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寬容為懷該爭的要爭,該讓的更要讓(1 / 3)

古人雲:“待己者,當於無過中求有過;待人者,當於有過中求無過。”心地寬厚的人遇事總把人往好處想,於有過中求無過,這對於處好辦公室同事關係大有幫助。有了寬容之心,心胸才會寬廣,從而能夠寬以待人,嚴於律己。要學會吃虧,該讓的就讓,那麼同事之間會相處得更和諧。

一、寬容是辦公室裏的潤滑劑

在辦公室裏,即使同事真的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也要盡量寬容。要控製好自己的情緒,不能放縱自己。

蘇東坡的《河豚魚說》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南方的河裏有一條豚魚,遊到一座橋下,撞在橋柱上。它不怪自己不小心,也不想繞過橋柱,反而生起氣來,認為是橋柱撞了自己。它氣得張開嘴,豎起顎旁的鰭,脹起肚子,漂在水麵上,很長時間一動也不動。飛過的老鷹看見它,一把抓起來,把它的肚子撕裂。這條豚魚就這樣成了老鷹的食物。蘇東坡就此發議論說:世上那些在不應該發怒的時候發怒,結果遭到了不幸的人,就像這條河豚魚,“因遊而觸物,不知罪己”。不去改正自己的錯誤,卻“妄肆其忿,至於磔腹而死”,真是可悲!

在批評同事的時候同樣要講求適當的方式。一般人認為,挨批評肯定是苦的,是一件丟麵子的事,因為“苦”,受批評者往往要產生抵觸情緒,使批評的效果大打折扣。有些人能夠很恰當地把握批評的方法尺度,使批評達到春風化雨、甜口良藥也治病的效果。

寬容不但是做人的美德,也是一種明智的處世原則,是人與人交往的“潤滑劑”。常有一些所謂厄運,隻是因為對他人一時的狹隘和刻薄,而在自己的前進路上自設的一塊絆腳石罷了;而一些所謂的幸運,也是因為無意中對他人一時的恩惠和幫助,而拓寬了自己的道路。

寬容猶如冬日正午的陽光,去融化同事心田的冰雪,使之變成潺潺細流。一個不懂得寬容同事的人,一個不懂得對自己寬容的人,會為把生命的弦繃得太緊而傷痕累累,抑或斷裂。

我們生活在一個越來越不忽視功利的環境裏,但倘若太吝惜自己的私利而不肯為同事讓一步路,這樣的人最終會無路可走;倘若一味地逞強好勝而不肯接受同事的一絲見解,這樣的人最終會陷入世俗的河流中而無以向前;倘若一再地求全責備而不肯寬容同事的一點瑕疵,這樣的人最終宛如淩空在太高的山頂,會因缺氧而窒息。

曾有人把人比喻為“會思想的蘆葦”,因為弱小而易變,情緒易波動,隨時都在改變對事物的正確了解。人非聖賢,就是聖賢也有一失之時,我們何以不能寬容自己和同事的失誤?

寬容並不意味對惡人橫行的遷就和退讓,也非對自私自利的鼓勵和縱容。誰都可能遇到情勢所迫的無奈、無可避免的失誤、考慮欠妥的差錯。所謂寬容就是以善意去寬待有著各種缺點的人們,因其寬廣而容納了狹隘,因其寬廣顯得大度而感人。

在日常生活中,當自己的利益和同事的利益發生衝突,友誼和利益不可兼得時,首先要考慮舍利取義,寧願自己吃一點虧。鄭板橋曾說過:“吃虧是福”,這絕不是阿Q式的精神自慰,而是一生閱曆的高度概括和總結。清朝時有兩家鄰居因一道牆的歸屬問題發生爭執,欲打官司,其中一家想求助於在異地擔任縣令的親戚鄭板橋幫忙。鄭板橋沒有出麵幹涉這件事,隻是給家裏寫了一封信,力勸家人放棄爭執,信中有這樣幾句話:“千裏家書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聽從了他的話,鄰居也覺得很不好意思,兩家終於握手言歡,反而由你死我活的爭執變成了真心實意的謙讓。

二、盡量保持忍讓的態度

在處理辦公室日常事務的過程中,我們無法避免與同事們打交道。在一些無關大局、不涉及大是大非的問題上,理應盡可能地采取忍讓的態度,千萬不可輕易動怒。

在工作上你是否遇到過對你敵意很深或是動不動就發火的人?和這種隨時都可能會暴跳如雷的人一起工作,你有何感受?

你最近一次被易怒的上司、同事或顧客責罵是什麼時候的事情?當這些人準備向你開火的時候,你又是如何應付的?

