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黃鱔的暫養與運輸(2 / 2)

所謂幹運是指運輸時鱔在容器中不加水,但要保持濕潤。若在24小時內可到達目的地,則可采用篾簍藤筐或有篩孔的塑料筐貯運,盛裝量為全容積的1/2,裝後上麵蓋上一層水草即可。若遇炎熱天氣,則可在容器上放一大冰塊,以保濕降溫。

(3)尼龍袋充氧運輸

每袋裝10~15千克,加水淹沒鱔體,充氧後緊紮袋口運輸。一般多因黃鱔數量少,才采用此法進行空運。

(4)船運

如果黃鱔數量較多,運輸途中時間在24小時內,又有水路通航時,則可直接用機帆船船艙裝運。黃鱔和水的比例為1.1,即1千克黃鱔1千克水。這種裝運方法,不但運費低,而且成活率高,可達95%以上。用船艙運鱔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盛裝鱔魚(包括水)的重量不能超過實際載重量的70%。船底要平坦,船邊要高,最好有艙蓋。另備能插入艙底的篾筒一個,筒徑以便於換水操作為宜。二是凡運過柴油、桐油、茶油及其他油類的船或當年上過桐油的船,均不能載運黃鱔。凡運過石灰、食鹽、煙葉、化肥、農藥等有毒或有刺激性物質的船隻,必須徹底清洗幹淨,否則不能裝運。

三是艙內四周設置一圈扶手,以便於專人抄攪黃鱔。抄攪時可赤腳進行,但要防止腳趾甲劃傷鱔體。四是裝黃鱔時水中投放一些可漂浮的水草,以支撐鱔體。如發現鱔頭部下垂,口吐白沫,就要及時換水。最好有一小水泵,插入篾筒中抽水,進水時要注意航道水源有無汙染,汙水不能入艙。

如運輸距離較遠,則可用運活魚的活水船裝運。裝運容器一般為用薄鋼板、白鐵皮或玻璃鋼製作的長方形箱。

2.種苗的運輸

種苗運輸基本與商品鱔的運輸原則和方法相同,其不同點如下。

(1)裝容量

裝容量一般減少1/3~1/2。

(2)投藥

要求水體中隻可投放增氧劑和硫酸銅溶液,不可施用抗生素及興奮劑。

(3)換水

要求換水溫度的溫差要嚴格控製,最高不可超過-3°。如果超過這一溫差,則隻許每次更換1/4~1/3的水。

(4)攪拌

要求攪拌時,要求動作特別輕、慢。

(5)運輸工具

同上如果作隨身攜帶,則可采用木桶、塑料桶等。

(6)帶泥運輸

帶泥運輸更安全,一方麵由於泥巴支撐鱔體,減少黃鱔體力消耗,另一方麵池泥對水體惡化的緩衝能力強。另外,泥中也可加入增氧劑、硫酸銅等,使其緩衝作用更強,安全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