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避開“拍馬”的嫌疑
在辦公室共事,一般人往往容易注意別人的缺點而忽略別人的優點及長處。因此,發現別人的優點並給予由衷的讚美,就成為辦公室難得的美德。無論對象是你上級、同事,還是你的下級或客戶,沒有人會因為你的讚美而動氣發怒,一定會心存感激而對你產生好感。
巧妙地運用奉承手法,讓你的上級欣賞你,讓你的同事幫助你,讓你的工作得以順利完成,為每個人營造一種和諧的辦公室氣氛,同時不失去自己做人的尊嚴和修養,事業的成功也就離你不遠了。
猶太人有一句諺語應該牢記在心:“唯有讚美別人的人,才是真正值得讚美的人。”
但在辦公室裏,有些人的“讚美”總讓人感到惡心。他們總像戴著一個麵具,不分場合和時間,巴結他遇到的每一個人,什麼過頭的話他都說得出口。他們認為向上司大獻殷勤就能輕而易舉地得到提升,而不想通過努力工作而獲得成功。
聰明而有人格的人並不這樣認為。奉承別人並不是工作的全部,隻是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使自己的工作得以順利完成、目的得以順利實現的一種方法。讓周圍的人討嫌、厭煩,對自己有什麼益處呢?
奉承應該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讚美,是自然而然的善意的行為,不需要你絞盡腦汁,處心積慮,也不需要你時時小心謹慎。
把每一次讚美當作一次學習的過程,把他人的優點作為自己仿效的榜樣,別人也就會很樂意幫助你。同時,在實踐中學會更自然地表達自己的好意。
對別人的意見不要立即表示讚同,給自己一段時間,表現出你的謹慎和細致,然後給別人進一步表明意見的機會,讓他們說服你。這樣你的讚同就會顯得更具價值。
在任何場合,對任何人,都要用適當的方法加以奉承。你可以把它看作是對未來的一筆投資。哪怕是別的部門的領導,或者是你所厭惡的人,也應該對他們的長處加以讚賞。這一樣會給你帶來回報。
奉承不光是說好話,而是說好聽的話,問候、商量、關心、敬重的口吻同樣是奉承。
如果你不相信對方,認為對方不值得讚美,就不必去讚美。虛偽的讚美會使自己陷入無法擺脫的困境,而對方也會覺得你在嘲諷而不是奉承。
讚美是調和人際關係的好辦法。但當著上司的麵直接予以誇讚,既容易發生尷尬又很容易招致周圍同僚的反感、輕蔑,從而使自己樹敵太多。所以,讚美上司最好是背地裏進行,如,在公司的其他部門,上司不在場時,大力地讚美一番,這些讚美終有一天會傳到上司耳中的。
和上司一起到顧客那裏,若都是部屬一個勁地搶風頭,滔滔不絕,會令上司覺得難堪,難免在心裏留下疙瘩。所以,最好的應對方式是細節部分由屬下做說明,結論部分由上司來概括。
另外,以“經理,您認為如何”征求上司的許可、認同,看似降低自己身份,做了穿針引線的工作,實際上卻掌握了談話的主動權。
在歸途中,要感謝上司給你的這個機會,並強調是因為上司的同行,才取得了這樣好的效果。日後如果同顧客達成了交易,要再次對上司表達謝意,感謝上司相助。“感謝的話,不嫌多”,反正是不花一文錢嘛,何必要吝惜呢?
