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大的人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大環境下獲得成功的機遇往往比平常人多得多。細心是理性之標牌。隻有時刻提醒自己,才會加倍小心,才會少走彎路,到達“目的地”。大膽和心細親如兩個相愛的人,關係如膠似膝,隻有兼顧兩者,才會在生存的競技場上迸發出威力無比的力量來。
1.敢說話必然機會多該說話時敢說話是膽子大的表現。
機遇來臨時,是最需要表現自我的時候,敢說話會助你一臂之力。現在,幾乎所有的單位在錄用新人時都有麵試一項程序。麵試的內容非常廣泛,但說到底敢說話是最為重要的,得體而不俗的談話不僅映射出一個人的思想素質,而且還會彌補你的某些不足,從而在眾人之中脫穎而出。有些時候,麵試的成功決定了你一生的命運,成為事業的轉折點。許多人就是憑著其出色的麵試表現,擊敗對手的。
當今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商業的社會,不必花費太多的心思定義它的性質特點,評價它的優劣曲直,你就盡快地投入和適應它吧。一位年輕的學生講了他自己的親身體會:
作為學生,他最害怕的是課堂上回答問題,而且他發現周圍的同學也和他一樣。每次上課的時候,當教授提問時,他們總是習慣把頭低下去,生怕教授的眼光掃到自己。
一次外語課上,一位來自商業銀行的專家做講演。做講演的人總是希望有人配合。於是專家問教室內有多少學經濟的同學,可是沒有一個人響應。但他知道,他們當中很多人包括他自己都是學習經濟的,可是出於怕被提問的原因,大家都沉默著。專家苦笑了一下,說,我先暫停一下,講個故事給你們聽。
“我剛到美國讀書的時候,在大學裏經常有講座,每次都是請華爾街或跨國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來演講。每次開講前,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我周圍的同學總是拿一張硬紙,中間對折一下,用極其耀眼的顏色筆大大地用粗體寫上自己的名字,然後放在座位上。於是當講演者需要聽者響應時,他就可以直接看名字叫人。
“我不解,便問前麵的同學。他笑著告訴我,講演的人都是一流的人物,他們就意味著機會。當你的回答令他滿意或者吃驚時,很有可能就暗示著他會給你提供更多的機會。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事實也如此,我確實看到我周圍的幾個同學因為出色的見解得以到一流的公司供職。這件事對我影響很大,機會不會自動找到你,你必須不斷地給自己製造機遇,吸引別人的關注才有可能尋找到機會。我發現中國學生在這方麵實在是不能令人滿意,他們太過含蓄或者說是怯懦,他們不習慣讓別人看到自己,或許這樣你會過得很輕鬆,但是你絕不會得到更大的成功。我想你們中的每個人都會有淩雲壯誌,但是你的第一步必須是找到賞識你的人,這對沉默的人是非常困難的。”
專家的話結束後,有人笑了,有人不屑一顧。但是他明顯看到有更多的同學舉起了手或做一些暗示:我可以回答。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種有限的存在,都隻是茫茫人海中之一粟,有很多事情是我們所無法決定的,我們無法選擇我們的出身、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環境、我們的領導、我們的同事,我們也不知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會有人幫助我們或阻礙我們,但是有一點我們可以做主可以選擇的,那就是我們對生活的態度,我們可以不斷地奮進努力提高自己。因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這些,有這些也就足矣!成功之路千萬條,最根本的就是這一條、這一點。除了你自己誰也不能代替你拯救你,同樣,除了你自己誰也不能打垮你戰勝你,命運的真正主人就是你自己。外因固然不能否認不能放棄,但外因也隻有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一個十分重視內因的人是不會放過任何有利因素的,反之,對自己都沒有信心,自己也沒有什麼才能,機會再多又有什麼用處呢?能怨天尤人、自怨自艾嗎?人生中,最大之忌就是自己的怯懦無能,這也是古今中外無數事實證明了的真理!
