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端正態度正確看待自己和別人身上的錯誤(3 / 3)

首先要製怒。被人誤會了,不要大光其火,而要以平靜的心態仔細回憶事情的來龍去脈,弄清楚發生誤會的原因,再決定采取什麼樣的行動予以澄清。這裏特別要提醒的是,被人誤解確實是讓人生氣的事,但要努力平抑怒火。因怒而不能解釋清楚,出了大亂,釀成悲劇也說不定。

在三國時期,關雲長大意失荊州,兵敗身死,劉備、張飛便怒不可遏,舉大兵向東吳問罪。誰料想,未曾出師,張飛因造白戰袍之事,重責部屬,範疆、張達兩人因懼生恨,割了張飛的腦袋。劉備更是“悲”從心頭起,怒向膽邊生,不顧諸葛亮等人的苦苦勸阻,親自統率大軍征討東吳,為兩個義弟報仇。但報仇心切,籌劃不當,被東吳大將陸遜燒了個大敗而歸。劉備悲憤愧悔,病臥床榻,最終落得個白帝托孤,身死燈滅。

而同是《三國演義》中,司馬懿則恰恰相反,“危難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魏蜀兩軍對陣五丈原,諸葛亮急欲速戰,而司馬懿則分析當時形勢是蜀軍勞師伐遠,糧草必然不足,不宜速戰。於是,即使諸葛亮用激將法,給他送來女人的衣服、首飾嘲弄他,他也置之不理,忍辱不攻,最終諸葛亮的激將法沒有發揮任何作用。

製住怒火,能讓你冷靜地分析問題,查清原因,有效地解決問題,化解怨恨。

其次要戰勝自己的懦弱心理,消除自己的委屈情緒。消除誤會就要把問題說清楚,無論采取哪種方式,不要懦弱,要敢於當麵質問、把問題講清楚,否則事情越搞越不清楚,要親口向對方說明白,事情是怎樣就是怎樣,戰勝懦弱,直截了當地把問題講清楚,很多人都喜歡采取和接受這種方式。

消除自己的委屈情緒,可以解除妨礙交流的心理上和思想上的障礙。同時也冷靜地為對方著想,到底事出有因,究竟是自己錯了還是對方的過失。不要總以為自己委屈,可能毛病就出在你的身上。另外,委屈有時還會影響你及時地把話說個明白,有的人被同事誤會,就委屈地哭個不停,把話憋在心裏,這都不利於解決問題。

當誤會用語言不能解釋清楚時,也可以用行動來證明同事是誤會你了。比如說平時你因看不慣上司的某個方麵,而毫無顧忌地在同事麵前指責上司,就會讓人誤認為你心存忌恨,與上司勢不兩立。當你用言語無法解釋清楚時,不妨用行動來證明自己隻是看不慣上司的某個方麵,而不是心存忌恨。你不要在背後指責上司,而要主動與上司接近,取得他的信任後,說明你的想法,和上司把關係處好,誤會也就不攻自破了。

再次,消除誤會不可放過好時機,因為越拖你就越被動。抓住好時機,就是說如果不能把問題當麵講清楚,就要選擇一個對方心情比較愉快、神經比較放鬆的時機把事情講開,把誤會澄清。但也不要拖得太久,因為有的誤會會攪得你心神不寧,拖的時間越長,誤會越來越深,結怨會越來越多。

自己不能解開的結,可以請上司、同事幫助解開。因為有的誤會是在工作中產生的、造成的。上司、同事們更熟悉情況,更明白從哪裏下手,才能更容易解開你們這對冤家。

“千裏難尋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人們都願意多交朋友,少樹冤家。但如果不慎結怨,要積極地、冷靜地解開這個“冤結”。畢竟冤家宜解不宜結。

每個人都要麵對眾多的同事,仕途發展中離不開同事的關心、幫助、鼓勵,處理好與同事的關係,能此者大道坦然,不能者片葉孤帆。

五、自己犯的錯誤自己負責

如果你犯了錯誤,不要指望依靠別人來為自己彌補,自己犯的錯誤自己負責。

愛麗娜剛從大學畢業,分配在一個離家較遠的公司上班。每天清晨7時,公司的專車會準時等候在一個地方接送她和她的同事們。

一個驟然寒冷的清晨,愛麗娜關閉了鬧鍾尖銳的鈴聲後,又稍微留戀了一會兒暖被窩——像在學校的時候一樣。她盡可能最大限度地拖延一些時光,用來懷念以往不必為生活奔波的寒假日子。那一個清晨,她比平時遲了5分鍾起床。可是就是這區區5分鍾卻讓她付出了代價。

那天,當愛麗娜匆忙中奔到專車等候的地點時,時間已是7點05分,班車開走了。站在空蕩蕩的馬路邊,她茫然若失,一種無助和受挫的感覺第一次向她襲來。

就在她懊悔沮喪的時候,突然看到了公司的那輛藍色轎車停在不遠處的一幢大樓前。她想起了曾有同事指給她看過那是上司的車,她想:真是天無絕人之路。愛麗娜向那車跑去,在稍稍猶豫一下後,她打開車門,悄悄地坐了進去,並為自己的幸運而得意。

為上司開車的是一位溫和的老司機。他從反光鏡裏看了她一會兒。然後,轉過頭來對她說:“小姐,你不應該坐這車。”

“可是,我今天的運氣好。”她如釋重負地說。

這時,上司拿著公文包飛快地走來。待他在前麵習慣的位置上坐定後,才發現車裏多了一個人,顯然他很意外。

她趕忙解釋說:“班車開走了,我想搭您的車子。”她以為這一切合情合理,因此說話的語氣充滿了輕鬆隨意。

上司愣了一下,但很快明白了,他堅決地說:“不行,你沒有資格坐這車。”然後用無可辯駁的語氣命令道,“請你下去。”

愛麗娜一下子愣住了——這不僅是因為從小到大還沒有誰對她這樣嚴厲過,還因為在這之前,她沒有想過坐這車是需要一定身份的。以她平素的個性,她應該是重重地關上車門以顯示她對小車的不屑一顧爾後拂袖而去的。可是那一刻,她想起了遲到在公司的製度裏將對她意味著什麼,而且她那時非常看重這份工作。於是,一向聰明伶俐但缺乏生活經驗的她變得異常無助。她用近乎乞求的語氣對上司說:“不然,我會遲到的。所以,需要您的幫助。”

“遲到是你自己的事。”上司冷淡的語氣沒有一絲一毫的回旋餘地。

她把求助的目光投向司機,可是老司機看著前方一言不發。委屈的淚水終於在她的眼眶裏打轉。然後,在絕望之餘,她為他們的不近人情而固執地陷入了沉默的對抗。

他們在車上僵持了一會兒。最後,讓她沒有想到的是,他的上司打開車門走了出去。

坐在車後座的她,目瞪口呆地看著上司拿著公文包向前走去,他在凜冽的寒風中攔下了一輛出租車,飛馳而去。淚水終於順著她的臉腮流淌下來。

他給了她一帆風順的人生以當頭棒喝的警醒。

在工作場合,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自己犯下的錯誤應想方設法自己去彌補,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別人沒有理由和責任為你分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