讚美一定要避開“拍馬”的嫌疑,否則,不僅起不到調和人際關係的作用,反而事與願違。
五、讚美要有所區別
在辦公室中,讚美是一件好事,但絕不是一件易事。讚美別人時如不審時度勢有所區別,即使你是真誠的,也會變好事為壞事。所以,一定要掌握讚美的技巧:
1.因人而異
人的素質有高低之分,年齡有長幼之別,因人而異,突出個性,有特點的讚美比一般化的讚美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老年人總希望別人不忘記他“想當年”的業績與雄風,同其交談時,可多稱讚他引為自豪的過去;對年輕人不妨語氣稍為誇張地讚揚他的創造才能和開拓精神,並舉出幾點實例證明他的確能夠前程似錦;對於經商的人,可稱讚他頭腦靈活,生財有道;對於有地位的幹部,可稱讚他為國為民,廉潔清正;對於知識分子,可稱讚他知識淵博、寧靜淡泊……當然這一切要依據事實,切不可虛誇。
2.情真意切
雖然人都喜歡聽讚美的話,但並非任何讚美都能使對方高興。能引起對方好感的隻能是那些基於事實、發自內心的讚美。相反,你若無根無據、虛情假意地讚美別人,他不僅會感到莫名其妙,更會覺得你油嘴滑舌、詭詐虛偽。例如,當你見到一位其貌不揚的小姐,卻偏要對她說:“你真是美極了。”對方立刻就會認定你所說的是虛偽之至的違心之言。但如果你著眼於她的服飾、談吐、舉止,發現她這些方麵的出眾之處並真誠地讚美,她一定會高興地接受。真誠的讚美不但會使被讚美者產生心理上的愉悅,還可以使你經常發現別人的優點,從而使自己對人生持有樂觀、欣賞的態度。
3.翔實具體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有非常顯著成績的時候並不多見。因此,交往中應從具體的事件入手,善於發現別人哪怕是最微小的長處,並不失時機地予以讚美。讚美用語愈翔實具體,說明你對對方愈了解,對他的長處和成績愈看重。讓對方感到你的真摯、親切和可信,你們之間的人際距離就會越來越近。如果你隻是含糊其辭地讚美對方,說一些“你工作得非常出色”或者“你是一位卓越的領導”等空泛飄浮的話語,可能引起對方的猜度,甚至產生不必要的誤解和信任危機。
4.合乎時宜
讚美的效果在於相機行事、適可而止,真正做到“美酒飲到微醉後,好花看到半開時”。
當別人計劃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時,開頭的讚揚能激勵他下決心做出成績,中間的讚揚有益於對方再接再厲,結尾的讚揚則可以肯定成績,指出進一步的努力方向,從而達到“讚揚一個,激勵一批”的效果。
5.雪中送炭
俗話說:“患難見真情。”最需要讚美的不是那些早已功成名就的人,而是那些因被埋沒而產生自卑感或身處逆境的人。他們平時很難聽到一聲讚美的話語,一旦被人當眾真誠地讚美,便有可能振作精神,大展宏圖。因此,最有實效的讚美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此外,讚美並不一定總用一些固定的詞語,見人便說“好……”有時,投以讚許的目光、做一個誇獎的手勢、送一個友好的微笑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6.大會表揚,刺激鼓勵
對於有成就、貢獻突出的下屬,應當在全體員工大會上進行表揚,這是許多管理者經常采用的一種激勵方式。事實證明,這種激勵方式雖然簡單,但它產生的效果卻是十分明顯的。為什麼呢?因為人的社會性決定了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得到他人的肯定與社會的承認。上司在特定場合對他的表揚,便是對他熱情的關注、慷慨的讚許和由衷的承認。這種關注、承認,必然會使他產生感激不盡的心理效應,乃至視你為知己,更加報效於你。同時,這種表揚,能夠激發其他下屬的上進之心,從而努力進取為公司創造更大的效益。
