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管理有道與下屬建立起積極的上下級關係(2 / 3)

第三,在批評下屬之前,先聽聽下屬的心聲,看他如何來解決,然後再想個措施。

三、敢與下屬交心

身為辦公室中的管理人員,處理好各方麵的人際關係自然是非常重要的。有些領導者把大量時間和精力花在同更高層的領導打交道上,而不重視,甚至極少與下屬交心。這種態度是極為有害的。

今日的職場競爭,下屬的全力支持是取勝的重要籌碼之一。

你有必要調整一番“感情投資”。隻有在你與下屬建立良好關係,在辦公室內部形成一種和諧的氣氛時,你的團隊才可能獲得長足發展。所以,作為上司的你千萬要記住:家“和”才能萬事興。

可是,有時上司卻對此不屑一顧。

他們認為與下屬交心是懦弱的表現,作為領導者應該有自己的威嚴,不要輕易俯身下就,降低了自己的身份。殊不知,你所取得的每一個成就,都是與下屬的支持和努力分不開的。如果離開了下屬的幫助和支持,你個人本事再大,能力再強,也是無濟於事的。

當年的“西楚霸王”如何,其英勇有誰能相抵?他不是縱橫無敵,城必攻、敵必克嗎?到頭來,烏江自刎,又是為什麼?你不能說他不勇敢,也不能說他武藝不精。毛病就出在他所信奉的是“以力量征服天下”的信條,他沒能籠絡住下屬的心,得不到下屬的忠心擁戴,結果身首異處,為後世所惜。

有的上司也許以為與下屬交心屬小事,不值得費多少心思。

這種看法是短視的上司與下屬的關係,很難想象,一個對上司存在厭惡情緒的員工會為單位的存在和發展披肝瀝膽。可以說,員工對於單位的前途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要想單位取得好成績,就必須讓員工信任上司。上司要贏得下屬的信任,就必須學會體諒下屬的用心。

俗話說“知人知麵不知心”,可見,想完全了解別人的心思是何等困難。作為上司,你不可能一下子把員工的全部心思都了解透徹,這需要一個過程,一個在不斷解決矛盾中逐漸積累認識的過程。

有的上司一見員工出了差錯,就著急,就發火,接著便把員工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地狠訓一頓。這樣,上司消除了一腔怒氣,但對於員工而言,無疑會加上一副格外沉重的負擔。這種處理方法不能解決問題,甚至可能帶來更嚴重的後果。

遇到這種事,脾氣暴躁的上司要格外小心,切莫逞一時之性而壞了大事。

你首先要做的是進行一番調查研究,看看員工這次失誤究竟是何原因。這樣,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對症下藥”地去解決問題,而不至於盲目蠻幹。

如果員工的確是出於一片好心,他為了公司著想,隻是不小心才把事情做糟了,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例如,這名雇員為了趕任務,不想讓公司因為自己速度慢而受到損失,於是他便加班加點,結果出現了操作失誤。這時,員工心裏肯定是很委屈的,同時,他也一定在責備自己,他隨時準備著接受你的批評。如果這時你不調查、不研究,粗暴地猛訓他一頓,那麼,即使他心中承認自己有失誤,也會對你的這種做法大為不滿,從而產生抵觸情緒和逆反心理,他會認為你是“把好心當成了驢肝肺”,在以後的工作中他不再會為單位而“自找苦吃”了。

更重要的是,這種做法不僅嚴重挫傷了當事員工的積極性,而且會影響到周圍的員工,使周圍員工的積極性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損傷。久而久之,這類事情發生多了,整個單位員工的上進心、積極性都因此而消失,這時你這個單位也就到了該解體的時候了。

遇到這種情況,你應該心平氣和地與職工談話,逐漸消除他的緊張心理和嚴重的自責情緒。同時,你也應當明確地對他這種為單位著想的工作態度予以肯定。

你要讓他明白,你這個上司是充滿人情味兒的,絕不是一個“六親不認”的無情無義的“冷血人”。

你可以輕鬆地告訴他:“假如我是你,我也會這麼做的。”你與員工的心理位置盡可以倒換一下,把你為他設身處地著想的意圖明確地告訴他。這樣,受此激發,員工也會自然而然地為你去著想,他會想:“假如我是上司,我會如何如何。”這樣,就會平衡員工的心理。使員工在不受到外力壓迫的情況下,在以後的工作中會更有效地督促自己努力,為公司發展做出自己更大的貢獻。

