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素日尊敬一切父親身邊的人,順利地走上了從政之路,據史書記載,他還是一個很有政績的帝王。
現在看來,曹植對父親的作用過於誇大。他以為父親是說一不二的,隻要父親喜愛自己,就不必顧及其他人了。曹丕就比較聰明,他調動了父親方方麵麵的“親信”為自己說話,終於取得了成功。
老板身邊的“紅人”出於其地位上的原因,比老板更需要尊重和理解,他們雖然不能說一句頂一句,但有自己的圈子和能量,千萬不要低估,更不能回避,否則容易產生一些不必要的誤會,如果他本身並沒有多少值得敬重的地方,就更要敬他三分了,免得牽動他敏感的神經。
七、解開同上司的疙瘩
俗話說:做人難!做別人的下屬更難!同時做幾個人的下屬難上加難!
有時,往往不經意間得罪了某個領導,而你自己卻渾然不知,等到弄明白是某個領導誤解了你的時候已經為時晚矣。
五年前龐雲還是基層車間的一名鉗工,後來廠宣傳部調來了一個姓方的部長,見龐雲文筆不錯,便頂著壓力將龐雲調進了宣傳部當宣傳幹事。從此,龐雲對方部長的知遇之恩一直銘記在心。兩年後,龐雲在廠辦當了秘書,成了廠辦王主任的部下,精明的龐雲很快就得到了王主任的喜歡。
沒過多久,龐雲忽然感到方部長和他漸漸疏遠了。一了解,才知現在的領導王主任和從前的領導方部長之間有私人恩怨,因而,方部長總是懷疑龐雲倒向了王主任那邊。
其實,引發方部長對龐雲誤解的“導火索”很簡單:在一個雨天,龐雲給王主任打傘,沒給方部長打傘。這還是很久以後方部長親口對龐雲說的,而事實上龐雲從後麵趕上給王主任打傘時,確實沒有看見方部長就在不遠處淋著雨,誤解就此產生了。
一氣之下,方部長在許多場合都說自己看錯了人,說龐雲是個忘恩負義的人,誰是他的上級,他就跟誰關係好。龐雲其實根本不是這樣的人,他也渾然不知發生的這一切,直到方部長在人前背後說龐雲的那些話傳到龐雲耳裏,龐雲才感到事情的嚴重性。
對此,龐雲自有他的處理原則:
一是讓時間做公證。
正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方部長在氣頭上說自己是忘恩負義的人,一定是自己在某一方麵做得不好,現在向方部長解釋自己不是那樣的人,方部長肯定聽不進去,自己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還是讓事實來說話,讓時間來檢驗吧!
二是遵循“解鈴還須係鈴人”的法則。
方部長誤解了自己,還得自己向方部長解釋清楚,自己既是“係鈴人”也是“解鈴人”,要化幹戈為玉帛,還要靠自己用心努力去做才行。
有了解決問題的原則,龐雲采取了以下六個方法努力消除方部長對他的誤解:
1.極力掩蓋矛盾。每當有人說起方部長和自己關係不好時,龐雲總是極力否認根本沒有這回事,他不想讓更多的人知道方部長和自己有矛盾。龐雲此舉的目的是想製止事態的擴大,更利於緩和矛盾。
2.公開場合注意尊重領導。方部長和龐雲在工作中經常碰麵,每次龐雲都是主動和方部長打招呼,不管方部長愛理還是不理,龐雲臉上總是掛著微笑。有時因工作需要和方部長同在一桌招待客人,龐雲除了主動向方部長敬酒,還不忘告訴大家自己是方部長一手培養起來的,自己十分感激方部長,龐雲此舉的目的是表白自己時刻沒有忘記方部長的恩情,又怎是忘恩負義之人?