有的上司、經理一味追求效益,忽略了對貢獻突出者心理的了解,隻知道用人,而不知道去激勵下屬,激發他們工作的主動性、創造性。久而久之,一些有能力、對公司做出非凡業績的員工,就會產生“上司隻會利用自己”的思想,在感情上疏離公司,進而工作熱情逐漸消沉,甚至自行辭職,“跳槽”出去另找其主。
管理者絕對不能忽視對員工、特別是有一技之長、獨當一麵的員工對公司的感情的培養。如果要籠絡住他們,就要在他們取得一些成績時給予他們充分的肯定,在比較大的場合上進行表揚、鼓勵。
大會表揚的魅力是巨大的,因為它公開承認和肯定了下屬的價值,既能對受表揚的人起到很大的激勵作用,又會對其他員工產生推動作用。
六、針對對方的潛意識需求進行讚美
作為辦公室的一員,你總會遇見有求於人的情況。怎樣才能使你的需求得到滿足,不至於被對方拒絕呢?如果你巧妙地運用讚美,將對方引入設定的情景,根據對方的潛意識需求進行讚美,然後再適時提出要求,成功的幾率必然大增。
1.讚美對方與你的需求相對應的能力或成績
當一個人很有興致地談到他的專長、他的成績、他所開展某項業務的輝煌時,你適時地提出與之相關的需求,在這樣的時刻,他拒絕你的可能性最小,你的要求得到滿足的成功率最大,這是經過心理學家及社會學家的實驗所證明的。那麼當你有求於人時,就需要運用讚美,營造一個合適的氛圍,使你的需求最大可能和最大程度地得到滿足。
某研究所的高級工程師趙軍,今年三十多歲,和妻子兩地分居十多年了,錢花了很多,禮也送了不少,不知什麼原因,妻子就是調不過來,這件事搞得趙軍筋疲力盡,但也無可奈何。這不,在他妻子調動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某局又換局長了,新上任的是從外地來的朱局長,他聽說這位朱局長能急人之急,為群眾辦真事、實事,他先了解了幾個受朱局長幫助的例子,然後登門拜訪。他一開始沒談自己此行的目的,先是對朱局長進行恭維,說他做出的比較突出的政績,是真正為人民做實事的公仆。朱局長也很謙虛:哪裏,哪裏,的確他們有困難,有的已經分居好幾年了,就是調不到一起,我隻是做了我應該做的事情。到了這個關鍵口,趙軍就提出了自己的問題:“朱局長,我也有點小事,需要麻煩您,我和妻子已兩地分居十多年了,一直沒有解決,本來不打算找了,聽大家都說您的政績,心中仰慕,來請您幫忙。”接著趙工程師介紹一下自己的情況,朱局長讓他回去靜候佳音。果然沒過幾天,一紙調令到手,趙軍全家團聚。
在這個事例中,趙軍是有求於人的,他所求的正是這位局長分內之事,並且這位局長也因之名聲遠揚,趙軍首先對局長進行讚美,使局長在興頭上輕鬆地解決了長期懸而未決的問題。如果像有些人,隻知道自己訴苦,去讓別人幫忙,激發別人的同情心,還是不夠的。在話題展開即問題提出之前,先行讚美是很好的鋪墊。
某人認識許多學術界的泰鬥,並常常得到他們的指點。問及他們之間的相識,也是緣於讚美運用的得法。因為有很多人也曾拜訪過這些大師,但往往談不上幾句便無話可說,很快被“趕”了出來,而他竟成為大師們的座上客,其中的奧秘自不待言。準備在學術領域有所建樹的他,自然也很仰慕這些大師,他得知拜訪這些人不易,在每次拜訪一位第一次見麵的專家時,他先將這個人的專著或特長仔細研究一番,並寫下自己的心得。見麵之後,先讚揚其專著和其學術成果,並提出自己的想法。由於他談的正是大師畢生致力於其中的領域,自然也就激起大師的興趣,並有共同話題,在談話中,他又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請求大師指點,在興奮之際,大師自然不吝賜教,於是他既達到了結交的目的,又增長了許多見識,並解決了心中存在的疑惑,可謂一舉多得。
