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過宜勇,遷善宜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就要改正,並且更加努力地付出。如果每次出錯後僅說一句“我錯了”,就再沒有下文,如果說初時還可獲是寬容與同情,那麼幾次以後,在領導那裏,你就成了一個隻會犯錯誤的人。“過則勿憚改。過者,大賢所不免,然不害其本為大賢者,為其能改也。”這是清代學人陳宏謀送給後人的一句話。
三、主動認錯才能爭取主動
犯了錯誤,就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但是你如果能主動地承認自己的錯誤,則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商業藝術家費丁南·華倫曾采用主動承認自己錯誤的技巧,贏得了一位暴躁易怒的藝術品主顧的好印象。
精確、一絲不苟,是繪製商業廣告和出版物的最重要的品質。有些藝術編輯要求他們所交下來的任務立刻實現,在這種情形下,難免會發生一些小錯誤。
華倫先生知道,某一位藝術組長總喜歡從雞蛋裏挑骨頭。華倫離開他的辦公室時,總覺得倒足胃口,不是因為他的批評,而是因為他攻擊華倫的方法。
最近,華倫交了一篇很急的稿件給這位藝術組長。藝術組長打電話給華倫,要華倫立刻到他辦公室去,他說是出了問題。
當華倫到辦公室之後,正如所料——麻煩來了。藝術組長滿懷敵意,似乎很高興有了挑剔華倫的機會,他惡意地責備了華倫一大堆……
華倫沒有解釋和為自己開脫,卻誠懇地說:“某某先生,如果你的話不錯,我的失誤一定不可原諒,我為你畫稿這麼多年,實在該知道怎麼畫才對。我覺得慚愧。”
不料藝術組長卻立該開始為華倫辯護起來:“是的,你的話並沒有錯,不過畢竟這不是一個嚴重的錯誤。隻是……”
華倫打斷了他,說:“任何錯誤代價可能都很大,叫人不舒服。”
藝術組長試圖插嘴,但華倫不讓他插嘴,繼續說道:“我應該更小心一點才對。你給我的工作很多,照理應該使你滿意,因此我打算重新再來。”
“不!不!”藝術組長立即反對起來,“我不想那樣麻煩你。”接著,他讚揚華倫的作品,告訴他隻需要稍微修改一點就行了,又說:“一點小錯誤不會花他公司多少錢,畢竟,這隻是小節——不值得擔心……”
華倫急切地批評自己,使藝術組長怒氣全消。結果他邀華倫同進午餐,分手之前他給了華倫一張支票,又交代華倫另一件工作。
主動認錯是爭取主動的絕妙一招,當對方正在思考如何因錯誤而懲罰你時,主動認錯會大大加強他對你的好感。
四、敢於糾正自己的錯誤
俗話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在辦公室中,常常可以見到這樣的人,明明是自己錯了,卻偏不承認,更不肯改,要麼罵上司故意刁難自己,要麼怨朋友關鍵時候不靠前,要麼以為同事在嫉妒自己。
一個人犯了錯,用爭辯、掩飾的辦法,更讓人不能同情和諒解。爽快地、坦白地承認自己身上的錯誤,倒容易得到寬恕。隻有愚蠢的人才努力試圖為自己的錯誤尋找借口,強詞奪理。因為這樣做,隻能使你處於更加不利的地位。
在與同事相處中,自己做了錯事,要敢於承認,勇於認錯。豁達開朗的人,往往能贏得好感和尊重,同事會因為你的坦誠自責而更願意與你交往。
知錯並且敢於認錯,還要以實際行為改錯,善何其大也。戰國時趙國的藺相如在經過“完璧歸趙”這件事後,因其功高而位居廉頗之上,廉頗於是頗為不服,揚言見藺相如要羞辱之。而藺相如則退避三舍,不與之相爭,舍人不解,藺相如於是解釋說這全是為了趙國的國家利益,將相不和則國家不安。廉頗聞此言才覺得自己大錯,錯在自己置國家安危於不顧,以一己之私爭名奪利。戰場上的廉頗是員勇將,在糾正錯誤上更是不含糊,真可謂“強力糾錯”,立即露袒負荊,去藺相如府第謝罪認錯。從此將相和好,趙國也暫保無事。
倘使當初廉頗知錯不認錯,一味糾纏,則趙國將國無寧日,認錯而改錯,則更讓人覺得廉頗了不起。藺相如若不能全心與之和好,將相失和,無以倚靠,強秦吞趙更顯容易了。
由此看來,犯了錯的人不能一根筋、死強,錯了就是錯了,要敢於承認。有道是,大丈夫錯都敢犯,難道還不敢認錯嗎?承認固然要緊,改正則更顯重要!
去掉感情上的羞澀,搬開麵子上的障礙,勇敢地說一聲:“對不起!”並以實際行動強力糾錯,你的同事會以你的光明磊落、坦然赤誠而原諒你,還會尊重你,喜歡與你交往。
“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多一個敵人多一堵牆。”
戰國時有個叫“中山”的小國。一次,中山國君設宴款待國內名士,可是吃著吃著,羊肉羹不夠了,沒能讓在場的人全都喝到,沒喝到羊肉羹的人中有一個叫司馬子期的人卻因此懷恨在心。後來,他到楚國,就慫恿楚王攻打中山國,楚國以強國之勢攻打弱小的中山國豈不是小菜一碟。中山國破,國王逃往外地。逃跑中他發現兩個人始終跟隨著他,還時時保護他。中山國君就問:“你們來幹什麼?”這兩個人回答說:“從前有一個人曾因獲得您賜予的食物而免於餓死,我們兩個是他的兒子。臣的父親臨終前曾告訴我們,無論中山國發生什麼事情我們必須誓死報效國君。”
中山國君因為一份食物而得兩個忠心耿耿的隨從,卻因為一杯羊肉羹結了一個冤家,而遭亡國之災。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因一件小事,或不經意與同事結下了“梁子”。但冤家既結,當如何破解呢?
“冤家”者,誤會也。其形成可從主體、客體兩方麵找原因,或是因自己的言行不慎而致,或是由於對方過於敏感,誤會了你的意思。
同事中有一個“冤家”,會讓你在工作中很不自在,辦事也會發生預料不到的阻礙。應采取有效的措施破除冤家間的隔閡,創造一個團結、心情舒暢的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