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如何識別和診斷抑鬱症(2 / 3)

53.我在工作中有自決權。54321

54.工作幹完後我筋疲力盡。12345

55.即使不缺錢花,但我仍願繼續自己

的工作。12345

56.我為工作所困。12345

57.如果可以再來一次,我仍選擇這項

工作。54321

注意:現在返回去計算1—26項的分值、27—48項的分值,把所得分加起來填入相應框中,然後計算49—57項的分值,填入這裏總分49—57

最後,將下列相應部分的分值填入,並將總分得出。

總分:

評估方法:第一部分測量人際關係問題產生的應激情況和工作滿意或不滿意程度;第二部分測量每日工作所需的體力要求;第三部分測量對工作感興趣程度和投入程度。在每一部分中,根據下麵表中對應分數的狀況確定你現在的工作應激程度。在每一部分中,分數越高意味著越多的與工作相關的應激。如果你在某一部分的分數較高,例如人際關係應激,那麼你應當注意你工作中的人際關係,這樣對你將有所幫助。

←低應激→ ←正常應激→←高應激→

人際關係...39...43...46...51...54...57...62...68...75

物理條件...35...40...44...48...52...55...58...62...67

興趣...13...15...17...18...19...21...23...25...27

總分...91...101...111...117...123...134...141...151...167

百分比...10...20...30...40...50...60...70...80...90

特別提示:這份工作應激個人測驗表,已有由275個心理學家組織的樣本進行過測驗和驗證。表中三個部分實際上與別的工作應激量表的情況是相似的,因此這個測驗的可靠性相當高。對於整個量表而言,可靠性係數為0.921,三個分表的可靠性係數分別為:0.898,0.883和0.816。而“1”的可靠性表示絕對準確。這個表的精確度一部分是由於它測驗的對象是單一的職業群體。若對別的職業群體進行追加研究,可用來決定它對其他一係列的職業測試是否仍然可靠。

5.您的孩子有抑鬱症嗎——對照與檢測

生活情況對照表

1.易煩躁、易困惑。

2.對從前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

3.時常感到悲傷。

4.活動過度或者心緒特別不安。

5.時常有不明原因的腹痛、頭痛以及疲倦感。

6.體重減輕或無法達到理想的體重。

7.口頭上經常表達悲哀和無望感,比如:“我永遠也開心不起來。”

8.有明顯的自卑感,比如:“其他的孩子在學校都比我聰明,沒有人像我一樣。”

9.常常過多地擔心,總認為不好的事情會發生,會有災難來臨,家裏人會受到傷害。

10.睡眠節律發生變化。難以入睡,半夜驚醒,或者晝夜不分,嗜睡,白天想睡覺。

11.不願上學。

12.學習成績明顯下降。在此前,學習成績都還不錯。

13.不太高興和同齡朋友一起玩。

14.精力下降,常常看上去疲乏無力,行動緩慢。

15.與人溝通交流有困難,說話似乎是件很費勁的事。

16.有反複出現的想離家出走的念頭或企圖。

17.有無緣無故的敵意或冒犯的行為,拒絕做事,在校打架。

18.動不動就哭,或者感覺想哭。

19.有不健康的自殺念頭,時常幻想死亡,在繪畫中反複以死亡為主題。

特別提示:本表中的所有症狀,都不等於對抑鬱症的明確診斷,或者表明有臨床意義的情感障礙問題。然而,對於孩子任何的自殺念頭或者自殺行為的跡象,不管其出現的次數多少,都要認真嚴肅地對待。如果有此種情況發生,應立即尋求專業心理醫生幫助。

另外,還有其他一些病況和抑鬱症有相似的症狀,並且與抑鬱症有一定的關聯。例如: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創傷後壓力症(PTSD),學習障礙症以及焦慮症等,要注意區別。

喬特兒童抑鬱症檢測表

(回答是或否)

1. 我大多數時間都感到傷心。是()否()

2. 我睡眠不好。是()否()

3. 我大多數時間都感到疲倦。是()否()

4. 我的朋友不多。是()否()

5. 我總是愛哭。是()否()

6. 我不喜歡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是()否()

7. 我不像原來那樣總是感到饑餓。是()否()

8. 其他的孩子不喜歡我。是()否()

