱羞成怒。

結束後,你也應該顧及到對方的麵子,可以給對方一支煙或是一杯茶,抑或是向他要求一點小幫忙,這樣往往可以令他恢複愉快的心理。

人性其實都是脆弱的,易被擊垮但也易撫平。況且,作為在同一個辦公室裏朝夕相處的同事,隻要沒有根本利害的衝突,你的一兩句話就可以起到使人心理平衡的作用。

六、給同事保留麵子

辦公室老手在與同事交往的過程中,從不會把話說死、說絕,說得自己毫無退路。

倒如:“我永遠不會辦你所幹的那些蠢事。”“誰像你那麼不開竅,要我幾分鍾就做完了。”“你跟××一樣缺心眼兒,看他那巴結相。”這些話無論是誰聽了都不會痛快,人人都最愛惜自己的麵子,而這樣絕對的斷言,顯然是大大損人麵子的。

《聖經·馬太福音》中說:“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應該怎樣對待別人。”這句話被多數西方人視為工作中待人接物的“黃金準則”。真正有遠見的人不僅在與同事一點一滴的日常交往中為自己積累最大限度的“人緣兒”,同時也會給對方留有相當大的回旋餘地。給別人留麵子,實際也就是給自己掙麵子。

人人都有自尊心和虛榮感,甚至連乞丐都不願受嗟來之食,因為太傷自尊、太沒麵子,更何況是原本地位相當、平起平坐的同事。但很多人卻總愛掃別人的興——當麵令同事麵子掛不住,以致當麵撕破臉皮,互不相讓,翻臉成仇。

縱使別人犯了錯,如果不能為別人保留麵子,也許會毀了一個人。

湯姆·韋恩原先在電氣部門時,是個一級天才,但後來調入計算部門當主管後,卻被發現非其所長,不能勝任。但公司領導不願傷他的自尊,畢竟他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何況他又十分敏感。於是,上司給了他新頭銜:奇異公司谘詢工程師——工作性質仍與原來一樣——而讓別人主管那個部門。

此事湯姆很高興,奇異公司當局也很高興,因為他們終於把這位易暴易怒的明星造就成功了,而沒有引起什麼風暴——因為他仍保留了麵子。

時時想到保留他人的麵子,這是何等重要的問題!而我們卻很少有人考慮到這個問題。許多人常常喜歡擺架子、我行我素、挑剔、恫嚇,在眾人麵前指責同事或下屬,卻沒有考慮到是否傷了別人的自尊心。其實,隻要多考慮幾分鍾,講幾句關心的話,為他人設身處地想一下,就可以緩和許多不愉快的場麵。

尼瑪小姐是一位食品包裝業的行銷專家,她的第一份工作是一項新產品的市場測試。可是,她卻犯了一個大錯,整個測試都必須重來一遍。當她開會向老板報告時,她恐懼得渾身發抖,以為老板會狠狠訓她一頓。可是老板不是她想象的那樣,而是謝謝她的工作,並強調在一個新計劃中犯錯並不是很稀奇的,而且他有信心等待第二次測試對公司更有利。老板保留了尼瑪的麵子,使她深為感動。果然第二次測試她進行得十分成功。

給同事保留麵子,他們就會從內心裏感激你,無論是對你在辦公室的工作還是人際關係都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