3.背地場合注重褒揚領導。龐雲深知當麵說別人好不如背地褒揚別人效果好。於是,龐雲經常在背地裏對別人說起方部長對自己的知遇之恩,自己又是如何感激方部長。當然,這些都是龐雲的心裏話。如果有人背地裏說方部長的壞話,龐雲知道後則盡力為方部長辯護。龐雲此舉的目的是想通過別人的嘴替自己表白真心,假如方部長知道了龐雲背地裏褒揚自己,肯定會高興的,這樣更有利於誤解的消除。
4.緊急情況“救駕”。平時工作中,龐雲若知道方部長遇到緊急情況,總是挺身而出及時前去“救駕”。如有一次節日貼標語,方部長一時找不到人,龐雲知道後,主動承擔了貼標語任務。類似事情,龐雲一直是積極去做。龐雲此舉的目的是想重新博得方部長好感,讓方部長覺得龐雲沒有忘記他,仍是他的部下,有利於方部長心理平衡,消除誤解。
5.找準機會解釋前嫌。待方部長對自己慢慢有了好感以後,龐雲利用同方部長一同出差外地開會的機會,與方部長很好地進行了交流。方部長最終還是被龐雲的誠心打動,說出了對龐雲的看法以及誤解龐雲的原因——“雨中打傘”的事。龐雲聞聽再三解釋當時自己真的沒看見方部長,希望方部長不要責怪他。方部長也表示不計前嫌,要和龐雲關係和好如初。龐雲此舉的目的是利用單獨相處機會弄清被誤解的原因,同時讓方部長在特定場合裏更樂意接受自己的解釋。
6.經常加強感情交流。方部長對龐雲的誤解煙消雲散之後,龐雲不敢掉以輕心,而是趁熱打鐵,經常找理由與方部長進行感情交流。或向方部長討教寫作經驗,或到方部長家和他下棋打牌。久而久之,方部長更加喜歡這個昔日部下了。龐雲此舉的目的是通過經常性的感情交流增進與老領導之間的友誼。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龐雲的不懈努力下,方部長對龐雲的誤解徹底沒有了,反倒覺得以前說的話有點對不住龐雲。從那以後,方部長逢人就誇龐雲是好樣的,兩人的感情與日俱增。
八、忍耐不如意的上司
當你在辦公室工作一段時間後,突然發現上司很不如你的意,很別扭。
雖說是擇優而仕,可你卻沒有“跳槽”的機會,或因為製度等等方麵的原因使你不能“跳槽”,怎麼辦呢?
有些人采取的辦法是:向上司“叫板”,但不知道這些人想過沒有,如果過於計較一些小的得失,就可能導致全盤失敗,特別是重眼前利益就可能導致更大的失敗。
當你不得不留在一個集體中時,就要學會忍耐不如意的上司。
人們覺得上司不如意,可以分為若幹原因,要根據不同的原則采取不同的辦法,忍耐也要因人製宜。
1.如果你覺得你的上司獨斷專行,並且希望下屬無條件服從他的意願,你切不可與他以硬碰硬,因為這樣他就可能會覺得你有意與他作對。但你也不能一味服從,要不卑不亢,該服從的服從,該拒絕的拒絕,否則會更加助長其獨斷專行之勢。你還可以尋找機會顯示你超越他的才幹,影響他並爭取他的重視,或者動用集體的力量影響他。
身為丞相的李斯就對秦始皇坑殺儒生的專斷之行一味服從,最終落下曆史罵名,而自己也被腰斬於鹹陽。
上司獨斷專行,你既要會忍,也要會勸阻,因為同處一個集體中,他出了問題,你也可能受到牽連。糾正了錯誤而取得成績,上司也會感激你。
2.如果你覺得你的上司好挑剔、指責,這可能有這樣兩個原因:一是上司的水平很高,確實高於下屬。因而總是按照他的經驗和能力要求下屬,所以下屬做事總不能讓他滿意。二是上司水平並不高,但他卻不願認為自己能力差,所以隻有挑出下屬毛病,以證明自己的水平高。
1917年6月,馬歇爾被任命為賽伯特將軍的參謀,賽伯特將軍對工作非常嚴格,甚至可以說是非常挑剔,但馬歇爾為人非常嚴謹認真,他能夠非常準確地理解將軍的意圖,並盡量按將軍的思路去做事,而且事情一經他手,一般完成得都很漂亮,受到了賽伯特將軍的好評。這種作風也使馬歇爾成為“最偉大將領中的偉大將領”。
3.經常會有這樣的上司,他工作不分輕重,眉毛胡子一把抓,該放手的不放手,整天忙,又忙不到點子上,弄得下屬也跟著轉,一天到晚不得清閑。
遇到這樣的上司,你不跟著他忙,他會怪你躲清閑;你跟著他轉,就會陷入毫無效率的忙亂之中。
這時候,你不必跟著他轉,也不能拒不服從,你可以認真地理清完成任務的思路,有條不紊地完成,工作完成得比較出色,又不似上司那般忙亂,既可以減輕上司的焦慮、緊張的心情,說不定他還會跑來向你請教工作方法呢。
4.有的上司特別注重別人,尤其是下屬對他的態度,害怕下屬會輕視他,經常非常敏感地觀察下屬的一言一行,並企圖從中發現別人對他是否在乎的端倪。
和這樣的上司相處,你可要謹言慎行。因為這樣的上司往往都有不低的能力,因而才期望下屬高看他一眼。你對此要承認他優於你,從心理上不輕視他,才能做到不會讓他發現你輕視他,在細微之處也不會輕視他。
5.還有一種上司,不信任下屬,一些本該交給下屬去做的事情,他交給別人去做。或者即便交給下屬去做,也極不放心,交待完事後常嘮叨一番,讓下屬感到極不舒服。
在這樣的上司手下,要獲得他的信任,不妨先把手頭的一些小事情做好,做得相當漂亮。有的上司就是用小事來考查下屬。當他發現你小事做得謹慎細致後,才會把大一點的事情交與你做。這樣,你就可以由小到大逐漸取得他的信任。做好了事情,不要隻顧自己高興,不妨把功勞分與上司,感謝他的栽培,這樣,讓他覺得你既能做事,又明事理,還會不信任你嗎?
