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勞你總覺得疲勞,就好像你完全在靠用完電的廢電池工作一樣。早晨很難起床,一切都必須花費巨大的努力才行。你沒有能量,一天下來,好像什麼事情也沒有做成。你的辦公桌、你的家,也許還有你的個人衛生用品全部都是一團糟,但是,你沒有心思去把這些事情弄好。
自覺一無是處,或者內疚你的自我評價到了最低點。你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對任何人都是個負擔,也許是世界上最差勁的人。你對一切都感到內疚,哪怕因為抑鬱症也感到內疚。你覺得自己生病完全是自己的錯,你本應該盡更大努力來克服自己的抑鬱情緒的。你花費很長時間數落自己過去的過錯,相信是自己毀掉了自己的生活,也毀掉了自己所愛的人的生活。發展到嚴重程度的時候,你有可能會產生有罪惡感的幻覺,認為自己不僅是世界上最差的人,也是世界上一切災難的根源。
難於集中精力,無法做出決定你的思維有如雲霧籠罩。你無法清晰地思考問題,無法完成手頭上的事情。很難集中精力做任何事情,因為你腦袋裏想的全都是你必須擔心的事情,你的思想在來回思考一切為何如此不幸。哪怕日常生活當中最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出決定了。要決定穿什麼衣服或者吃什麼東西看來都變得極其重要,令人畏縮和害怕。你會來回思考,猶豫不定,無法繼續向前推進。你的畏縮不前會發展成為一種痛苦狀態,會使你情願躺在床上不起來,也不願麵對日常生活當中“複雜得要命”的一係列決定。
感覺日子沒有什麼過頭你覺得未來沒有希望,希望避開這樣的生活。自殺情結最輕的症狀是一些消極的願望,覺得自己還不如消失掉為好,在早晨醒不來,或者希望自己成為一場犯罪和事故的受害人。但願事情發展到此就能夠打住。但是,有時候,這樣的情緒還會發展成為主動的思考,準備自己動手結束自己的性命。
令人不解的是,從抑鬱症逐漸恢複的過程當中,你麵臨采取自殺行為的風險,比陷入抑鬱症的泥潭時更大。沮喪到極點的時候,你沒有力量或者決斷力來實施自殺。這是因為病情稍緩一些的時候,你會恢複到有能力結束自己的性命,但又還沒有恢複到足以看清這種行為愚蠢和自私的程度。
另外,還必須記住,自殺會使後人遺恨,會使你的至親在他們餘下的生命裏感到不安和難過。大部分有自殺企圖的人都想象他們的朋友和家人會因為自己退出生活而大鬆一口氣。你覺得,這是讓所有的人一下子解脫照料你的巨大負擔的最後辦法。但事實並非如此。你抑鬱的時候有可能成為別人的負擔,但是,如果你自殺,那他們除了解脫以外,什麼都會體會到。活在世上的親人幾乎不可避免地會覺得自己像是殺人犯,終生都會因為自己沒有盡到責任而抱恨,而受折磨。
從電影《心靈點滴》來看,治療抑鬱症的場所主要在醫院,而醫院的醫師是如何實施治療方案的呢?
治療抑鬱症的工具可分為生理的和心理的。生理的治療包括抗抑鬱藥物、電療法及光照法。抑鬱症的心理治療包括認知療法、行為療法、人際療法和悟性開導療法。有時候,特定的抑鬱症決定了應該用某種方法最容易成功(見上述抑鬱症亞型)。通常的情況是,數種替代性的治療方法都有可能同樣有效,因此,選擇哪種是根據自己的喜好而不是別的因素來決定的,有時候數種方法合並起來比單獨一種方法治療效果更好。
對於嚴重抑鬱症患者來說,抗抑鬱藥物非常有效,抗抑鬱藥物治療法的成功率可達到90%以上。但是,病人在治療過程中必須耐心和克製。藥物發生作用一般需要幾周時間,達到最大藥效往往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找到最有效的藥物也有可能需要很長時間,需要很大的努力,而且還要確定合適的劑量。有些人必須耐心嚐試數種抗抑鬱藥,直到他們找到一種對自己有效的藥物。一般來說,2/3的抑鬱症患者會對第一批嚐試的藥物有極好的反應。對一開始沒有反應的人來說,第二種抗抑鬱藥物會起作用的機會約為55%,這使總體的反應率上升至80%。如果嚐試兩次後仍然沒有反應,也許會用第三種或者第四種甚至第五種藥物,看看哪一種藥物或者數種藥物的作用會有效。目前,國內外市場上共有約三十多種抗抑鬱藥,而且人們還在不斷開發新藥。希望不久之後,這些藥物當中的一種或者數種會對某些抑鬱症患者起作用。在不久的將來,治愈這一症狀的藥物最終肯定會出現。