放大你的膽子,大聲說出你的想法,勇敢地表現你的優秀——機會就在其中。
2.心細如發才能做成他人做不到的事
與膽子大相對應,心思細密也是成事的必備要素。
我們都知道唐朝大詩人杜牧,他在31歲時供職於淮南節度使牛僧孺的幕下,擔任掌書記一職。節度使是一個大區的最高軍事行政長官,又稱藩鎮,掌書記相當於秘書長,其地位相當重要,公務自然也十分繁忙。
揚州地處運河與長江交彙之處,水陸交通十分發達,國內外商賈雲集,百貨充斥,人口眾多,市井縱橫,是唐代第一繁華的商業大都市,也是追逐聲色的佳地。每到夜晚,長街鬧市,大道通衢,紅燈星列,豔幟高揚,酒肆人出人進,歌樓聲起舞落,恍若人間仙境。杜牧是個文人,風流倜儻,在公務之外,惟以飲宴遊樂為好,每晚換了便服,出入於歌樓舞榭,殆無虛日。好在唐代社會開放,誰也不怎麼計較這些小節。尤其難得的是,杜牧的頂頭上司牛僧孺,十分照顧這個才華橫溢的下級,擔心他在那種五方雜處、人員混雜的地方,個人安全方麵會發生點兒什麼意外,便派了30名士卒,也身著便服,跟隨杜牧,暗中保護他,而杜牧自始至終也不知道這件事,還以為他的眠花宿柳之事,無人知曉。幾年以後,他調往長安出任監察禦史,牛僧孺為他餞行,席上,牛僧孺告誡說:“足下氣概豪邁,前程自然十分遠大,我隻擔心你在感情方麵不夠節製,可能會影響你身體的健康。”杜回答說:“我生活十分檢點,不至於讓大人多慮。”牛僧孺笑了笑,也不說什麼,立即讓侍女取出一個小書匣,當麵打開,裏麵全是巡邏街道士卒的密報,有上百份,記的都是:“某晚,杜書記至某家,無恙。”“某晚,杜書記至某家赴宴。”杜牧不禁大為慚愧,對牛僧孺感激不已。
但是如果因此將杜牧僅僅看成是一個不知檢點的無行文人,就大錯特錯了。他出身於名門望族,他的遠祖杜預,是西晉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又是研究《左傳》的專家,人稱“杜武庫”;其祖父杜佑,官至宰相,不僅政績卓異,在學術上也卓有建樹,他所撰寫的《通典》,是中國典章製度史的名著,為後世治史者所必讀。杜牧繼承了家族的傳統,他自幼關心國家大事,好言兵法。他生活在一個多難的時代,帝王軟弱,大臣紛爭,宦官專權,藩鎮跋扈。他每每對國事痛心疾首,就在他在揚州追逐風月的同時,他還寫了一篇論藩鎮的危害及應對之策的政論文《罪言》,他在文章的開頭便說:“國家大事,牧不當官,言之實有罪,故作《罪言》。”他對時局的分析,鞭辟入裏,當時人們就認為他有“王佐之才”。雖然由於主客觀種種條件的限製,杜牧在政治上沒有更大的作為,但他在文學上的貢獻卻是不可磨滅的。如果當時牛僧孺因杜牧的不檢點而對他痛加抑製,也許,我們今天就不會有這位可愛的詩人了。
其實,這裏最難得的還是牛僧孺關心杜牧的那一份細心,有這份細心才有照顧的悉心,才讓一位曠世詩才在無微不至的關照中發出異彩。就牛僧孺個人來說,也正是這份細心成就了他愛才、護才的美名。可以說,沒有膽大的素質,牛氏不可能成為一方統帥,而沒有心細的素質,他也不可能在環境複雜的“領導崗位”上有所建樹。
在世界上,讓人滿意可以說是一件最難的事。中國的父母,那麼全心全意地為自己的孩子服務,又有多少孩子為此感到滿意呢?因此,把服務搞好,不但功夫要下到“家”,而且要下到一些細微處。沃爾瑪的創始人山姆·沃爾頓在這方麵稱得上一個典範人物。
沃爾瑪的基本經營思想隻有兩句話:“低價銷售、保證滿意”。山姆·沃爾頓說,他在第一家沃爾瑪商店標牌上寫下的“保證滿意”,是“一個最重要的詞”,“它們造就了所有的這一切變化”。
“保證滿意”包括“低價銷售”等很多內容,其中有兩個有趣但也值得人們認真思考的細節。
一個細節是:山姆教導員工說:“當顧客走到距離你10英尺的範圍內時,你要溫和地看著顧客的眼睛,鼓勵他向你谘詢和求助。”這一條被概括為“10英尺態度”,成為沃爾瑪的員工準則。
另一個細節也是山姆的一句名言:“請對顧客露出你的八顆牙。”在山姆看來,隻有微笑到露出八顆牙的程度,才稱得上是合格的“微笑服務”。
這兩個細節顯然是山姆經過反複試驗後總結出來的經驗,特別是露出八顆牙,不一定適合於每個地區和每一個人,但這種認真的態度和講究準確性的科學精神則是具有普遍意義的。
正是由於沃爾瑪的創始人對服務質量如此重視,不忽略小節,注重細微處,才使沃爾瑪建立了一係列很有影響的企業文化。
做任何事情時如果都能發揮“八顆牙微笑”似的細心精神,還有什麼做不好的呢?
3.要細心地關注他人的意圖
很多人的成功是由在細微處下功夫得到的。在表述你的意見或計劃前,或是趁對方沒有說出之前,或是在對方尚未自覺感到需要之前,就預先設法迎合他,設身處地去預測別人的情況,然後想出滿足他們的好方法,這是做事的至妙一招。
約翰·華納23歲時,在費城第六街與菜市街交接處開了一家商店,這是他有生以來開的第一家店。大家都認為在幾個月之內,這家店一定會破產倒閉的。
他從14歲給別人送報起,就開始積攢錢財。但他的積蓄隻夠和他的合夥人購辦店內擺設的商品。所以,在一般人看來,約翰·華納的資金實在是有點兒少,更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正趕上國家經濟蕭條又麵臨內亂。
然而,不可思議的是,他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現在,我們都知道華納已成為美國著名商人之一。那麼,他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在大家普遍不看好的經濟低穀中,能取得驚人的成就呢?
