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隱私是最不願意被人看到的,上司的隱私更是如此。不管你是有意還是無意,一旦當著上司的麵知道了他的隱私,尷尬之後你們的關係也將產生改變。盡管以後你們誰也不想表現出來,但實際上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你們之間曾有的和諧就會被打破,並很大程度上朝著不利的方向發展。沒有哪個上司希望窺見自己隱私的下屬老在眼前晃來晃去的,所以他即使有所顧忌不解雇你,也會找機會將你踢得遠遠的。
有的員工認為,知道了上司的隱私,等於抓住了上司的“小辮子”,上司會把他當作心腹,或者偏袒他。殊不知,知道了不該知道的事,自然對上司構成了一種威脅,當上司感受到這種威脅的壓力時,他必然會除之而後快。
畢玄經過一輪又一輪的考試,終於如願以償地進了一家計算機公司。他謙虛好學,手腳勤快,又趕眼色,很快就贏得了主管的好感,主管對他格外關照,經常對他的工作進行指導。畢玄為了表示感激,經常主動跑腿幫主管辦一些無關緊要的瑣事。由於兩人住在同一個方位,下班後主管常讓畢玄搭便車,漸漸地,兩人的關係就超出了普通的上司與下屬的關係。即使在公司裏,畢玄在主管麵前也沒有一點拘束感。
有一次加班,完工後上司讓畢玄跟同事們先走,他還有一點兒工作要處理。畢玄在公司附近的快餐店吃過晚飯,忽然想起主管還沒有吃晚飯,就買了一份飯給主管送去。主管的房門虛掩著,他沒敲門就闖了進去,結果看見主管的懷裏坐著自己的女同事。兩人先是一陣慌亂,然後又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畢玄的臉倒是紅了,他把飯一放,趕緊溜了出去。
畢玄不明白,女同事跟自己一起離開公司的,怎麼又回來了?
畢玄更不明白,平時主管挺正派的,已經結婚的人,怎麼又跟下屬勾搭上了?
後來畢玄發現這些問題對自己都無關緊要,緊要的是他在麵對主管和女同事時的尷尬。盡管他們都裝出什麼事都沒發生的樣子,可是畢玄發現,女同事刻意躲著他,主管對他客客氣氣的,下班後也不邀請他搭便車了。
畢玄思來想去,為了表明自己的態度,他給主管發了一封電子郵件:
“我是一個開明的人,也是一個寬容的人,我不會做傻事的。”
此後,畢玄跟主管的關係還是沒有什麼改善。有一天,公司裏忽然傳出主管跟那個女同事關係曖昧的消息,畢玄感覺到主管對他的態度明顯惡化了。其實,畢玄並沒有透露這件事,是主管跟女同事幽會時被別的部門的人發現並傳播的。但主管卻認為是畢玄所為。畢玄開始還想找主管解釋,但是想到事情會越描越黑,就隻好任憑事態發展了。
不久,公司在一個偏遠的地區成立辦事處,畢玄被調到了那個誰也不願去的地方。剛開始,畢玄不想去,他到公司人力資源部質問,得到的答複是:年輕人需要到基層接受鍛煉。公司認為你是一個開明和寬容的人,不會對這次調動持有不同意見。
畢玄沒想到自己向主管表明態度的措辭,竟成了公司“發配”他的理由。
畢玄之所以被“發配”,還是由於他沒有把握好自己與主管之間的距離,看見了不該看見的上司隱私。他雖然主動向上司表態自己不會做傻事,但一旦消息外露,無論是不是你所為,上司在情急之下都會認定是你幹的。因為上司知道你抓了他的“小辮子”,不是你還有誰?打擊報複也自然隨之而至。
三、同上司不遠不近
在辦公室裏,員工跟上司走得太近,就會被認為是上司的人,被同事看作上司的心腹和安插在他們之中的間諜,自然會引起同事的反感;跟上司走得太近,就可能得到上司的關照,自然會引起同事的嫉妒,就會導致跟同事之間的關係緊張,從而失去同事的支持和幫助。
孫磊在公司裏有個綽號叫“克格勃”,當然,同事都在背後這樣稱呼他。因為他跟主管走得很近,關係很親密。主管也經常給他關照,同事們都以為這是他向主管打小報告得到的回報。