3.《幽穀百合》中的愛情悲劇
電影《幽穀百合》是法國拍攝的,由馬塞爾導演,戴爾菲娜主演。影片以淒婉哀怒的愛情故事為題材,展示了女主角德莫爾索夫人抑鬱症形成的人生心路。
貴族青年菲利克斯從小在冷漠的家庭關係中長大,缺乏母愛。在第一次社交聚會上,他愛上了美麗優雅的德莫爾索夫人。機緣巧合,菲利克斯漸漸介入了德莫爾索夫人在鄉間的家庭生活。
德莫爾索夫人的家庭生活並不幸福。丈夫出身貴族,但在時事政變和流亡生活中受到創傷,身患疾病且脾氣暴躁無常;德莫爾索夫人默默支持丈夫經營家業,卻得不到他真正的理解和體貼。兩個孩子天生身體羸弱,終日需要照顧,她負擔著一切,努力做一個賢妻良母。
德莫爾索夫人開始時把菲利克斯當做孩子來關愛,又因為他能帶給丈夫不多的笑聲,菲利克斯得以在這個家庭經常來往。他目睹了德莫爾索夫人的處境,理解她的苦衷。兩人談起同樣不幸的童年家庭生活,感覺親如姐弟。菲利克斯逐漸成為德莫爾索夫人的知心朋友,他多次大膽熱烈地表達對她的愛慕之情以及忠貞不渝。夫人對他也日漸愛護和信任,但要求他像弟弟對姐姐、孩子對母親一樣愛她。
由於家庭帶來的心靈創傷,德莫爾索夫人在與菲利克斯的相處中也生出了愛慕之心,自己卻不敢麵對,隻能深埋心底。她悉心教誨菲利克斯如何立身處世、進入宮廷貴族圈,同時抑製自己的情感,心情非常憂鬱,苦於無人理解、無人可訴。
菲利克斯介入宮廷貴族圈之後,經不住美豔、大膽的貴婦杜德來夫人的引誘而與之同居。德莫爾索夫人知曉後極度痛苦和忌妒;但在表麵上,她卻表現得毫不在乎並勸菲利克斯好好去愛那個女人。德莫爾索夫人內心極度痛苦,再加上丈夫的精神折磨,她深深絕望,身患痼疾,抑鬱至極,心生死亡之念。
菲利克斯在德莫爾索夫人病危之時趕到葫蘆鍾堡。盡管神父極力阻止,但德莫爾索夫人堅持要求單獨見菲利克斯。在菲利克斯麵前,蒼白病弱的她像失去理智一樣表達自己的渴望,她渴望能夠健康起來,像杜德來夫人一樣追求愛情。彌留之際,她請求丈夫的諒解,然後交給菲利克斯一封信,並囑咐他在自己死後才能打開。
如果說德莫爾索夫人像幽穀中美麗的百合,那麼,這朵百合是在一個嚴酷淒涼的環境下頑強地盛開著。無疑,菲利克斯的介入改變了德莫爾索夫人的一生,這是一切問題的起源和外因;但家庭的不幸才是這個悲劇得以生存的土壤——真正的憂愁來自她傾盡全力去愛護的家人。浮躁蠻橫、反複無常的丈夫對她的精神折磨已使她疲憊不堪,而心愛的孩子又羸弱多病,這讓她更加憂愁。然而這份苦悶根本不能得到丈夫的體諒,又何談真正的感情和愛?這就決定了她的內心深深需要溫暖和熱情,一旦出現了就會倍加珍視;同時也意味著她的感情曆程中,根本沒有可以傾訴和理解的人。
如果說與菲利克斯的愛情讓她越來越自責,因而讓她更加強烈地隱藏和抑製自我,使得她日漸憂愁,那麼,一種新的恐懼與擔憂又把她推向了更深的抑鬱之中,不能自拔且無人理解、無可傾訴;即她因為要自己承擔所有的自責與恐懼而終日內心惶惶不安。
抑鬱變成致命的傷害,始於菲利克斯與貴婦杜德來夫人的同居。從菲利克斯的來信,從他來訪葫蘆鍾堡的次數,從各種傳言中,聰慧的德莫爾索夫人早已知曉一切。
她愛護他,熱心地幫他在貴族圈裏謀取地位,她也希望菲利克斯忠於自己,而自己就這樣帶著情感的秘密繼續生活下去。可是,她沒想到的是菲利克斯居然和一個拋家離子的英國婦人同居了。這樣的女人或許令她感到不可理喻、難以接受;可是,菲利克斯卻不抵其誘惑而墜入情網。她有著一個女人的情感,在這莫大的打擊之下,她終於抑製不住地忌妒起來,使得虛弱的身心更加雪上加霜。而菲利克斯在其麵前對兩個女人的評價之語,無形之中更加刺傷了她的心。
德莫爾索夫人在痛苦中絕望地寄希望於最終的逃避,心靈無望加速了身體健康的惡化,身染痼疾的她終於不治而去。
從電影的情節發展和人物的生活命運來看,德莫爾索夫人患的是一種慢性抑鬱症類型,叫“心境紊亂症”,一般受早年生活影響,或由創傷事件的刺激所造成。
