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端正態度正確看待自己和別人身上的錯誤(1 / 3)

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在辦公室中的我們,平時不可能總是正確,總有做錯事的時候。領導會出錯,同事會出錯,下屬會出錯,自己也會出錯。如何看待自己和別人身上的錯誤,將對你在辦公室的人際關係產生重要影響。

一、正確麵對所犯的錯誤

在辦公室中,當你發現自己做錯了事的時候,你該怎麼辦?

人們大都有一個弱點,喜歡為自己辯護、為自己開脫。而實際上,這種文過飾非的態度常會使一個人在人生的航道上越偏越遠。過而不文需要一種堅強的糾錯意識和寬廣的胸懷,一般人做不到這一點,首要的原因可能是虛榮心在作祟。一向認為自己各方麵的能力都不錯,很少有失誤發生,久而久之,自然養成了“一貫正確”的意識,一旦真的出現過錯,則在心理上難以接受。出於對麵子的維護,人們會找理由開脫,或者幹脆將過錯掩蓋起來。另外的原因是怕影響自己在他人中的威信及信任。其實,如果是作為下級,敢於正視自己的過錯,可能會更加得到領導的賞識與信任;如果是作為上級,則過而不文也會使下屬對自己更加敬重,從而提高自己的威信。

聞過則喜、知過能改是一種積極向上、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隻有當你真正認識到它的積極作用的時候,才可能身體力行去聞聽別人的善意勸解,才可能真正改正自己的缺點和錯誤,而不致為了一點麵子去忌恨和打擊指出自己過錯的人。聞過易,聞過則喜不易,能夠做到聞過則喜的人,是最能夠得到他人幫助和指導的人,當然也是最易成功的人。而知過能改則是使一個人在激烈的競爭中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的關鍵。“過而不改,是謂過矣!”有了過失並不可怕,怕的是不思悔改、一味堅持的人,這種人是很難走向人生輝煌的!

格裏·克洛納裏斯現在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當貨物經紀人。在他給西爾公司做采購員時,他發現自己犯下了一個很大的估計上的錯誤。有一條對零售采購商至關重要的規則是不可以超支你所開賬戶上的存款數額。如果你的賬戶上不再有錢,你就不能購進新的商品,直到你重新把賬戶填滿——而這通常要等到下一次采購季節。

那次正常的采購完畢之後,一位日本商販向格裏展示了一款極其漂亮的新式手提包,可這時格裏的賬戶已經告急,他知道他應該在早些時候就備下一筆應急款,好抓住這種叫人始料未及的機會。此時他知道自己隻有兩種選擇:要麼放棄這筆交易,而這筆交易對西爾公司來說肯定會有利可圖;要麼向公司主管承認自己所犯的錯誤,並請求追加撥款。正當格裏坐在辦公室裏苦思冥想時,公司主管碰巧順路來訪。格裏當即對他說:“我遇到麻煩了,我犯了個大錯。”他接著解釋了所發生的一切。

盡管公司主管不是個喜歡大手大腳花錢的人,但他深為格裏的坦誠所感動,很快設法給格裏撥來所需款項,手提包一上市,果然深受顧客歡迎,賣得十分火爆。而格裏也從超支賬戶存款一事汲取了教訓。並且更為重要的是,他意識到這樣一點:當你一旦發現自己陷入了事業上的某種誤區,怎樣爬出來比如何跌進去最終會顯得更加重要。

當你不小心犯了某種大的錯誤,最好的辦法是坦率地承認和檢討,並盡可能快地對事情進行補救。隻要處理得當,你甚至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二、要敢於在領導麵前認錯

作為辦公室的一員,在領導麵前認錯是需要勇氣的。

“如果你想不犯錯誤,除非你什麼都不做。”但人生在世,總有那麼多事情要做,也就總有那麼多次犯錯誤的可能。不論什麼樣的笨蛋都會為自己辯護,而且很多人都是這樣做的。但紙怎能包住火,並且掩蓋了一時,能掩蓋了一世嗎?知錯認錯這才是你的最佳選擇。

明明是你錯了,你還要去掩蓋,這會讓領導覺得你不肯承認錯誤,不能正視現實。而且,為了掩蓋你的錯誤,你還可能會犯另一個錯誤以起到掩蓋的目的,你就會越滑越遠。

隻有承認錯誤,及時糾正,才會把過去的錯誤丟掉,重新做起,這樣才能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做錯了事情,勇敢地承認往往還會給你帶來心理上的輕鬆,認錯能有效地消除內疚心理和防禦的心情,讓你丟掉思想包袱,這不也是一件好事嗎?