曾有人調查過數百位有類似經曆的上班族,發現若有人對他們咆哮不已,他們多半會被嚇得不知所措。有些人描述了自己的反應:

“嚇得不知所措。”

“腦筋都打結了。”

“想要回罵對方,但是心裏明白對方位高權重,此舉不過徒勞無功而已。”

“想要哭但還是忍住了,因為在辦公室裏。”

“眼淚是賺不到同情的。”

“想要辭職。”

“想要報複此人,抵消對方一再羞辱自己的憤恨。”

這些人的反應你是否也感到熟悉?如果工作時有人當麵羞辱你,或是不懷好意地算計你,你心裏究竟做何感想?

大多數的人如果在工作上遇到火暴性子,多半都會采取“厚”的策略,能忍則忍,或是盡量避免自己牽扯太深。不幸的是,日複一日地逃避對方侮辱性的言行並不能解決問題,消極的態度隻會令對方誤以為你在暗示:“繼續罵呀!我不會介意的。”如果你坐視無理的言行泛濫,對方會認為你好欺負,而不斷把矛頭指向你。

此外,這種不當的情緒宣泄會損及你的身心健康。每天和這種不定時炸彈一起工作就好比霧蒙蒙的天氣裏,在濕滑的路麵上穿梭在來往的車流中。或許你會安慰自己車輛排放出來的廢氣對你毫無影響,但久而久之會發現,你的肺部早已堆滿了廢氣,行動也漸漸遲緩,即使不會立刻出現不適的症狀,但是,無理的咆哮終究或多或少會侵害到你的健康。

有不少人因為必須和這種火暴性子的人一起工作,而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其中包括:被對方怒斥卻不知如何應對會帶來身體不適的征兆,有些人就患有胃痛、胃痙攣、皮膚出疹疼痛或是頭部脹痛的毛病;有些人則感到沮喪、緊張,甚至是心灰意冷。

你是否注意到,自己也因為同樣的問題而產生了一些身體或心理上的不適?這樣的問題是不是一直在侵蝕你的健康呢?

當你獲悉必須和那位咆哮大王相處時,原先的症狀往往會更加惡化。一位女士無奈地說:“如果我能夠請一個星期的假,甚至是休息一個周末,我就覺得自己健康、朝氣蓬勃。但是,在回到工作崗位上的前一晚,我不是開始覺得頭痛,就是胃又不舒服了。最近工作很不順心,我一直有腹瀉的現象,好幾天沒有胃口,這樣下去我恐怕活不成了。”

如果你的周圍出現了咆哮大王,可能會讓你犯下更多的錯誤,也可能讓你遺漏或疏忽了重要的事情。當咆哮大王對你頤指氣使的時候,你的工作表現如何?根據一些調查報告顯示,在權威式的領導下,恐懼與焦慮的增加會造成錯誤和意外發生的次數大幅度增加。當你意識到有人隨時會對你發火的時候,就很難再專心工作或是發揮個人的創意。

此外,由於你的心思都轉移到對方的一舉一動上麵,你的記憶也會受到影響。因此,你或許會把東西放錯地方、弄丟,或是無法集中精神注意細節問題。如果你出現了這些失常的表現,奉勸你應當即刻用“厚臉皮”的策略著手改善,否則問題勢必會愈來愈嚴重。

和充滿敵意或是脾氣暴躁的人一同工作,最大的挫敗感來自於對方雖然一犯再犯,卻安然無事,這往往是因為眾人默不做聲而縱容了對方。當事人可能會在午餐時間或關起門來私下抱怨,但多數時候你聽到的都是對咆哮大王無可奈何。舉例來說,你是否曾經聽過人們這樣抱怨咆哮大王:

“他簡直就是魔鬼,但畢竟他為公司賺了不少錢。”

“她簡直不可理喻,但是沒有人敢跟她作對。”

“他實在太過分了,但是大家都怕他怕得要命,誰還敢設法改善情況?”

“她是公司的大客戶,所以就算她發瘋,也沒有人敢回嘴。”

“他是個不折不扣的混蛋,但是這個行業裏大多數居上位的也如出一轍。”

“我一直忍受對方給我的侮辱,甚至不曾說過一個抱怨的字。”

緘默的態度恰恰縱容了對方的惡言惡行,而我們卻不自知。如果,這種人因為能夠替公司賺進鈔票而升官發財,恐怕就會更有恃無恐地繼續傷害周遭的人。

多數工作上的咆哮大王都很醉心於自己帶有侵略性的言行,而公司的加薪與提拔無形中更鼓舞了他們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