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健康才是事業的根本(1 / 2)

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沒有了健康,也就沒有了一切。

利奧·羅斯頓是美國最胖的好萊塢明星,他腰圍6.2英尺,體重385磅。1936年在英國演出時,利奧·羅斯頓因為心肌衰竭被送進湯普森醫院。搶救人員用了最好的藥,動用了最好的醫療設備和醫生護士,最後還是沒有挽救他的性命。

臨終前,利奧·羅斯頓喃喃自語:“你有很多財富,也有名氣。你的身軀很龐大,但是你的生命需要的隻不過是一顆小小的心髒!”

這句話,深深地觸動了在場的人們。為了表達對利奧·羅斯頓的敬意,哈登院長把利奧·羅斯頓的遺言刻在了醫院的大樓上。

隨著社會變革與激烈競爭,各種矛盾、利益衝突,超常的壓力帶來的身體緊張狀態,個人要求過高帶來的心理壓力,無節製地享受物質生活,生活無規律,熬夜、吸煙、酗酒、缺少運動、戶外活動少等不良的生活方式,飲食不均衡帶來的“營養代謝紊亂”加劇,自然環境遭到嚴重破壞、人的生活環境受到汙染、生存條件惡化……這一切,使現代人尤其是白領階層麵臨著亞健康的威脅。

健康並不是一切,但沒有了健康,也就沒有了一切。在追求人生的目標時,許多人都希望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許多人都是在失去健康,病痛纏身之後,才知道健康是多麼的可貴。王均瑤、陳逸飛、孫德棣、高秀敏、傅彪……這一長串名單上的每一個人,都在四五十歲的黃金年華早早離去。當前,亞健康已經是職場的普遍現象,過勞死已經屢見不鮮。健康問題再一次成為職場中的焦點。

誠然,勤勉工作是種美德,但不應以身體作為代價。現在很多很多人為了盡快獲得職業的發展,經常超長時間工作,甚至還經常熬夜,將工作視為生命而置自己的健康於不顧,號稱職場拚命三郎。工作當然重要,但是健康是人最基本的資本,我們也不能忽視,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沒有了健康,事業也無從談起。

據統計,美國的百萬富翁中有百分之二十是猶太人,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經濟學家中,有百分之二十是猶太人,因而曆來猶太人被公認為最會賺錢的民族,被譽為“世界第一商人”。然而,猶太人並不以賺錢為人生目的,他們的回答倒很幹脆——人生的目的就在於熱情地享受生活。

猶太人活著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享受和“吃”。說到吃,不能不讚歎猶太人的健康教育。他們珍惜生命,保護自然。猶太人為使最神聖的耶路撒冷清潔、美麗,實行十個特殊的規定。其中包括:在城裏不得堆糞堆;不得建磚窯;除了早期先知們留下來的玫瑰園以外,不得耕種其他花園或果園;不得養雞;死人不能在城裏過夜。

此外,猶太人特別注重衛生,保持身體的清潔被稱之為一種宗教責任。看來,禽流感、非典很難在猶太人居住的地區出現。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猶太人把飲食的節製,作為健康體格的先決條件。猶太人的“飲食基本法”是:吃(胃的容量)三分之一,喝三分之一,留下三分之一的空。這其實頗有科學根據,吃得太飽,非長壽之道。猶太人在旅行時,往往會減少飯量。旅行的人吃的飯不應超過在荒年正常的飯量,猶太人認為這可以避免腸胃不適。另外,猶太人最推崇的有益食品是魚、雞蛋、棗和蜂蜜,這在醫學上是營養豐富的養生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