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感染及多髒器功能衰竭方麵論文(六)(1 / 3)

3討論

關於ARDS的診斷目前國內外尚未統一,我們從對177例臨床資料分析看:

3.1急性感染並發的急性肺功能衰竭是一個從無到有、從輕到重動態發展的過程。因此對其進行分期診斷,不僅會使臨床上做到早診斷、早治療,提高本症搶救成功率;而且也更符合ARDS發生發展的客觀實際。

3.2本組中Ⅲ組患者PaO2≤7.98kPa(≤60.0mmHg),符合目前診斷標準,是確定的ARDS。Ⅱ組患者PaO2水平雖尚未<7.98kPa(<60.0mmHg),但其肺內分流(Qs/Qt)已在11%~15%。按有些學者的觀點:ARDS時Qs/Qt>10%;另從氧合狀況看,PaO2/FiO2。按Murray評分標準Ⅱ組患者業已為重度肺功能損傷。因此,對PaO2在7.98~9.31kPa(60.0~70.0mmHg)組患者應認為是ARDS。

3.3從本組177例臨床資料分析及國內外現有ARDS的診斷標準,表明RR、PaO2及PaO2/FiO2對ARDS的診斷是主要的、易於獲得的指標。關於呼吸頻率(RR),通過本組資料分析,顯示ARDS時RR增快,與病情程度大體上是平行的,但其分布彌散,各組間有較大交叉,提示其對診斷的意義,尚需結合PaO2,特別是PaO2等指標作綜合判斷,故隻能作為參考指標。

動脈血氧分壓(PaO2)是診斷ARDS的重要指示,反應肺功能損傷程度,其水平與肺損傷程度呈負相關(表2)。但要注意其受給氧濃度等因素影響。

氧合指數(PaO2/FiO2):這是較PaO2能更好地反映肺氧合作用程度的指標,在ARDS時能較準確地反映肺內分流量大小,其數值易於獲得,無公式推導的因素參與,故主張采用此項指標。

3.4由於ARDS多同時伴有多髒器功能損傷或衰竭,因此,在明確診斷的同時判斷總體之病情嚴重程度對治療方案製訂和預後的預測是十分重要的。為此,提出加入如APACHEⅢ等的預測評分係統,或製訂出更適合我國實際的危重病評分係統,會更有利於搶救方案的製訂和療效評價及預測預後。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分期診斷標準

1修定診斷標準的說明

1978年天津市急救醫學研究所在天津主持召開了全國ARDS專題討論會,結合國外診斷標準製訂了我國最早的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試行診斷標準。以後的17年至今,國外Shoemaker(1985年)、Brandstetter(1986年)、Cryer(1989年)等,國內全國第二次ARDS研討會(1988年)、全國呼吸衰竭學術研討會(1995年4月)相繼修訂了ARDS的診斷標準,這些標準各有特點。

但從我國危重病急救醫學發展的現狀出發,ARDS診斷標準的製訂不能過嚴,也不能過寬。要求高級醫院及基層醫院都能掌握應用,對先兆早期患者不能漏診,及時治療,改善預後。為此,1995年重修ARDS分期診斷標準如下。

295重修ARDS分期診斷標準

2.1有誘發ARDS的原發病因。

2.2先兆期ARDS的診斷應具備下述5項中的3項:

2.2.1呼吸頻率20~25次/min。

2.2.2(FiO20.21)PaO2≤9.31kPa(≤70mmHg),>7.98kPa(>60mmHg)。

2.2.3PaO2/FiO2≥39.90kPa(≥300mmHg)。

2.2.4P(A-a)DO2(FiO21.0)3.32~6.65kPa(25~50mmHg)。

2.2.5胸片正常。

2.3早期ARDS的診斷應具備6項中的3項:

2.3.1呼吸頻率>28次/min。

2.3.2(FiO20.21)PaO2≤7.90kPa(≤60mmHg),>6.60kPa(>50mmHg)。

2.3.3PaCO2<4.65kPa(<35mmHg)。

2.3.4PaO2/FiO2≤39.90kPa(≤300mmHg),>26.60kPa(>200mmHg)。

2.3.5(FiO21.0)P(A-a)DO2>13.30kPa(>100mmHg),>26.60kPa(<200mmHg)。

2.3.6胸片示肺泡無實變或實變≤1/2肺野。

2.4晚期ARDS的診斷應具備下述6項中的3項:

2.4.1呼吸窘迫.頻率>28次/min。

2.4.2(FiO20.21),PaO2≤6.60kPa(≤50mmHg)。

2.4.3PaCO2>5.98kPa(>45mmHg)。

2.4.4PaO2/FiO2≤26.60kPa(≤200mmHg)。

2.4.5(FiO21.0)P(A-a)DO2>26.60kPa(>200mmHg)。

2.4.6胸片示肺泡實變≥1/2肺野。

注:(1)當今國內應用可測數據機械通氣尚未普及.故應用機械通氣時,方能測定的肺順應性及PEEP壓力值,不予采用,需用右心導管才能準確測定的分流量(Qs/Qt)也不予采用。P(A-a)DO2雖是計算值,因ARDS主要是換氣功能障礙,它是確定換氣功能障礙的重要指標之一,並且能較準確的換算,故予采用。

(2)結合APACHEⅢ危重病評分係統,可以較精確的評定病情嚴重程度及預測預後。

多髒器功能失常綜合征(MODS)病情分期診斷及嚴重程度評分標準

1介說

自從1973年Tilney首次報告腹主動脈瘤破裂後出現序貫性係統衰竭;繼之,1975年Baue報告3例死於多髒衰的患者。此後,國內外許多專家相繼提出修改後的多髒衰診斷及每個髒衰嚴重程度的評分依據。1994年Sauaia等又再次提出損傷後多髒衰早期識別及評分標準。總之,國內外專家一致希望盡早期的診斷,盡早期的治療,盡可能減少發展成為嚴重髒衰後的病死率。至今,國內外尚無一致公認的診斷及嚴重程度評分標準。為此,天津市急救醫學研究所與北京友誼醫院根據多年臨床實踐的體會,結合國內外有關文獻的報道,經過約1年的多次討論與反複修改,草擬了95年重修多髒衰病情分期診斷及嚴重程度評分標準》,供大會討論、修改後應用。我們希望它能適合我們的國情民情,在高級醫院及基層單位都能掌握應用。

2應用說明

2.1多髒器功能失常綜合征(MODS)是嚴重創傷(包括休克、重型胰腺炎)、感染和病理產科等原發病發生24小時後,同時或序貫發生兩個或兩個以上髒器功能失常以致衰竭的臨床綜合征。患者在發生MODS以前,大多髒器功能良好,發生後如若治愈存活,髒器功能大多可以恢複正常。一些慢性疾病終末期出現的髒衰,一些在病因學上互不相關的疾病,同時發生髒器功能衰竭,雖也涉及多個髒器,這些都不屬於MODS的範疇。

2.2由於小兒和老人有其生理特點,己有相應的髒衰診斷標準可供參考,這裏不予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