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管理有道與下屬建立起積極的上下級關係(1 / 3)

作為領導,玩轉辦公室兵法的難度遠甚他人。要讓下屬懼怕你,就要以嚴格的製度製約他們;要讓下屬尊敬你,就要以身作則,身體力行;要讓下屬支持你,就要想辦法使下屬心悅誠服,一定要恩威並施。隻有贏得下屬的支持與擁護,才能像眾星捧起的月亮,才是一個辦公室裏受人歡迎的“領導者”。

一、威嚴和人情兩手抓

一個辦公室老手在總結自己管理下屬的經驗時說:“打一巴掌給個甜棗吃。”意思是對下屬施威、批評或者責罰,使他對自己的錯誤有所醒悟,待他的愧疚心平息下來,又要恰當地給他一點甜頭,引導他朝正確的方向走。

作為辦公室中的領導者,作為其他員工的上司,必須保持一定的威嚴。

道理很簡單,在管理者與指揮業務上,沒有令對方與下屬感到畏懼的威懾力,是不容易盡責稱職的。單是有一張和藹的臉、一番美麗動聽的言辭所起的推動作用,可以說是非常有限的。

當然,威嚴也不等於惡言相對,破口大罵,整日板著麵孔訓人。隻是在工作時對待屬下必須令出法隨,說一不二。發現了屬下的差錯,決不姑息,立即指出,限時糾正,不允許討價還價。隻有讓屬下滋生敬畏之心,才會使你威風凜凜,在萬馬千軍衝鋒陷陣的激烈競爭中指揮自如。

威嚴始終是管理層人士的一種氣質。

但是,隻有威嚴感是不行的,還得富有人情味。美國電話業巨擘、密西根貝爾電話公司總經理福拉多堪稱典範。

在一個寒冷的深夜,紐約的一條不是很繁華的道路上已經幾乎沒有車輛行駛。這時從街中心的地下管道洞內鑽出一位衣著筆挺的人來,路旁的一個行人十分狐疑。他上前想看個究竟,一看卻怔住了,他認出這鑽出來的人,竟是大名鼎鼎的福拉多!

原來福拉多是因為地下管道內有兩名接線工在緊急施工,福拉多特意去表示慰問。

福拉多被稱作“十萬人的好友”,他與他的同事、下屬、顧客,乃至競爭對手都保持著良好的關係,這位富有人情味的企業巨子,事業如日中天。

作為組織中的領導者,要實現自己的意圖,必須與屬下取得溝通,而富有人情味就是溝通的一道橋梁。它可以有助於上下雙方找到共同點,並在心理上強化這種共同認識,從而消除隔膜,縮小距離。

有許多身居高位的人物,會記得隻見過一兩次麵的下屬的名字,在電梯上或門口遇見時,點頭微笑之餘,叫出下屬的名字,會令下屬受寵若驚。

富有人情味的領導者必是善待下屬的。

領導者要贏得下屬的心悅誠服,一定要恩威並施。

所謂恩,則不外乎親切的話語及優厚的待遇,尤其是話語。要記得下屬的姓名,每天早上打招呼時,如果親切地呼喚出下屬的名字再加上一個微笑,這名下屬當天的工作效率一定會大大提高,他會感到,管理者是記得我的,我得好好幹!

對待下屬,還要關心他們的生活,聆聽他們的憂慮,他們的起居飲食都要考慮周全。

所謂威,就是必須有命令與批評。一定要令行禁止。不能始終客客氣氣,為了維護自己平和謙虛的印象,而不好意思直斥其非。必須拿出做管理者的威嚴來,讓下屬知道你的判斷是正確的,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

領導者的威嚴還在對於下屬布置工作,交代任務。一方麵要敢於放手讓下屬去做,不要自己包打天下;一方麵在交代任務時,要明確要求,什麼時間完成,達到什麼標準。布置了以後,還必須檢查下屬完成的情況。

恩威並施,才能駕馭好下屬,發揮他們的才能。

當員工的工作表現逐漸惡化的時候,敏感的上司必須尋找發生這個現象的原因,如果不是有關工作的因素所造成的,那麼,很可能是員工個人的問題在困擾他的工作。有些領導對這種現象不是采取“這不是我的責任”而忽視它,就是義正詞嚴地告誡員工振作起來,否則卷鋪蓋走人。也有些領導一味地規範員工而不針對問題的核心。

