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銀錢牙行(1 / 1)

(一)銀錢業 舊時的銀錢業主要分為以下幾大類:錢莊、錢店、爐房、錢鋪、票號等。 錢莊又稱銀號,主要經營存款、放款、彙兌等業務。 錢店則隻從事貨幣兌換業務。 爐房也稱銀爐,是專門將金銀熔鑄成元寶的地方。 錢鋪的主要業務不光是兌換銀兩,它還印發錢票即銀票,每家鋪子的銀票都有暗記,以防假冒。 票號主要辦理彙兌,另外還有儲存和放貨兩個職能,也稱彙票莊或彙兌莊。票號是山西人首創的,並且山西經營票號的人最多,因此人們便常把活躍在各票行之中的商人稱為“山西票商”。曾掌管過國家金融財政大權的原“中央銀行總裁”孔祥熙就是山西太穀人,在他手下做事的也大多是山西人,他讚揚山西人是中國的猶太人和蘇格蘭人,在理財方麵頗有才能,因此才十分重用山西人。 (二)典當行 典當行又叫當鋪、質庫、解鋪、盤點等,大寺院所開的當鋪稱為長生庫。當鋪是高利貸資本的一種,起源於南北朝時期。唐代稱其為“櫃坊”,除抵押典當、放高利貸外還兼有存款業務。北宋時有完整的當鋪,並且有規定的服裝,即皂衫角帶配上裹巾。到了明代,典當業繁榮起來,有的商人同時開有多家當鋪,分別接收不同類物品的典當,如有的專門接收金銀珠翠,有的專門典當琴棋書畫等。 當鋪大門一般包著鐵皮,釘滿鐵釘,其招牌為一尺長的木板,其上寫著“當”字,櫃台高出人頭,上設柵欄,窗孔極小,因此人稱當鋪特色為“高櫃台,短招牌”。當鋪掌櫃稱為朝奉,要求見識廣,可以識別物品的高低貴賤,邊看貨要邊高唱物品的名稱、數量、金額、特點,由櫃台的寫票人一一記在當票上。 當鋪祭祀號神,又叫耗神,即老鼠。因此當鋪從不打老鼠,更不養貓,每月初二、十六燒香磕頭敬拜鼠神。於是,當鋪成了老鼠的樂園。 (三)高利貸 放高利貸又叫放印子錢,因放債者每天都要到借債人家中催債,要求其還清當天規定的數量後,就在單據上蓋上印記,直到還清為止,因此叫印子錢。 舊時有些百姓家裏生活困苦,遇到諸如生病等急事,不得不靠借印子錢來解燃眉之急;還有些百姓每天的收入隻能勉強糊口,而衣物等卻隻能靠印子錢來製造、購買,雖知是剜肉補瘡,但迫於生計,無能為力。放高利貸的人一般為當地有勢力的人,為催賬逼債無所不為,舊時的貧民多深受其苦。 (四)房纖手 牙行是古代專門為買賣雙方撮合交易,從中獲得傭金的中間商。賣方一般為漁民等小生產者,買方則為消費者或收購商。房纖手就是這一行業中的一種,又叫拉房纖的或跑房纖的,在房屋買賣租賃交易中起說合作用,並從中抽取傭金。 房纖手以獲得傭金為業,因此非常虔誠地敬奉財神,每年農曆二月二日,都要舉行一次名為“財神會”的集會,擺供、上香、磕頭以祈求財神保佑他們能夠財運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