此例中,他就在有求於人時,巧妙地運用了讚語。自己所稱讚的,正是對方引以為自豪,並最感興趣的,自然使對方高興,使其心理得到滿足,此時,他的問題也就不成為問題了。當然,這隻是生活中的一個方麵,但如果運用恰當,在生活的方方麵麵,都能行得通。
有位印刷廠的職工朱健下崗了,他參加的應聘會不少,但因他文化水平有限,未能成功。這天他又看到一個企業招聘工人,他決心去試一下。朱健從側麵了解到,這家企業的總裁最初也當過印刷工人,他是憑借手中幾百元起家的。朱健直接麵謁總裁:“您好!我是一名印刷廠下崗工人。我知道您以前也是一名印刷工人,我也希望能做的像您一樣好,但沒有機會,不知您能否提供?”這位總裁欣然地聘用了朱健。
在這則事例中,朱健並沒有用太多的語言,隻是一句“我也希望能做的像您一樣好”。其潛台詞是:您做的真是棒極了,我很羨慕您,並且隨之提出了要求,不知您能否提供機會?這樣一來,總裁又想到了自己創業的艱難、求職時的艱辛。於是,朱健用短短幾句話,既使總裁的需要讚美的心理得到滿足,又激發了其同情心,最後,朱健如願以償地獲得了這份工作。
2.運用讚美,使其滿心愉悅,然後提出要求
一個人的心情在其交往過程中,影響巨大,好的心情,會使一些本來難以處理的事情變得順利。那麼,在有求於陌生人時,就要運用讚美,使他或她的心情好起來,並對你談的問題感興趣。
章賓是某油漆股份有限公司的推銷員,這個公司剛剛開發出一種新型油漆,雖然廣告費用了不少,但收效甚微。這種新油漆色澤柔和、不易剝落、防水性能好、不褪色等等,具有很多優點。章賓決定以市內最大的家具公司為突破口,來打開銷路。
這天,他直接來到該家具公司,找到他們的總經理:“聽說貴公司的家具質量相當好,特地來拜訪一下。久仰您的大名,您又是本市十大傑出企業家之一,您經過這麼短的時間,就取得了這麼輝煌的成就,您的才幹肯定了不起。”總經理就向他介紹本公司總經理的產品、特點,並在交談中談到他從一個販賣家具的小販,走向生產家具的大公司的曆程,還向章賓炫耀哪些家具他親自上的漆,章賓順手將喝的水倒了一點在家具上,又用一把螺絲刀輕輕敲打,總經理趕快製止了他的行為,還沒等總經理開口,章賓說話了:“這些家具造型、樣式是一流的,但這漆的防水性不好,色澤不柔和,並且易剝落,影響了家具的質量,不知對不對?”總經理連連點頭稱是,並提出聽說章賓所在的公司推出新型油漆,但並不了解,沒有訂購。章賓從包裏掏出了一塊六麵都刷了漆的木板。章賓聲稱,這是一塊曾泡在水中的木板,已浸了一個小時,木板沒有膨脹,說明漆的防水性好,用工具敲打,漆不脫落,放到火上烤,漆不褪色。於是這家公司很快就成了章賓公司的大客戶,雙方都從中受益。
在這則故事中,章賓一開始並沒有直接稱讚自己的油漆多好,而是從讚美這家公司的產品入手,又讚美了總經理的奮鬥曆程。受到讚美的總經理非常高興,領客人去參觀其產品,章賓在其心情愉快之後,在車間內,點出了該家具公司的產品的油漆性能差,直接影響了家具的質量,並在此刻展示了本公司最上乘的產品,達到了推銷產品的目的。
由此可見,用言語滿足別人潛意識需求的威力所在。讚美雖不花什麼成本,但讚到點子上,幾句話便打開局麵,達到目的,是要下工夫研究的。
七、練就讚美的好口才
人人都有一張嘴,但差異特別大。有的嘴“妙語連珠”、“侃侃而談”,有的嘴卻“結結巴巴”、“吞吞吐吐”,還有的嘴則“吐不出象牙”。
口才是一個人能力的反映,好的口才則是讚美水平的標誌。因為讚美是說好話給別人聽,從而使對方心理愉悅。口才好的人,言談風趣幽默,旁征博引,滔滔不絕,音調悅耳動聽,聽了有誰能不舒服?心中自覺不自覺地佩服對方的交往能力和水平。隻有具備好的口才,才能把你心中的讚美表達清楚、完美,給人以美感甚至美的享受,充分發揮讚美的效力。
