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與員工相處時,應該保持職業習慣。當你去看醫生時,你總是希望醫生對你的病情特別對待,但從職業來講,醫生不會對你表露任何個人情感因素,他隻會把你當成病人。這正是經理所需要的職業習慣。你在工作中要保持客觀性。當然,也不是絕對不能表露自己的觀點、主意和正常的情感,要注意的是界限。
經理不應卷人員工的愛與恨之中。當你從自己喜歡的員工麵前走過時,提醒自己,時時詢問自己的動機,避免與他顯得過於親密。
與員工保持適當距離並不是要領導者整日“神龍見首不見尾”。相反,當員工需要你時,還讓他們隨時可以找到。
有些員工完全可以脫離自己的老板,單幹至少幾個周。他們不需要時時請示老板就可以完成被要求去做的事情。但是這種從自我開始,自行解決問題,自由完成工作的員工是極少見的。大多數員工需要與老板在一起,需要老板為他們指引方向,提供支持,做出反饋,給予讚許。可是,長期與員工泡在一起,又會使員工養成一種事事依賴於你的習慣。因此領導者員應當在某種程度上脫離員工,但是要讓員工在需要你的時候能找到你,並鼓勵員工不要過於依賴於你。
如果經理不與員工經常接觸,員工出現問題時根本找不到,那就會失去控製,無法做出決定,致使緊急問題遭受拖延,後果是很嚴重的。因此,你應當在員工需要你時可以被他們找到。這種聯係的頻繁程度取決於員工所處的環境。有些員工需要的時間可能比別的員工要多一些。在你確定這種可得性的合理程度時,問題的複雜性、任務的性質、所具有的壓力、個人的能力等因素都要考慮在內。
讓員工可以隨時找到,是一種可得性。並不意味著你要露麵。可得性僅意味著在員工需要時你可以出現或聯係上。這種需要無法預知,隻能是在溝通基礎上產生的一種直覺。你要將員工放在首位,讓他們可以隨時打電話給你,出現問題時可以找你。
你還要讓員工知道,不必太依賴於你,告訴他們完全有能力自行解決某些問題。要讓員工的心態平和,隻有在出現危機需要緊急援助時,才和你聯係。至於一些小問題,就可以自行解決,不必依賴於經理。
你還要讓員工知道什麼時候找你最為合適。保證他們能夠根據你的時間安排來控製他們的需求。最好是為你的員工提供一種在什麼時候可以找你的規律,這樣可以避免出現相互衝突的時間安排。比如你可以讓他們知道你可能每天上午八點半到他們麵前走走,或者在每個周末的下午三點半以後會見他們。
對於領導者來說“繃”的一個好處是,能夠避免來自下屬的無謂打擾。
領導者工作時來自各方麵的打擾幾乎已成為工作的一部分內容,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但是,頻繁的幹擾會打亂你的工作日程安排,使你無法按計劃完成任務,使日程表流於一紙空文。當你專注於某件工作時,幹擾會分散你的注意力,半途停下來的工作再拿起來,一般的人都需要一些時間集中注意力,回顧前麵一半工作的過程和內容,才能返回原來的思路接著幹。這也許就是你的工作效率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必須設法減少幹擾,起碼是減少、甚至避免在做一項重要性、關鍵性工作的時間裏被打擾,將其負麵影響減至最低程度。
造成太多幹擾的原因,有一部分可能源於你自己。比如,你正埋頭於一件重要的報告,有下屬叩門求見,你雖然不太願意中斷手裏的工作,但考慮到身為領導,有責任為部F解決問題,並且顧忌到平和、與群眾打成一片的領導形象,或者你喜歡參與每一件事,你就讓他進來,討論了半個小時。很多領導都喜歡說:“我的大門是永遠向你們敞開的。”但這種做法會使他們浪費許多寶貴的時間,常常無法完成預定的工作目標,常年累月,後果更加嚴重。
誠然,領導形象需要考慮,觸角廣泛的人際關係網也是一種珍貴的資產,如果你用來接待客人的椅子落滿灰塵,也表明你的工作作風存在問題。關鍵在於,兩方麵都要加以考慮,你既要經常接觸到別人,又要設法保證在一天中的某一段時間能夠關起門來,心無旁騖地專心處理重要事務,在這兩者中謀求平衡。
首先,有下屬來訪的時候,先問問自己:
①他(她)打擾你的可能目的是什麼?
②是否有利於工作(或對工作有潛在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