不論如何,如果領導希望員工關心與認同集體,那麼,領導者首先要關心員工的問題。因此,上述處理的方式可以說輕而易舉,但是無法改善員工的表現。比較合理的方法應該是與員工討論,設法協助他麵對問題、處理問題,進而改善工作績效。

近年來,一些上軌道而力爭上遊的美國公司紛紛成立“員工協助計劃”,目的在於給員工提供心理保險,以解決員工的個人與家庭問題。

不論你的單位是否有這樣的管理製度,關心員工的心理健康已成為現代管理趨勢中重要的一環。要做好這種心理輔導的工作,領導人首先要與員工麵談。麵談時要注意下列原則:

1.時間上選擇一個星期中的前幾天而不是接近周末的後幾天,選擇早上而不是下班之前。

2.選擇讓員工感覺較隱秘的地方,譬如附近可供散步的花園或公司內的會議室,以使得麵談的過程不受幹擾,讓員工輕鬆自在地娓娓道來。

3.使用“我”而不是“你”的關心語言。譬如“我對於你造成的意外事件感到焦慮不安”,而不是“你這樣焦慮不安,以至於引起許多意外事件”;“我對你的不理睬命令感到生氣”,而不是“你用不理睬命令的方式激怒我”;“我要與你談談”,而不是“你來找我談談”。

4.注意聆聽而不做任何建議或判斷,此外,要將談話的內容保密,會談後不與其他同事討論細節。

5.知道自己無法解決員工的問題時,須提供專家的協助。

在與員工麵談後,如果發現員工有不良行為的傾向,則要設法轉送給單位特約的心理輔導專家,或者提供心理治療的機會,讓員工自行選擇。至於哪些行為需要專家輔導呢?

(1)容易生氣、悲哀或恐懼;感到孤單、憂鬱、情緒不穩;酗酒或吸食藥物;親朋好友的去世;高度的壓迫感。

(2)無法專心,容易失眠;有自殺的想法;有體重肥胖的煩惱;缺乏自信,害羞,對工作、自己或這個世界感到悲觀;人際關係不良;缺乏激勵自己的欲望;家庭及經濟的困擾。

(3)最後,把有個人問題的員工轉給心理專家之後,管理者也應該負起追蹤到底的責任。差不多在第一次麵談之後的兩個星期之內,領導與員工必須再度溝通,鼓勵員工說說自己的想法、感覺與意見,甚至建議解決問題的辦法。

一般而言,現代的員工在配合工業技術升級的情況下,已麵臨了更大的壓力。因此,負責身體健康的醫療保險已無法完全保證員工身“心”的健康。企業領導者如果要使員工全身心投入工作,以提高生產力,那麼,主動的認識與解決員工的個人問題,將是有效利用人力資源的策略,也是促使員工提高對公司向心力的秘訣。

二、與下屬做朋友

在辦公室裏,常常聽見有的中層領導者抱怨:“唉呀!也不知是怎麼搞的,我的下屬們整天怨氣衝天,好像總也不滿足,一會兒嫌鈔票掙少了,一會兒又抱怨工作沒意思,反正這也不是,那也不行,似乎外麵的世界哪兒都比這兒的好。”也常常聽見下屬們在一起竊竊私語:“唉呀!我們的大多數領導人也不知整天在忙乎什麼,怎麼這麼安排工作,也不替我們想想。”於是乎管理者歎息:現在這世道,人是越來越難管了,我整天都快累死了,他們卻在一旁無動於衷,好像什麼事都是我一個人的似的。這種現象的存在恐怕不在少數,究其原因,領導應負主要責任。

要知道管一群人,可不像擺弄一個物件那麼簡單,主要的一點:人是有感情的動物,不是一發指令就會絲毫不差地去執行,管人這門學問實在是大大的深奧,要不怎麼說管理是一門藝術!固然管理作為一門科學,有其共性的規律性的東西,但其中非規律性的,可以供你發揮的地方也太多了。

一個有遠見的上司就在於能夠審時度勢,利用現有的條件,達到預期的目標。這中間極其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將自己的意圖通過各種方式,讓下屬接受,變成下屬的行動指南,帶領下屬一起幹。前麵抱怨下屬的管理人員就是沒有很好地與下屬溝通,彼此之間互不了解,各想各的事,各幹各的活,誰也沒少幹,可在對方的眼裏是誰也沒幹好。

不少單位的中高層領導常常說:“我也特別希望知道下屬們在想些什麼,可是讓他們說,誰也不開口,也不知道如何去了解他們的心態。”豈不知“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人心裏的秘密怎麼能對誰都訴說呢?