敢與同下屬交心,才能了解下屬們的想法,從而有針對性地激勵他們,調起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共同把辦公室搞好。

四、樹立自己的權威

作為一個上司,要與下屬有良好的人際關係,首先必須樹立自己的威信。

在你的辦公室是否有這樣的員工:他的工作表現不俗,卻有一個壞習慣,就是無論大小事情,總是提反麵意見,時常無端地令工作氣氛陷入僵局。要讓他改掉此習慣,你必須在某些行動上動點“手腳”,必要時殺雞儆猴。

讓下屬曉得,身為上司的你,關注他們的感覺。有些人常喜歡批評,其實目的不在要改變事實,也許他在私人時間或公事方麵,皆缺乏聆聽者,需要發泄而已。所以耐心地聽他的投訴,然後告訴他:

“多謝你對公司的關心以及寶貴意見,在可能的範圍內,我會做出適當變動的。”不必做出承諾,隻要表示你的關注。

不妨重複對方的意見:“你的意思是……”確定沒有誤解其本意,但卻切忌立刻做出裁決,更要避免與對方爭辯,否則隻會把事情弄壞。

若事情實在不妙,你最好表態,就是說明什麼是可以辦的,什麼是你不能容忍的。要是對方死纏不舍,可以告訴他:“我已經將問題反複考慮,又已跟你說過,是無法一朝一夕解決的。我看你可以做的是,停止找麻煩,盡快返回工作崗位。”

做上司要有上司的威嚴。

作為主管,你也就是伯樂。如果懂得用人和驅使下屬勇往直前,才是一個成功的主管。

有些人甚具潛質,而且有自知之明,隨著時間的流逝,使自己建立一定的工作風格和目標。可是你有位員工,深具領導者的才能,可以做你的左右手,但此人似乎欠缺自覺性,你有必要去催促他。

讓他建立自信,尊重員工的任何意見,多製造由他發表意見的機會,並表示極大的興趣和樂於與之溝通,對他的分析予以支持和鼓勵。

既然是器重他,請切忌用不屑或命令的口吻,說類似的話:“你若想成功完成此任務,最好這樣做……”任何人對這些話都會反感。要進行指導課程(正式或非正式的),請挑選適當的地點與時間。

地點必須是不受任何妨礙,不受幹擾。例如,午飯時在走廊上就絕不適宜,最好在下屬的辦公室中,氣氛會好得多哩!

時間要更為小心。在課程前,要讓員工有足夠時間去學習新技巧和實驗新能力。例如在一個行政會議後,千萬別立刻舉行,員工尚在緊繃狀態,必然不能接受任何指導,但也不可拖延太久,否則員工早把問題都忘掉了。

即使在最忙碌的時候,別忘記關心你的下屬。有些上司心目中,認為下屬隻是“馬仔”,即受了錢財,擋災是應該的。

這種想法其實是不對的。如果下屬們也隻把工作當作是例行公事,你以為你的業績會有什麼輝煌?

當發現某位下屬近日神不守舍,或者疲態畢露,你或許心裏嘀咕,工作一大堆,他還是推也推不動似的,叫你幹著急。

其實,每個人都會有高低潮,下屬這種表現有兩個可能性:一是私事上有解決不了之事,二是公事工作過多,以至於喘不過氣來。無論是哪一個原因,下屬當前最需要的是:休息。

請算一算:硬要他疲困地花兩天時間去完成一項任務合算,還是放他一天假,讓他充足了電,以半天時間完成同樣任務合算呢?

召見下屬,關心地說:“你近日精神不佳,是工作太忙吧,倒不如休息一天,我相信後天一定可以見到神采奕奕的你!”

