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具體政策篇(五)(3 / 3)

(三)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增長方式的轉變為環保產業發展創造了難得的機遇。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一方麵對一批技術含量低、資源消耗大、環境汙染重、經濟效益低的產業進行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和提升,為環保裝備製造業的發展和環保技術成果轉化帶來了機遇,另一方麵,一大批高能耗、重汙染企業和產品的淘汰退出,以及部分產能過剩企業瞄準政策導向和市場需求,轉而從事環保產業或生產環保產品,為環保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引擎。

(四)目前,環保產業從業單位眾多,但有影響的大企業、大集團較少;產業結構以工程設計施工、綜合利用和谘詢服務業為主,裝備製造業較為薄弱;環保產品以相似度高的一般性產品為主,技術含量高的拳頭產品少;技術以引進消化為主,自主研發技術少;從業人員整體素質較低,技術研發人員缺乏,研發投入嚴重不足;環保市場不夠成熟和規範,環保產業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將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湖南省環保產業必須抓住機遇,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

三、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麵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和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的宏偉目標,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科技創新為先導,以體製創新為動力,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大力培育環保產業市場,加快製定優惠扶持政策,建立和完善環保產業行業規範和標準體係,建立健全社會化、多元化環保投融資機製,推進環境汙染治理市場化進程,逐步形成技術先進、市場競爭力強、結構及布局合理的環保產業體係。

(二)基本原則

1、發揮優勢。堅持以市場為導向,著力提升環保裝備製造水平和資源綜合利用效率。

2、形成特色。堅持大基地、大集團、大品牌戰略,扶持一批環保產業園區,壯大一批優勢企業,培育一批名牌產品,提高市場占有率。

3、創新引領。堅持自主創新與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相結合,提高創新能力和研發水平。

4、產業跨越。堅持高起點推進,跨越式發展,防止低水平重複建設。

(三)主要目標

總體目標:到2015年,環保產業年產值達到1600億元(不包括潔淨產品產值),年均增長率在20%以上。其中環保裝備產品年產值過600億元,年均增長率38%以上;資源綜合利用年產值過850億元,年均增長率16%以上;環境保護服務年產值過150億元,年均增長率29%以上。

具體目標:到2015年,重點發展6個產業集聚度高、輻射作用強的環保產業園區,其中,3個園區年產值過200億元,3個園區年產值過100億元;形成5家年產值過50億元、在行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15家年產值過10億元的骨幹企業,25家年產值過億元、具有一定競爭力的企業;培育20個年產值過億元、30個年產值過5000萬元的拳頭產品。

(四)主要任務

1、大力發展環保裝備(產品)製造業。把環保裝備製造業作為全省環保產業做大做強的基礎,重點發展性能先進、經濟高效的大氣汙染控製設備、水汙染控製設備、固體廢物收運處理處置設備、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設備、噪聲振動控製設備、環境監測儀器與自動監測設備、清潔生產裝備、節能和可再生能源裝備、節水裝備、汙染事故應急處理裝備、各種環境保護專用材料等。

水汙染防治。重點發展城市汙水處理及再生利用技術與設備,工業廢水、農業汙水處理及循環利用工藝技術與設備,節水技術與裝備,提高產品化、係列化和成套化水平;開發新型高效膜分離技術與設備、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技術與設備、生活汙水除磷脫氮處理以及在線監測技術與設備。

空氣汙染防治。優先發展各類廢氣淨化裝置,重點發展煙氣脫硫脫硝技術與裝備、大型火電機組配套袋式除塵器、機動車尾氣汙染防治技術(以汽車尾氣淨化裝置及汽車燃料替代產品為主)、餐飲油煙廢氣治理設備、工業窯爐和中小鍋爐脫硫除塵技術與設備。

固體廢棄物處理。主要發展城市垃圾、汙水處理後汙泥、河道淤泥、石煤、廢金屬、廢輪胎等固體廢棄物收運處理和綜合利用的技術與裝備,危險廢物安全收集、存貯和區域性集中處理設備,有毒物質高溫安全焚燒技術與設備。

監測儀器與自動控製。重點發展城市汙水處理廠計算機集散控製係統、汙染源自動連續監控係統以及汙染物自動測試設備、環境質量自動監測係統、汙染事故應急監測儀器及便攜式現場快速直讀型測量儀,提高現有產品檔次和水平,提高可靠性和精確度。

清潔生產。重點發展資源、能源利用率高和汙染物產生量少的工藝、技術與設備,替代物耗、能耗高和汙染物產生量大的落後工藝、技術與設備;大力發展冶金、化工、輕工、紡織、建材、有色、電力、煤炭等重點行業的清潔生產技術與裝備;重點支持符合《國家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技術導向目錄》中的技術和項目。