領導者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職責就是與下屬交朋友。有些管理者可能要說:朋友豈有隨便交的。要知道作為一個管理者就應該學會與不同性格、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人交朋友,至少應能在某一方麵做到這一點。

人這種動物,感情色彩十分濃厚,想想如果能與下屬無拘無束地談上一兩個小時,那還會有什麼任務布置不下去的。所以我們說,上司能與下屬交上朋友,這就是最好的精神激勵手段,它能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創造性。實際上,這對作為領導的你,並沒喪失什麼,反而多了一個朋友,多了一條路。

那麼怎樣才能在辦公室與下屬交上朋友?

1.公平對待下屬

在調查問卷或座談會上,我們了解到員工一致反映“希望管理者能夠公平待人”。對下屬公平處理這是理所當然的事,為何大家還要如此強烈呼籲?至少由此反映出某些管理者在處事方麵使下屬看來並不公平,因此到底如何公平處理,實在是一個大學問。

就像在分配工作上,一方麵嘮叨不停,一方麵逼他拿出工作成績;對某人整日無所事事視而不見,卻將事情集中於另一人;將困難、複雜的工作分派給生手,卻讓熟手做些簡單的工作。這都是處事不公平的實例。

還有,不論難易的工作,如果處理態度完全相同,那在下屬眼中也會認為不公平。管理者對於自己較有經驗或較感興趣之項,總是付出較多的關注,此時從事另一項工作者定會察覺管理者對其忽視,會感覺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責備人時如果某些人挨訓斥,某些人卻絲毫無壓力,前者一定會產生不滿情緒。同樣,光是拜托某人做事,而對某人顯出冷漠態度,這定會令人產生不公平的心理。

某公司有些男職員反映道:“我們的管理者很會責罵男職員,對男職員的一舉一動也格外注意,但對女職員卻不然,顯得非常客氣,我希望管理者在責罵時不要有性別之分。”他們之所以有此希望,是感到處理不公平的原因。再就其他方麵來看,同事眼中的優秀員工未予加薪,獎金也沒多拿,而對那些工作不好的人卻加薪、分紅,理所當然會令人覺得不公平。

還有些上司甚至有一種新趨向,那就是以能力決定酬勞,也許如此可更正以往的不公平待遇,調動積極性等。尤其年輕人也希望采取“實力主義”或“能力本位”處理。假若能打開用人之門,或許可減少許多因不公平待遇所產生的不滿。

2.發揮下屬的長處

在一次座談會上,有位女職員說:“我們的管理者能根據我們每個人的能力來分配我們的工作,因此,我們的長處能盡情發揮,這樣做起事來得心應手。”任何事情做起來隻要能結合自己的興趣,符合自己的能力,工作起來就格外起勁。任何人都有優點、缺點,如果老是盯住某人的短處,就會使人萎縮不前,這就好像培育的花草一樣,一旦得了萎縮病就可能整株枯萎下去。

反之,倘能不斷地發揮長處,短處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消失無遺,甚至短處也會變成長處了。但就是有些管理者專門挑剔部屬的漏洞,對其長處反而不予理會,有的主管就大力抨擊部屬的錯處,對於該問題又不知該如何處理。那麼,我們不妨問他:“你隻看到他們的短處,可曾試著去認識他們的優點?”結果這位老兄對部屬的長處肯定答不上半句。

實際上任何人都有其長處,要去發現他們的長處,不要隻注意他們的缺點,這種做法一定可改善他們的缺點。你若專找他人的漏洞,實際上毫無用處,反使對方采取預防措施,對自己對大家都不好。

3.適應下屬的性格

所謂適應下屬性格能力之法,換句話說,就是要依照個人的性格來加以領導。領導方法有專製的、民主的、自主的這三種形態,你必須針對對方情況,選擇適當的領導方法,才能提高從業人員的士氣。

4.愛護你的下屬

當下屬出現過失時,有些管理者會對他愛護有加,有些卻相反。究竟哪一種方法能鞭策下屬,這就不用多說了。那麼什麼樣的上司才是愛護部屬的上司呢?

第一,下屬若犯了過失,在下屬本身能自行處理時就令其自己負起責任,並盡可能創造有利條件。

第二,若因下屬的疏忽導致顧客的不滿,上門興師問罪,此時若逼著下屬去道歉,對方心中絕不會舒坦,下屬也會覺得其窘不堪。因此上司若能挺身而出打個圓場,幫部屬解決問題,實為上策。此乃是愛護下屬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