若下屬是為私事,他一定在內疚之餘,又感謝你的關心以及提醒。若為公事,他同樣以有你這個精明細心的上司而高興。

12月是一個既歡樂又煩人的月份,大部分作為上司的,在這期間得給下屬填寫表現報告,作為加薪升職的指標。有些辦公室女性很細心,覺得給下屬的各項評語,俱是“很好”、“不錯”或“一般”,即是十分平均,認為你等於沒有下工夫,甚至懷疑你的閱人能力,對你有無法估計的壞影響。

獎罰分明,是激勵下屬最好的催化劑,能令每個人樂於謹守崗位。

所以,今年當你埋頭做報告時,請撇除私見,客觀地給每一個下屬評分,讓他們公平地得到報酬,也表現一下你自己的眼光。

作為部門主管的你,時常會遇上困難,所以必須懂得“見招拆招”。

某位下屬,在年關時節,向你遞辭職信,究其實際用意,你明白此君隻是大跳其“草裙舞”,這是一檔簡單的事,你盡可瀟灑地麵對。首先,衡量一下此人對你、對公司的重要性,如果你真的失去了他,等於失去一隻手,或者,某些公事,隻有他才能應付自如,那麼,唯有與之談判,做出讓步,在一定程度內,滿足他的願望,例如升職、加薪等。而且,還要請對方對此保密,一來減低眾人間的妒忌,二來以免開錯先例。

同時,請從這一分鍾開始,削弱此人的權力,把某些重大任務交付另一人,終止其“勢力坐大”的現象。

要是此人的重要性不太大,索性讓他離去好了。

對於管理者來說,權力和威信並不是一回事。權力是既定的、外在的、帶有強製性的;而威信則是來自下屬的一種自覺傾向。你可以強製下屬承認你的威信。在對下屬應酬之中,你能否贏得下屬的支持,建立穩定、長久的合作夥伴關係,就看你有沒有掌握應酬中的分寸。具體地說,就是要把握以下三點:

1.公道

公道就是以公正、公平、正確的道理去辦事待人。公道的基礎在於實事求是,隻有對事情的本來麵目有了清晰的認識,對事情發展的脈絡方向有清醒的分析,對事情的正麵和負麵才有恰如其分的區別,才能真正作出“公道”的結論。

在應酬中隻有你“實事求是”地對待下屬,才可能長久地擁有與之合作的機會。

2.厚道

通常我們所說的厚道,是指一個人待人以誠,寬容而不刻薄。厚道的人,不欺不詐,不謊不騙,大局為重,與人為善,不爭名奪利,不計較個人恩怨,能忍受非原則的誤解和委屈,但不是渾噩麻木的世俗庸人。厚道的人能衝破世俗觀念的羈絆,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有著深厚的思想和道德修養。在日常應酬中,如果一個人有失厚道,而總是想著千方百計地利用下屬,占一些小便宜,以滿足自己的私利,其最終隻能為人所不恥。

在日常應酬中,以誠實待人,以厚道辦事,你將會得到越來越多的下屬的支持與合作。

3.周到

所謂周到,就是指辦事麵麵俱到,沒有遺漏,沒有疏忽,兼顧多麵。做事周到、思想周密的人,往往會得到下屬的尊敬。

上司是權力的擁有者,在有些場合,出於工作需要,確實可以強調自己的身份、地位,以利於充分發揮權力的職能作用。但是,作為上司,千萬不能因為自己擁有一定的權力就處處高人一等,處處以嚴肅的麵孔出現,給人以居高臨下的感覺,這樣你的下屬會覺得你麵目可憎,從而不願接近你,你也就難以與下屬建立融洽的上下級關係。

真正有經驗、有修養的上司,都能夠平易近人,與下屬平等相處,隻有這樣,才能贏得下屬的真心擁護和愛戴,才能真正樹立自己的威信。

任何人都難免有犯錯誤的時候,作為領導者有時也要受到別人的批評。麵對批評,領導者以一種怎樣的態度去對待,這體現著領導者的管理風格和管理素質。下麵是領導者在接受下屬批評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不要猜測對方批評的目的

領導者在接受批評時,不應該妄加猜測對方批評的目的。如果對方有理有據,對方的批評就應該是正確的。領導者應該將注意力放在對方批評的內容上,而不要去懷疑對方批評的目的。反之,如果領導者盲目懷疑,對方可能不再會對領導者進行批評,久而久之,領導者的身邊隻有那些唯唯諾諾的下屬,當領導者出現問題時,也不會有人站出來提醒,這種結果往往是很悲慘的。

(2)不要急於表達自己的反對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