6.生活中嫉賢妒能的上司很多,他們不能容忍下屬超過自己,他們要保持自己在集體中的權威地位,即便他水平很臭,就像武大郎一樣,在他的店中就不能有高大身材的夥計。華君武的漫畫《武大郎開店》,諷刺的就是這樣的上司。
魏公子無忌一次與魏王一起玩遊戲,這時北方邊境傳來烽火台點火的消息,魏王停止遊戲,想召集大臣商議對策。公子阻止魏王說:“這不過是趙王在打獵罷了,不是舉兵犯邊。”後來傳來消息果然是如此,魏王於是疑惑地問公子:“公子怎麼對事情知道得這麼清楚?”公子說:“我的門客中有深知趙王隱秘事情之人,因而我也就知道了。”事後,魏王畏懼公子的才能,因而沒有重用他。
在這樣的上司那裏,要藏鋒露拙,因為你如果一露出頭來,他就覺得你出風頭,想把他比下去,這還了得,他就會把你壓下去,因為他手中有權。那你不妨向他求教,滿足他的權力欲,將武大郎抬上“高蹺”,“店小二”就可以伸腰了。
7.很多人想投身於一個好上司的麾下,有個英明的頭兒帶領著,做出一番業績來。希望“主上”聖明,這是人之常情,可生活中我們遇到的上司卻常是平庸之輩。
三國時的劉禪,是一位“名傳千裏”的昏庸之輩,以諸葛孔明的才華,位居其下,實在讓人覺得是降尊紆貴了,而孔明先生受劉備托孤之囑,又不能撒手而去。
但孔明畢竟是孔明,他明法紀、昭章法,上書陳情,把個劉禪弄得心服口服,因而對諸葛亮言聽計從。隻要這樣的平庸之輩不礙事,也可以成就一番事業。
遇到平庸的上司,你就不必希望他會隨你的熱情而激情澎湃了。這時,你就努力發現他的一些優點和長處,肯定他,取得他的好感,讓他對你做的事不幹涉、不妨礙就行了,這樣你就可以放開手腳大展雄風了。
九、巧妙應對各種上司
有些辦公室的成員,明知上司的指令是不正確的,是有原則性錯誤的,卻不加思索地去執行。這種盲從是一種頭腦簡單的表現。
有時,你的上司確實錯了,作為直接執行者,你千萬不能犯糊塗,要巧妙地與其周旋。對不同類型的上司,采取不同的應對方法。
1.應對健忘型上司
有的上司很健忘,明明在前一天講過某一件事,可兩三天後,他卻說根本沒講過,或者在前一天他講的是這個意思,可過了兩三天,他卻說是那個意思。他常常顛三倒四,也常常丟三落四。這樣的上司,對付的方法是:當他在講述某個事件或表明某種觀點時,下屬可裝作不懂,故意多問他幾遍,也可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以故意引起討論來加深上司的印象。在最後,還可以對上司的陳述進行概括,用簡短的語言重複給上司聽,讓他也牢牢記住。
有的上司,明明你在上午把某個材料送給他了,下午他會一本正經地說根本沒拿,重新向你要。對這樣的上司,可行的辦法是,送材料時不要一放就走,或托人轉送,可適當延長接觸時間,也可對材料做些具體解釋,如有旁人,要讓他們也知道有這樣一個材料,以擴大影響,增加旁證。如是重要材料,可要求上司簽字,一般不要托人轉送。倘必須轉送,可在送前或送後再打個電話給上司加以說明。
如果你是文秘人員,接到上級的文件或書麵通知,要你們上司參加會議或活動等,那麼把通知直接給他看,並把有關時間、地點、所帶物品等要素用他的筆劃出來,或者把它寫在上司的台曆上。假如是電話通知,可把具體內容轉寫成書麵通知,直接送交上司,如人不在,可放在辦公桌上,但事後見麵時要重複一下。
2.應對模糊型上司
有的上司在布置工作任務時含含糊糊、籠籠統統,從來沒有明確具體的要求;有的既可理解成這樣,又可理解成那樣;有的前後互相抵觸,下屬根本無法操作和實施。一旦你去做了,有的上司就會責怪,說他的要求不是這樣,你弄錯了。對經常是這樣的上司,在接受任務時,一定要詳細詢問其具體要求,特別在完成時間、人員落實、質量標準、資金數量等方麵盡可能明確些,並一一記錄在案,讓上司核準後再去動手。