噪聲控製技術與裝備。重點發展交通隔聲裝置、建築用隔聲窗(牆)、車輛與工業設備減振與消聲裝置。

節能和可再生能源技術與裝備(產品)。重點發展節能變壓器、高效電動機、高壓大功率變頻調速技術和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循環流化床等技術與裝備(產品)。

節水技術與設備。重點發展火力發電、紡織、石油化工、造紙、冶金等高耗水行業的節水工藝技術和設備,主要包括電力行業高濃度輸灰工藝,幹除灰、幹排渣工藝技術和設備;紡織行業高效印染洗滌工藝,無水及節水型印染工藝技術和設備;石油化工行業煉化汙水處理回用;造紙行業製漿洗滌係統閉路循環工藝,白水(中水)回收利用工藝,堿回收等技術和設備;冶金行業幹熄焦工藝,空氣冷卻工藝技術和設備。發展城市汙水綜合回用技術和設備,各種節水器具。積極推廣農業節水和農用水回用技術,研究開發噴灌、滴灌和滴灌施肥等技術及設備。

生態環境保護技術與設備。重點發展水土保持、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汙染治理技術和裝備,研發受環境汙染地區的環境綜合治理及生態修複技術,積極發展節水農業、生態農業、植樹種草和園林綠化等方麵的技術及裝備。

2、大力發展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突出抓好工業“三廢”綜合利用,積極發展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渣、廢礦物油的綜合回收利用,稀貴金屬(白銀、鉍、硒、碲、鉑、鈀、銠等)的再生利用,報廢汽車、電子廢物、廢舊電池的回收利用,廢塑料、廢舊輪胎及農業廢棄物的回收綜合利用等;開展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綜合利用以及餐飲垃圾處理和綜合利用等,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3、大力發展環境服務業。健全完善環境服務體係,重點發展環保技術、管理和信息服務。環境汙染治理工程承包服務、環保設施運營服務,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監測、清潔生產審核、環境投資及風險評估等谘詢服務;鼓勵發展包括融資、設計、施工、設備安裝、調試和運營等環境工程總承包服務。積極推進信息服務的市場化進程,建立環境保護應用技術研究、生產技術開發、市場開發和谘詢服務等配套齊全的環境保護產業技術體係。

4、大力發展潔淨產品製造業。鼓勵發展低排放汽車發動機、低NOX排放燃燒器、無磷洗滌劑、水性塗料、低VOC釋放家具與板材等中國環境標誌認證產品;重點研發清潔能源和氯氟烴替代產品及各種低排放、低毒、低公害的環境友好產品。

四、發展舉措

(一)建設一批環保產業重點園區(基地)。

發揮環保裝備製造優勢,重點建設環保產業單位入園數量較多的湖南環保科技產業園、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株洲國際環保產業園。湖南環保科技產業園重點發展水處理設備研發、製造和環保產品銷售、運營服務產業,建立環保科技孵化器與環保產業信息檢索中心,為中小環保企業提供租賃標準廠房,發展成為集環保裝備製造、信息服務、技術研發、產業投資、產品交易為一體的專業園區。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重點發展廢氣處理、監測儀器等製造業和潔淨產品。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重點發展低排放汽車、空氣淨化、消毒設備製造業以及電子、電器廢棄物與再生油資源化產業。株洲國際環保產業園重點加強與國際知名環保企業交流合作,形成包括大氣、汙水、固體廢棄物、噪聲等汙染控製設備和資源綜合利用設備等門類齊全的產品體係。

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做強做大株洲清水塘循環經濟工業區、汨羅再生資源高效利用特色產業園、永興稀貴金屬再生利用特色產業園,提升園區企業技術水平。株洲清水塘循環經濟工業區重點圍繞園區企業廢物就地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汙染物排放,發展成為國家重化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的示範基地。汨羅再生資源高效利用特色產業園要成為集再生資源加工、交易、物流、信息於一體的再生資源集散地。永興稀貴金屬再生利用特色產業園要成為全國有色金屬廢渣處理利用基地。規劃新建5個專業基地,即湖南有色工業固廢處理處置資源化工程中心、湖南城市垃圾處理處置資源化工程技術中心、湖南電子電器廢棄物處理處置資源化工程中心、湖南報廢汽車回收和資源化工程中心、湖南風電產業基地。