但生活中,並不是人人都有好的口才,他們的讚美因此往往“美”不起來。有的人說話不自在、不自然、斷斷續續、不連貫,甚至麵紅耳赤,自己別扭,別人聽了更別扭。他的慷慨讚美反而成了送給別人的懲罰,使人既不痛快又費神。有些人雖然講起話來滔滔不絕、信口開河,甚至胡亂聯係、無中生有。這種人對你的讚美越慷慨,越會讓人感覺毫無誠意、不負責任、不真實。這種太泛太濫的讚美,常被人認為虛偽、矯揉造作,甚至有溜須拍馬的嫌疑。這種讚美不能打動對方,反而使人對他頓生反感。還有的人因為口才不好,詞不達意,不但達不到讚美的目的和效果,反令被讚美者極為尷尬。有一例,幾位中學的同學到趙君家玩。趙媽媽對人非常熱情,同這些當年的“小毛頭”親切地交談起來。聽到大家都大學畢業了,聯係的工作也不錯,趙媽媽眼裏流露出既高興又羨慕的神色,搖著頭歎息說:“你看你們,是多好的孩子!一個個花言巧語,到哪裏都受人喜歡。俺那個崽,不會來事,三腳踹不出個屁來,到現在還沒找到工作呢。”一句話差點讓大家背過氣去,笑也不是怒也不成。老太太本是好意,想誇獎他們一下,但用了一個“花言巧語”,意思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大家雖然都明白她老人家是一位沒有文化的農村婦女,不知從哪裏撿來一個連她自己也弄不懂的詞語,但畢竟讓人無言以對。
笨拙的口才就像一架破爛不堪的錄音機,使讚美這首本來美妙動聽的旋律經它放出來就變得刺耳難聽,不能打動、感染人,反而會損傷人的情緒,扭曲原意。
好的口才沒有絕對統一的標準。人的知識、閱曆、個性不同,讚美別人的表達方式也不同。但一般而言,好的口才具有如下特點:
1.說話清楚,口齒清楚
這是讚美別人最起碼的要求,讚美往往是“一次性”投入,不要重複,也不要囉唆。這就需要讚美時吐字清楚,讓對方聽明白。我們常常有這樣一些體會,就是本來是一句極為動聽的話,但因沒說清楚,對方請你再講一遍,使言者無興致,聽者也無激情。
2.注意說話的語氣
這要根據談話的場合,雙方的性格等因素而定。假如你麵對的是山東人或東北人,你可豎起大拇指,大發一句:“好家夥,你真行!”不知情者看來粗聲大氣,頗不禮貌。但被讚者卻會眉飛色舞,亮著嗓門回敬一句:“哥兒們,你也不賴!”如果你低聲細氣,文質彬彬,他卻會以為你故作儒雅,忸怩作態,反而不會有好感。有時候,對同一個人同一件事,你說話的語氣不同,效果也不同。有兩位朋友一起去打獵,傍晚各提兩隻野兔而歸。A的妻子接過丈夫的獵物,說:“你打了兩隻野兔!”B的妻子卻說:“噢,你打了兩隻兔子。”第二天,A提回來十隻,而B卻空手而歸,何也?不在於二人的槍法,也不是無獵物可尋,關鍵在於二人情緒不同。第一天,他們出去時間較短,結果,A的妻子一句略帶誇張的感歎,是對丈夫最佳的獎賞。聽她的語氣,意思是才這麼短時間,你竟然打了兩隻,夠可以了!A聽後當然非常高興,信心倍增,第二天大獲全勝。B的妻子隻是一句平淡的描述,似乎包含著許多不滿意的成分,好像是說:“你怎麼才打了兩隻?太少了。”由此可見,語氣不同,同一句話卻大相徑庭,一個是讚歎,一個是責備。
3.讚美要注意場合
靈活把握時機,要會見機行事,即景生情,見什麼人說什麼話,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
如一位小姐,白衣如雪,亭亭而立。你一句“呀,小姐,你真美!宛如清水芙蓉,潔淨如玉,恍若仙子”,定會讓她心花怒放。而對方是一位新寡少婦,你這一句讚美會讓她感覺你心懷不軌,甚至會送你一口唾沫或一頓怒罵,起碼認為你處世水平低劣,沒有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