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優秀學生管理教育問題探究(1)(2 / 2)

2.要把握住管理教育中的幾個環節。(1)是考察關。在培養優秀學生和樹立典型時,要注意全麵了解考察,做到心中有數。可以采取走訪、座談、談心等方法,掌握第一手材料,力求一個“準”字,不能把一些道聽途說作為處理問題的依據,更不能憑一時一事的印象一錘定音。在弄清情況的基礎上,研究管理教育的重點,樹立過得硬的典型。(2)是宣揚關。這個關把得好不好,直接關係到優秀學生的質量。所以在宣揚他們的事跡時,要堅決反對和防止“假、大、空”,要實事求是,注意分寸,不誇大,不摻假,不任意拔高。哪方麵突出就宣揚哪方麵,不強拉硬湊,對待典型不能消極地幫,要積極地幫,否則將適得其反。(3)是榮譽關。對待榮譽,絕大多數優秀學生是能夠正確對待的。但也有部分優秀學生,當榮譽、讚揚的話接踵而來時,就像走進了一個五顏六色的萬花筒,感到頭暈目眩,由此沾沾自喜,飄飄然起來,使榮譽成了這些學生沉重的包袱。所以必須做好表彰以後的思想工作。要針對他們對榮譽的不同思想反映,積極幫助和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榮譽觀,鼓勵他們把榮譽作為學習進步的新起點,不斷進取,向新的高度衝刺。

3.要正確地處理管理教育中“嚴”與“愛”的關係。“嚴是愛,鬆是害”,這是許多班主任的經驗之談,也樸素地說明了嚴與愛的辯證關係。對優秀學生的管理教育,要愛護其學習、上進的積極性,要從有利於健康成長出發,對他們嚴格要求,加強管理教育,做到嚴得合理,愛得真誠。愛要以嚴格要求為基礎,體現在對他們真正的關心幫助上,做到放心不能放鬆,表揚不忘批評。既要防止超越客觀實際和優秀學生思想接受不了的要求的“嚴”,使他們感到無所適從,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又要反對放鬆管理,搞遷就姑息的所謂“愛”,助長他們一些不良思想的滋長。

4.要引導優秀生開展好“兩個互助”活動。在優秀學生的管理教育中,開展先進與先進、先進與後進的兩個互助活動。先進與先進互助活動,有利於先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有利於相互團結,更好地發揮先進層的群體作用。先進與後進的互助,可以有效地防止先進、後進兩脫節的現象。在互助中先進學生可以不斷向後進學生傳播知識和先進思想,做好後進學生的轉化工作,以帶動越來越多的學生一道成長進步。

職業人格培育視野下的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

楊舒

【摘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賦予了輔導員培育大學生健康人格的重要任務。構建大學生人格培育體係,必須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高校輔導員隊伍。其中,健康的職業人格是輔導員高素質的重要標誌,是輔導員具有高度的職業責任、積極的職業情感、良好的職業習慣的現實體現。要切實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使之成為“導向型”、“服務型”、“職業型”、“專家型”輔導員。

【關鍵詞】職業人格;輔導員;隊伍建設

高校輔導員是高等學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線的具體組織者,是高等學校構建大學生人格培育體係的具體踐行者,承擔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事務管理、成長和發展指導的重要職責。2004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強調指出,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幹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對輔導員賦予了培育大學生健康人格的重要任務。構建大學生人格培育體係,必須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高校輔導員隊伍。其中,健康的職業人格是輔導員高素質的重要標誌。事實證明,在高等學校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校園,不斷加快改革和發展步伐的新形勢下,培養輔導員健康的職業人格,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一、高校輔導員健康職業人格的科學內涵

人格是描述或解釋人的內在性質及其與行為關係的,對於它的定義,多年來心理學界眾說紛紜,一直爭論不休。“人格一詞在語義上有三種解釋:一是倫理學的解釋,指人品、品格;二是法學上的解釋,指權利義務主體的資格;三是指人的個性,主要包括性格和氣質兩方麵,這是從心理學角度來探討人格”。《心理學大詞典》把人格定義為一個人的整個精神麵貌,即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總和。構成人格的各種心理特征,是在個人先天遺傳與後天環境交互作用下逐漸形成的,“人格是個體內在的行為上的傾向性,它表現一個人在不斷變化中的全體和綜合,是具有動力一致性和連續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給予人特色的身心組織”。由此可見,人格結構是多層次、多側麵的,它包括產生人的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征,完成特定活動的能力特征,達到特定活動效果的傾向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