你去請示某項工作,要求得到具體指示或明確答複,可有的上司卻“哼哼哈哈”一通之後,沒有明朗的態度,有的隻是說“知道了”,有的則是說“你看著辦”。有時,請示或彙報的事情具有相互排斥性,即要麼行要麼不行,有的上司卻也沒有明確的表示。為了避免日後不必要的麻煩,做下屬的可反複說明意圖,並想方設法誘導其有一個明白的判斷。必要時,可采用提供語言前提的方法,如:“你的意思是……”讓上司續接,或者用猜測性判斷讓上司回答,如:你的意思是不是×××?當上司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判斷之後,立即重複幾遍加以強化,也可進一步延伸,“假如是這樣,那就會如何”。
3.應對馬虎型上司
有的上司做事很馬虎,常常做些啼笑皆非的事,弄得下屬們無所適從。有的對上麵的文件不仔細研讀,對上級召開的會議不認真參加,在沒有完全理解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就發表意見,提出看法,或公開傳達。如某公司經理和秘書去局裏參加房改工作會議。開會時,經理不是說說笑笑,就是進進出出,很不認真。回本公司傳達時,他隻照本宣科。當職工提出具體問題時,他語塞了,無法解說清楚,有些地方自己也沒理解。此時,有人就問在場的秘書。麵對十分尷尬的上司,秘書很巧妙,他不說經理沒認真聽,也不對問題做具體解釋,而是說這些問題上麵還沒確定,待過幾天去問問再做答複。其實,秘書是很清楚的,隻是為了照顧上司的麵子而故意這樣說。事後,秘書就職工提出的問題一一向上司做了解釋。秘書這樣做,雖然有點假的成分,但從人際關係的角度來說,是完全可行的。
有些上司,對下級的申請、報告、彙報等材料沒有仔細看完就下結論,或簽字批示。對此,下級要根據具體情況分別對待,如對自己非常有利,但超過了應有的範圍,不要秘而不宣,可含笑指出其不當;倘若對自己不利或非常不利,可做出必要的解釋,切勿急躁,切勿過分地責怪埋怨,以免個別糊塗的上司惱羞成怒而固執己見,一錯到底。有的材料或事件很緊急,很重要,可有些上司卻漫不經心,把它擱置在腦後。對這樣的上司,唯一的辦法就是反複申明,多次強調,最好三四個人輪番強調,促使其引起重視,認真對待。
4.應對無知型上司
這裏的無知,泛指不明白、不懂、外行。有些上司明明自己不懂、外行、不擅長,但他有時裝懂、裝內行,他想顯示自己,他要橫插一手,有的還要瞎指揮。對這樣的上司,可分別對待。如是重要的,帶有原則性的問題,下屬可直接闡明觀點,或據理力爭,或堅決反對;倘是無關大局的一般性問題,下屬則可靈活對付,盡量避免正麵衝突和使矛盾激化。
某市新近建成一座規模較大、設備先進的圖書館。快竣工時,該市文化局局長授意秘書,要他向下屬的圖書館館長去暗示,要求題寫圖書館館名。秘書深知局長在書法方麵的“造詣”,他初中畢業,連柳體和顏體也分辨不出,秘書知道圖書館館長已請省裏的一位書法高手題寫了館名。他頗感為難:不去同館長說,以後局長查問起此事會怪罪自己的;去說,明知如此,不是硬使館長被動嗎?後來,他出謀劃策,和館長一起商定:用局長題寫的館名,但牌子製作簡易,材料普通。書法高手題寫的暫做備用,但材料講究,製作精細。以後一旦局長卸任或調任,立即換上備用的。同時派人去向書法高手說明原因,表示歉意。
對這樣不明智、不識相的上司,采用這種機動靈活的應付辦法,應該說許多人都會理解的。
麵對各種類型的上司,要認清楚才能定好位,並采取相應的方法。作為辦公室成員,要處好與上司的關係就要巧妙地應對好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