雖然心境紊亂症的症狀從橫向來看並沒有嚴重抑鬱症嚴重,但是,數十年積重難返的惡劣心情會產生摧毀性的作用,會跟其他一些嚴重的病症一樣徹底破壞人的正常功能。事實上,患上心境紊亂症的人經常會出現總體的功能缺陷,還會有自殺的危險,這跟嚴重的抑鬱症患者是一樣的。但心境紊亂症相對常見一些,一般在約4%的人口當中發生。
心境紊亂症最大的問題是,它有可能持續許多年,甚至是一輩子,之後患者才明白這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病。心境紊亂症的特點是“打記事起我就這樣了”,所以它是一種隱性疾病。抑鬱、悲觀和精神不振看似“正常”,緩慢持續的末日感和悲觀心緒成為如此自然的一種影響。你是不是經常隻看到瓶子空著的一半,而不見裏麵有水的一半?你是不是經常在勝利的關口還抓住小缺點不放,吹毛求疵?你是不是經常隻看到一切事物錯誤的一麵,而忽略了正確的一麵?你會不會調低自己對事業的熱情,以便顧及自己抑鬱的心情?你的友誼以及愛情是不是因為你總當厄運的預報者而受到影響?這樣的問題如果讓你非常熟悉的人來問可能會好一些,也會使你得到一個更為客觀的總結。有效治療心境紊亂症的辦法是有的(見“本書第二部分”),驅除籠罩在你頭上的那塊烏雲,在任何時候都不算晚。
目前,對大多數患有心境紊亂症的人一般實施心理治療,這種辦法雖然對某些人有效,但對另外的許多人也許隻會得到一些理解,其病情卻沒有得到鬆緩,症狀也沒有能夠消除。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抗抑鬱藥在處理心境紊亂症時非常有幫助。
心理動力治療法的基本前提是,你患上抑鬱症,是因為存在無意識的心理衝突。某種重要關係的損失最容易觸發抑鬱症。例如電影《幽合百穀》中德莫爾索夫人的事例。雖然這種療法不能夠消除這種損失帶來的痛苦,但是,它有助於鼓勵患者合適地悲傷,並許諾對這一損失的心理意義有更完整的理解。另一種最常見的觸發器是自我價值的缺失,這經常是因為得不到別人欣賞的結果,或者是無法實現預期的結果。這樣的治療法會提供感情移入式的背景,讓人能夠合理地對待失望,並形成更為現實一些的期盼,從而讓病人有能力撫平自己的傷口。最後,抑鬱症還有可能來自自己過於自律的“超我”,就是良知的壓力,它有可能導致毀滅性的力量,以三種方式破壞人的自我價值觀。如果你將這種良知的壓力導向心理內部,會產生不適當的內疚感。當它向外發展的時候,會使你對別人苛求太多;當它向外投射到別人身上時,你會覺得別人對你苛求太多。心理動力治療法可以幫助你解開這些無意識的衝突,使它們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並使它們處於你有意識的控製之下。
人際心理療法關注這樣一個事實:抑鬱症經常由處理不好與家人、朋友、同事的關係而引起。這類心理治療法幫助你認同人際衝突與抑鬱症之間的關係,然後努力修正你的人際關係,使其產生的壓力較少,更有支持性。
在能有效治療抑鬱症的各種心理治療方法當中,到目前為止,研究最多的是認知療法。認知療法集中於糾正思維和感知當中的扭曲情形,因為這是支撐和強化抑鬱症情緒的關鍵。患有抑鬱症的病人花費很多時間去思考一些關於自己和周圍世界的陰沉的章節,對未來也是這麼看。他們的腦子裏奔騰著所謂的“自動消極思維”的洪水,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應受指責,令人討厭,心思沉重,末日來臨。在抑鬱症的影響下,思維慢慢發生消極的扭曲,一切事件,一切評論,一切感覺都是自己一無是處的明證。例如,一切不好的事情的發生都是自己的過錯,這是個人缺陷的表征,也說明對自己來說沒有任何事情會做好。另一方麵,如果發生了一些積極的事情,你會立刻認為這純粹是運氣,隻限於此時此刻,以後再也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了。
認知療法的目標是要讓你在思維上轉身大跨一步,以便獲得更為全麵的視野。患者應該認識到自己的自動消極思維,也就是正確認識作為抑鬱症的副產品而出現的扭曲。一旦確認這種“胡思亂想”後,接下來的一步就是要用更為理性的思考辦法來替代原來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