9. 我感到孤單。是()否()

10. 我總是頭痛和腹痛。是()否()

11. 我不喜歡上學。是()否()

12. 我做噩夢。是()否()

13. 有時我想傷害我自己。是()否()

14. 我總是擔心。是()否()

15. 我不喜歡我自己。是()否()

16. 其他的孩子比我玩得開心。是()否()

17. 我在學校的學習不像原來那麼好。是()否()

18. 有時我感到很難集中注意力。是()否()

19. 我總是感到生氣。是()否()

20. 我總是與別人爭吵。是()否()

注:如果在該表中有超過3項以上的肯定答案,那麼就必須由專家做評估;表中第13項表明被檢測者是否有自傷或自殺念頭。如果該項為肯定回答,就一定要找專家做評估。

特別提示:有些成人抑鬱症狀也可能見於年齡稍大的兒童身上,但是,兒童通常不能表述更為複雜的情緒,如無望感和極度罪惡感。兒童很少能將情感內在化,而更可能通過攻擊行為和軀體主訴表現出來。

此外,通常並不是父母首先發現孩子的抑鬱症狀,而是整天和孩子在一起的幼兒園阿姨或老師發現。父母一般沒有意識到孩子的行為是異常的,隻是說他們的孩子“一直有些不同”,或“我認為這隻是他(她)要長大的一個階段吧”。父母有時可能注意到的是孩子的行為突然發生變化,如原來很活躍的孩子突然變得無精打采,或者原來很害羞的孩子變得非常衝動。老師常常會注意到孩子的“超乎尋常”,因為他們常做白日夢。另外,很多兒童常常沉湎於假想的虛幻世界裏。當他們幻想得過於離奇,就會發展為一種障礙,這通常是抑鬱症初期的表現。

6.兒童少年的躁抑鬱症診斷和評估

兒童少年時期躁抑鬱症,曆來爭論頗多,而且診斷也較困難。由於兒童少年處於成長發育階段,中樞神經係統發育尚未成熟,正常兒童少年往往情緒易波動和不穩定性,發生躁抑鬱症時症狀不典型,造成早期診斷的困難。近20多年來,隨著成人躁抑鬱症研究取得的顯著進展,兒童少年躁抑鬱症也逐漸受到重視,尤其是對兒童抑鬱症的研究發展較快。當前,大多數學者認為躁抑鬱症可以發生於兒童少年時期,這點已無非議。長期以來,許多文獻已有描述兒童少年表現時常啼哭、傷心失望、自我貶低、行為退縮、食欲及睡眠改變、想自殺等抑鬱情緒症狀。在歐洲對兒童和少年情感性單相障礙、雙相障礙的診斷和治療已經多年了。1971年,歐洲兒童精神病學家聯合會宣布:有必要指明兒童及青春期抑鬱是兒童青少年精神障礙中占重要比例的疾病。同時,有不少學者呼籲臨床精神病學家們應對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的情感性障礙引起足夠的重視。20世紀70年代是公認兒童青少年抑鬱症存在的年代,到了80年代則致力於對兒童青少年雙相情感性障礙診斷和治療等問題的探討。與此同時,精神醫學診斷技術的發展和診斷標準的製定以及病理生化機製的研究,對於提高兒童躁抑鬱症的臨床研究,起了重要的作用。

兒童的躁抑鬱症的病因學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1)遺傳因素

在情感性障礙的家族成員中,發生本症的概率約為正常人口的8~20倍,血緣關係越近,發病概率越高。

(2)生物化學因素

近年來,一般認為情感性障礙與生物胺活性變化有密切關係。通過測定去甲腎上腺素(NE)代謝產物或測定5-羥色胺(5-HT)及其代謝產物等以研究本症生化病理機製,發現抑鬱症病兒24小時尿內3-甲氧基-4-羥基苯乙二醇(MHPG)的含量較正常對照組為低;躁狂症則相對增高。

(3)神經電生理及影像學因素

兒童少年抑鬱症常有睡眠障礙,但其睡眠腦電圖未發現與成人重性抑鬱症有相應的變化。

(4)社會心理因素

由於重大的生活事件、童年不幸的遭遇、缺乏社會支持等因素影響,均可能在原有遺傳素質的基礎上促使其發生情感性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