一天,孫磊家裏發生了一件緊急的事,需要他出麵處理。他手頭上的企劃案還沒有完成,而那天又是最後的期限。他隻好找同事幫忙,幫他把企劃案的後半部分完成。同事一本正經地對他說:“你跟主管那麼好,讓主管寬限一天,要不就讓主管幫你完成。”他又去找別的同事幫忙,沒想到同事眾口一詞拒絕了他,都是同樣的借口。
員工跟上司之間,距離太遠容易被上司忽視,距離太近又會招惹麻煩,不遠不近自然是最適宜的。你應該把握以下幾點:
1.與上司單獨相處的時間不要過長
去老板的辦公室彙報工作,或者請示問題,要速戰速決。時間過長,就會讓人覺得兩人的關係很親密。在公共場合,無論交談還是娛樂,跟上司待在一起的時間更不要過長,那樣最容易引起別人的關注和猜疑。如果你跟上司上下班走同一條線路,要減少一起上下班的次數。如果上司請你搭他的便車,你要委婉地拒絕。
2.不要跟上司有親昵的舉動
同性之間,無論你的上司多麼隨和,即使他毫不介意,也不要跟他發生親昵的舉動,那是你們關係親密無間的最有力的證據。異性之間,更不該對你的上司有親昵的舉動,那會給別人留下關係曖昧的印象。
3.減少跟上司開玩笑的次數
在適宜的時間和地點,跟上司開個並不過分的玩笑,倒也無妨。但經常跟上司開玩笑,就會讓人覺得兩人的關係不一般。
4.盡量別出現在上司的生活裏
有的上司喜歡讓下屬幫忙做一些私事,你答應做了,不但會犧牲自己的時間,還會引起別人的猜疑;如果你拒絕,可能會抹了上司的麵子。實在沒有恰當的借口,偶爾幫忙一次也行,但第二次一定要想方設法委婉拒絕。
把握好了與上司的距離,既不被同事反感,又不會被上司忽視,自然能夠使你在辦公室中贏得廣泛支持,何樂而不為呢?
四、與同事不即不離
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專家托馬斯·凱勒曾用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說明辦公室裏的同事關係:
兩隻刺蝟在寒冷的季節互相接近以便取得溫暖,可是過於接近彼此會刺痛對方,離得太遠又無法達到取暖的目的,因此它們總是保持著若即若離的距離,既不會刺痛對方,又可以相互取暖。
同事之間過於親密,不但會像刺蝟那樣刺痛對方,還容易互相掌握對方的“隱私”,影響各自在公司裏的發展。
尋求知己,在情緒低落的時候獲得安慰,在有困難的時候獲得幫助,是人的一種正常的心理需求,但是,知己難尋,才有了“人生難得一知己”的感慨。知己是人的另一半,但是無論兩個人脾氣稟性多麼相投,也是兩個個體,受兩個大腦支配,所以不可能總是想法完全相同,也就有了知己變仇人的一幕幕悲劇。
所謂知己,是指兩個人毫不保留自己的心事,甚至將隱私也袒露給對方。但是,你一旦在對方的眼裏變得透明,沒有一點隱私,從某種意義上說,對方就完全控製了你,你必然受對方牽製,不自覺地依附於對方。在生活中,沒有什麼大的利益衝突,這種潛在的危險往往表現不出來。但在辦公室這樣一個充滿了激烈競爭的地方,一個追求最大物質利益的場所,你的那些隱私,就會成為對方的把柄,在顧及不到你的時候,對方就會舍你而取他了。
所以,同事之間應該“君子之交淡如水”,泛泛之交而不是真情投入,做一般朋友而不是知己。朋友情緒低落的時候,你給予安慰;朋友生病的時候,你端上一杯熱水,並真誠地問候;朋友有困難的時候,你要力所能及地給予幫助,但不可把你的心扉完全向朋友敞開,將自己的隱私向對方傾訴。這樣,你就不會被對方刺痛了。
王翔和陳鵬雖然家境不同(王翔家境富裕,陳鵬家境貧寒),兩個人卻成為了知己。他們是大學同學,在學校裏時隻是一般朋友,進了同一家公司後,又住在同一間公寓,才漸漸成為了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