(二)扶持一批環保骨幹企業。

裝備製造業。依托永清環保集團、凱天環保科技公司、威靈頓膜技術公司、麓南脫硫除塵設備公司、九方科技公司、威保特環保科技公司、人人康公司、萬容科技公司等企業,著力發展脫硫脫硝、工藝廢氣處理、空氣淨化、廢水處理、固廢處理及資源化、噪聲治理等設備製造,提高製造水平,增強配套能力;依托力合科技公司、華時捷科技公司等企業,發展氣、水在線監測儀器產品,提高自主研發能力;依托中聯重科等企業,發展垃圾清掃壓縮、清汙挖泥等產品,提高規模化、自動化水平;依托湘電風能公司等企業大力發展風電與節能係列產品;依托杉杉公司、三潤公司等企業,著力研發環保新材料。

資源綜合利用。依托株洲清水塘、汨羅和永興三個循環經濟工業示範園內企業和湖南有色控股集團公司所屬生產企業,加大有色金屬采、選、冶廢物綜合利用力度,延伸產業鏈條,提升利用和精加工水平,大幅削減廢物排放;依托浩博生物科技公司、古杉生物能源公司等企業,加快發展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環境服務業。依托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發展環境科研、規劃、谘詢和工程設計,提升環境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服務的水平;依托九方科技公司、湘牛環保公司、中南水電院、中冶長天等單位,發展環保設計、施工服務,拓寬服務範圍,提高跨省跨行業競爭能力;依托裕德科技公司、力合科技公司、華時捷科技公司、湖南首創公司、世紀天源公司等企業,發展汙染治理設施、在線監控設施第三方運營服務,擴大覆蓋麵,提高環保設施營運效益;依托省環境監測中心站等專業環境監測機構與檢測平台,發揮人才、技術、裝備優勢,擴展為企業、為社會服務領域。

(三)打造一批環保名牌產品。

做大做強已有名牌產品,提高市場占有率。重點發展整體廠房煙塵及有毒有害氣體治理成套設備、真空皮帶機和煙氣擋板門,電廠鋼廠煙氣治理成套設備、帶式濃縮脫水一體機和離心脫水機、集中空調通風係統清洗消毒機器人成套設備、高效脫硫除塵成套設備,電子、電器處理及資源回收自動化生產線、燒結機脫硫成套設備,大氣、水質在線自動監測儀,大型車載式自動監測站,無機膜,高效消聲器,低排放汽車,風電設備等。積極開發具有市場潛力的名牌產品。重點發展鍋爐脫硫脫硝成套設備,煙氣脫氮技術與裝備,垃圾除臭設備,室內空氣淨化設備,滲濾液處理設備,汙泥幹化及焚燒成套設備,城市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技術與設備,裝配式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汙(廢)水資源化技術與裝備,造紙廢水處理成套技術及設備集成、車載式移動垃圾滲濾液處理裝置,危險廢物(含醫療廢物)處理處置成套技術與設備,反滲透膜,道路交通隔聲設計與隔聲屏障,高精度、高可靠性傳感器等。

(四)啟動一批環保科研項目。

一是抓緊實施一批已經立項的科研項目。重點是湘江流域重金屬汙染控製關鍵技術研究,“兩型社會”建設生態補償機製研究,富營養化湖泊水體和農業麵源汙染水體防治修複研究,大中型畜禽養殖場糞便資源綜合開發與利用研究,典型鄉鎮飲用水源地基礎環境調查等。二是篩選啟動一批應用前景廣闊、有初步計劃的科研項目。重點是小城鎮生活汙水處理技術及示範,中小城鎮生活垃圾綜合利用技術研究,釩冶煉“三廢”處理利用技術研究,煙氣脫硝關鍵技術研發,餘熱餘能發電研究,造紙廢水深度處理技術研究,通風係統汙染物控製技術研究,選礦磷渣綜合利用,燃煤鍋爐及工業爐窯煙氣脫硫脫硝一體化技術與裝備研發,生物毒性監測係統研發,城鎮生活汙水人工濕地技術集成與示範,農村豬場廢水組合人工濕地技術集成與示範,高氨氮廢水處理、重金屬廢水處理一體化設備研發,餘氯在線監測儀,厭氧好氧生物反應器,工業固廢物生產保溫建築材料研製,錳渣利用研究,複雜多金屬廢料的提煉和分離研究,鋼鐵行業冷軋廢水處理陶瓷膜管再生技術研究等。三是積極開展具有戰略性、前瞻性的環保基礎項目研究。重點是汙染土壤修複,尾砂庫生態植被、礦山植被恢複技術,汙染區/河流水域生態修複技術,清潔發展(CDM)與低碳排放技術,含重金屬廢渣無害化治理,重金屬超富集植物品種選育—快繁—栽培技術,畜禽養殖汙染治理技術,農業麵源汙染防治,高濃度有機廢水治理,生物質能發電,環保新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