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收捕黃鱔
人工養殖黃鱔,越冬前(11月左右)要進行收捕清塘。收捕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是放竹製鱔籠(入口有倒竹刺、黃鱔易入難出)若幹,內放豬肝、蝦、蚯蚓等作誘餌,置塘四周或底部,夜置晨取,約可收捕池中80%以上的黃鱔。
二是用2~4平方米的網片置於水中,網片正中置黃鱔喜食的餌料,隨後蓋上蘆席或草包沉入水底,約15分鍾後,將四角迅速提起,掀開蘆席或草包,便可收捕大量黃鱔,起捕率可高達90%左右。
三是幹池挖捕,越冬前,趁黃鱔大多還潛伏在泥土表層時,可將塘水排幹,翻泥捕鱔。挖捕黃鱔一般在越冬前11月的晴天進行為好。
(二)選留親鱔
留作繁殖用的雌雄親鱔至少要在1冬齡以上,且體質健壯無病傷,活動迅速,體色鮮豔。雌親鱔體長20~30厘米,雄親鱔體長約40厘米。雌雄選留比例以2.1為宜。翌年3~4月可對選留的親鱔進行強化精喂,使可產卵繁殖。
(三)留足鱔種
收捕黃鱔時,除銷售一部分增收外,還要根據來年生產的規模留足小黃鱔作苗種。一般每平方米池塘要準備規格25克左右的小黃鱔5~6千克,留到來年飼養。鱔種應選擇背呈金黃色或略呈棕黃色、健康無病傷的小黃鱔。
(四)越冬方法及管理
當年11月至次年2月是黃鱔的越冬期,須對黃鱔嚴加保護,使其順利越冬。黃鱔越冬方法主要有2種。
1.帶水越冬
將黃鱔池保留一定水位,以保證池底不結冰。黃鱔可潛入池底土洞穴深處越冬。若氣溫較高,黃鱔白天還可出洞呼吸或捕食。
2.排水越冬
將池水排幹,保持池內土壤濕潤。為防冰凍,可在池麵上蓋一層稻草、草包等保暖防凍。此法可適用於春節前後要進行收捕的黃鱔池。
黃鱔的越冬管理要求有三點:即草中無鼠,泥麵無水,坑中有水。
(1)草中無鼠黃鱔池的泥土上常覆蓋一層稻草或草包保溫,而寒冷的冬季,不少動物喜歡以草為巢,如鼠、貓、黃鼠狼等。這類動物嗅覺極為敏銳,隻要一旦選中以黃鱔池為巢就免不了挖鱔為食。為防止這些敵害,可在黃鱔池上覆蓋細網或遮陽網等,使其安全越冬。
(2)泥麵無水一般隻要池麵稻草無結冰狀況,泥麵就不會結冰。如果一旦泥麵結冰,由於凍土隔絕了黃鱔池載體與空間的氣體交換作用,導致黃鱔缺氧而蘇醒,並出現騷動不安,甚至向上竄動,增加了耗氧量,最後窒息而亡。為解決該問題,一方麵要及時破冰通氧,另一方麵須進一步除去泥麵積水,在池麵上加蓋一層稻草,保溫防凍。
(3)坑中有水是指鱔池的進水緩衝坑保持有一定的水位。黃鱔越冬是靠皮膚滲透孔和側線孔及泄殖孔進行微呼吸運動的,這一呼吸作用是靠黃鱔體內體液和體外黏液作載體進行交換來完成的。黏液離不開水,但對水的需要量不是很大,隻要載體的含水率達60%即可滿足黃鱔這一需要。
有的養殖戶采用深水越冬法,就不存在上述問題。但是一定要注意池中水深不能低於50厘米,另外,水麵上可放些水草、浮萍等,結冰時要敲開冰層透氣,這樣,既能保持池底溫度,又能保證池水含有一定的溶氧量,以達到理想的越冬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