據說,開業之初,他就拋棄了過去那種不足為奇的商業手段,而運用了一種使人備感新穎的商業方法。之後,他發明了一種又一種全新的商業方案,幾乎每次革新都受到攻擊,然而,他最終引領了當時的整個營業製度。
其實,他的方法很簡單:他隻是一直盡力從細節處去尋找使顧客滿意的新方法。他永遠地懷有一份心思,那就是不斷地研究顧客們的心理。
研究顧客心理,這是華納成功經營的策略。即使到如今,他的商店已擴展到像一座百貨迷宮了,我們仍舊可以發現:他每天總要抽出一段時間在自己的百貨店裏巡視一番,他甚至還親自去接待一些顧客,整理一些貨物,傾聽人們對他的商店的意見和建議。和約翰·華納一樣,地產富豪查爾斯·巴諾也費盡心思去揣測別人的需要。
紐約的巴諾博士和他的兄弟最初隻有不到4000美元的資本,但經過一番拚搏之後,他終於成了地產巨商。他成功的秘密可以說,大部分都要歸功於他不厭其煩地聽取人們對於廳堂、門窗及房屋朝向等等瑣碎問題的意見,正是在這些意見的啟發之下,他對舊式套間狹長的客廳和黯淡的起居室進行改造,設計並構建了一座美觀、實用的現代公寓。現代公寓不僅設備先進齊全,而且居住起來十分舒服方便。他終於建成一所打破一切華麗與昂貴紀錄的大公寓,就是紐約著名的派克路270號的那座房子。巴諾自然也從該項目中收益頗多。
從那一次冒險開始,巴諾博士就想出了一個策略:他自己去租住自己的公寓,以便由此了解顧客們的真正需要。他也像華納一樣,首先去研究顧客的需要。這樣,他就能夠處處趕在他的顧客前頭——在他們感覺到有什麼需要之前,他就已經把方便提供給他們了。
有了這份細心,有了這種對他人意圖的傾心關注,怎麼可能不被顧客所接受呢?
當愛德華·伊文思在36歲那年完全失敗了之後,他不僅傾家蕩產,還負了1.6萬美元的債務。但隨後他卻很快去找了一個推銷員的職業,每天隻拿幾美元的薪水。後來在幾個月之內,他就奠定了一個6000萬美元的汽車工業的營業基礎,很快地變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大資本家。當時,他所負責銷售的貨物是一種運載汽車用的木板。在做了一段時間的推銷員之後,他積攢了一些資金。不久,他決定以他的這些資金做本錢創業,於是便去研究別人究竟需要些什麼。
他高興地發現:汽車製造商似乎真的需要這種木板,但是他們關於運載汽車的整個問題究竟是怎樣解決的?他們究竟需要些什麼尚未發明出來的更實用的東西呢?
於是伊文思去租賃了幾輛卡車,買了幾部舊汽車和一些運載設備所需零件的樣品,還有各種不同的木材樣品,然後他借來了許多器械。以後的好幾個星期裏,他整日忙個不停,裝了又拆,拆了又裝,開著破舊的汽車一遍又一遍地做實驗,在路上壓出了數不清的胎跡,甚至一再發生撞車事故。
最後,試驗終於成功了。他不但發明了一種較好的木板,而且發明了一種使汽車能更安全、更廉價、更快捷地裝載重物的方法。
此後,伊文思就常常對他的顧客說:“我還有一些比木板更好的東西想賣給你。”
現在,他是伊文思自動運載公司的總經理了。他的公司專門將運載設備賣給國內許多大汽車製造廠。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伊文思的聰明之處,在於他並不隻是把別人曾經需要的東西提供給他們,他還要為人們發明創造出一種新的需要來。
被譽為“東方最偉大的人壽保險專家之一”的吉爾·布萊克曾受那些小政客的啟發而留心運用於自己的保險事業。他發現這種人常常熱衷於提出反對意見,雖然這未必會有什麼好處,他們還是喜歡屢屢發問,因此他就注意到他在顧客們那裏碰到的潛在的習慣性的反對意見了。他說:“大人物很少發問,但這並不是說他沒有疑問,事實上,他的問題與平常人一樣多,隻不過他把這種意見隱藏在心裏罷了。所以,雖然他並不發問,但我們得設法使他滿意才行。”
所以,無論別人是否表示他的反對意見,倘若我們不關心他的感受,我們就很容易失敗。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們應當盡量預先料想到這種潛在的反對或不滿,而想好對付的措施,這能為我們成功做事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個曾經在一家普通的鐵路商店裏打工,一小時才掙幾美分的夥計,後來竟一躍成為美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之一的克萊斯勒,可謂創造了汽車史上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