工作中出了差錯,明知無論如何都要受到批評,搶在領導批評之前承認自己的錯誤會更好,因為這樣一來,十拿九穩地會獲得領導的同情和寬容,而你所犯的錯也會最大限度地縮小。何況,自己認錯不是比忍受批評感覺更好一些嗎?

沃勒是一位美術設計師,他為約翰遜總統設計一份宣傳品後,突然收到了總統的電話,說設計有點問題。沃勒急忙趕到,看完宣傳品後果然發現了一處錯誤。於是沃勒說:“總統先生,您說得對,我錯了,我沒有任何理由為自己辯護,我應該做得更好,我很抱歉。”

總統卻開始莫名其妙地為他辯護起來:“你是對的,不過,你確實犯了一個錯誤,隻是……”沃勒打斷了他的話,說:“任何錯誤,都可能造成很大的損失,而且任何錯誤都會令人不快。”總統想插話,但沃勒繼續講道:“您給我這個機會,您應該是滿意的,因此,我把它重做一遍。”

“不!不!”總統立即表示反對。“這僅僅是一個細節問題,並且也沒有造成損失,你隻需做局部改動就可以了。”

之後,總統又把新的任務交給了沃勒。

這樣看來,承認自己所犯的錯誤會幫你解脫麻煩。沃勒承認錯誤的急切心情讓總統火氣頓消,糾正錯誤的誠懇態度又讓總統不忍心為難他。

多數人都會為自己的錯誤辯護,而你的勇於承認錯誤就會顯得難能可貴,會特別引起領導的注意和信任。

諸葛亮率軍在祁山與魏軍對壘時,馬謖因為驕傲輕敵,一意孤行,最後街亭失守。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後,自請降職三級。

當時諸將都覺得諸葛亮不必如此自責,勝敗乃兵家常事,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連劉禪也覺諸葛亮不必如此。其實,諸葛亮自己也有諸多開脫的理由,馬謖指揮本已違背了諸葛亮的部署,又不聽大將王平之勸阻,才有此役之敗。但諸葛亮自責用人不當,堅決要求降職三級,使劉禪頗為感動,更添信任。於是,時隔不久,便找了個機會複了諸葛亮的職。

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承認自己的錯誤,就是承認自己在有些方麵有欠缺,就會加以糾正和彌補,從而沿著正軌走向成功。

《晉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正可驗證勇於承認錯誤可以為你平添成功力量的道理。

江蘇宜興有一個少年名叫周處,橫行鄉裏,凶狠殘暴,人們對他又恨又怕,把他與當地山上吃人的猛虎和河中凶殘的惡蛟並稱“三害”,他知道後,想改變一下形象,就與鄉老商量,要去殺猛虎和惡蛟。商量畢即上山打虎,經過一番廝殺,將虎打死。又下河降蛟,周處與惡蛟徒手搏鬥三天三夜,終將惡蛟殺死,血水把河麵都染紅了,人們以為周處死了,奔走相告,額首稱慶。周處帶著勝利的驕傲回到村裏時,看到的卻是人們為他的死慶賀的場麵。他難過至極,終於明白了自己的錯誤,也終於明白了為什麼人們把他列入“三害”。他對自己過去的行為悔恨不已。於是他去當時的名士陸機、陸雲兄弟家中請教,他說:“我現在十分痛悔以前的所作所為,隻怕是自己年事已蹉跎,改也來不及了!”陸雲對他說:“古訓有言,早晨能認識真理,就是晚上死了,也無所遺憾。認識錯誤、改正錯誤沒有早晚的區別。一個人隻怕不立誌,哪裏有發奮做人而一事無成的道理?”周處聽了以後便刻苦習武讀書,最終官拜禦史中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