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6 用工具顯微鏡測量外螺紋參數實驗(1 / 2)

7.6.1實驗目的

(1)熟悉工具顯微鏡的結構原理及操作測量方法。

(2)熟悉工具顯微鏡測量螺紋各參數的方法,通過計算進一步加深對作用中徑的理解。

7.6.2實驗設備及測量內容

(1)大型工具顯微鏡的主要參數:長度測量刻度值0.01mm,縱向移動範圍0~150mm,橫向移動範圍0~50mm,角度測量刻度值1′,轉動範圍0°~360°。

(2)小型工具顯微鏡的主要參數:長度測量刻度值0.01mm,縱向移動範圍0~75mm,橫向移動範圍0~25mm,角度測量刻度值1′,轉動範圍0°~360°。

(3)應用工具顯微鏡測量4級精度的螺紋工件中徑、螺距及牙型半角,用測量結果計算其作用中徑。

7.6.3實驗步驟

(1)熟悉儀器的結構,熟悉測量原理和操作程序。

(2)根據被測螺紋的尺寸及精度,查表得中徑、中徑公差及基本偏差,並繪出公差帶圖。

(3)接通電源,檢查光路係統,根據被測螺紋中徑大小和牙型角,調整光圈值。轉動目鏡頭,使視場中分劃板上的刻線最清晰。

(4)在頂針架上裝好儀器附件調焦棒,鬆開緊固螺釘10,轉動升降手輪9,使調焦棒中的刀刃清晰(調物鏡焦距);轉動縱向測微器15,使工作台縱向移動方向與調焦棒中刀刃一致(調基準)。

(5)頂針架上將調焦棒換成被測螺紋,轉動手輪14,傾斜立柱與被測螺紋螺旋升角方向一致,角度arctanPπd2(單頭螺紋),其中P為螺距,d2為中徑,此時螺紋牙型清晰。

(6)螺紋參數的測量

①外螺紋中徑的測量。螺紋中徑是指螺紋截成牙凸和牙凹寬度相等並和螺紋軸線同心的假想圓柱直徑。對於單頭螺紋,它的中徑也等於在軸截麵內,沿著與軸線垂直的方向量得的兩個相對牙型側麵間的距離。

測量時先使目鏡分劃板中平分60°夾角的虛線與螺牙影像一個側麵重合(用壓線法),且使其交叉點大致落在側邊中點上。記下橫向測微器上的讀數Ⅰ橫(此時縱向測微器不動);轉動橫向測微器,使另一側對應牙邊與分劃板上的同一虛線重合,注意立柱傾斜方向的調整,保證牙型影像清晰,記下橫向測微器讀數Ⅱ橫。此兩次讀數差︱Ⅱ橫-Ⅰ橫︱就等於此螺紋的中徑。

由於被測螺紋存在安裝誤差,使螺紋軸線與工作台縱向導軌方向(測量軸線)不重合,即其軸線不能與橫向導軌絕對垂直。為了消除這種安裝誤差對測量結果的影響,實際測量時,還應測出相鄰的另一(方向)牙麵上的中徑,然後取其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