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景芝
【摘要】抑鬱症是一種情感障礙性精神疾病,近年來,因學習、生活、就業等壓力的增大,失戀、心理失衡等原因,抑鬱症的發病率明顯上升,並且時有因抑鬱症的發作而發生的行為失控惡性事件,抑鬱症已成為心理健康方麵的主要疾病。本文分析了抑鬱症的成因,提出了對症心理衛生知識以及相應的療法。
【關鍵詞】抑鬱症;情感障礙;自療;個性
據統計,秒針每轉動三十下就有一個人選擇自動離開這個世界,這其中因為抑鬱症而自殺的就占了相當大的比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2007年世界衛生報告》,抑鬱症目前已成為世界第四大疾患,而到2020年時可能成為僅次於心髒病的第二大疾病。全球每年有5.8%的男性和9.5%的女性,即約1.21億人會經曆一段時間的抑鬱;抑鬱症患者中,有10%~15%最終會死於自殺;因抑鬱症的各種消耗,全世界每年損失2%~5%的產值;全球處方量最多的10種藥品中,抗抑鬱藥物占了3種。
抑鬱症是一種情感障礙,情感障礙近年來在國外改稱心境障礙,主要表現為情感的高漲(躁狂)或低落(抑鬱),多數表現為抑鬱,情感障礙嚴重者稱為情感性精神病。抑鬱是一種精神病理性的悲愁心境,常以心境惡劣為主要特征,可以出現在很多疾病的病程之中。如果沒有其他的原因可以解釋,即抑鬱症狀不是伴隨其他疾病或病因出現,同時又符合抑鬱症的診斷標準,一般可診斷為抑鬱症。
抑鬱症有如禁錮靈魂、危害健康的藍色病毒在全世界範圍流行,其恐怖性雖比不上天花、霍亂等傳染病,但其對社會造成的危害卻絕對在其上。正確認識抑鬱症是戰勝抑鬱症的前提,了解它的誘因具體表觀和治療方法就能夠減少對抑鬱症的恐懼,澄清對疾病的認識,提高對它的重視進而治療抑鬱症,最大限度地消除它的危害。
抑鬱症病人的突出表現是情緒低落、思維遲緩和意誌消沉。這三種症狀是抑鬱症的典型表現,但是抑鬱症病人並不一定都有這些典型的症狀,多數病人可表現為思維緩慢,對話反應遲鈍,注意力集中困難,睡眠質量低下,記憶力減退,對日常事物悲觀絕望,甚至常常有強烈的自殺欲望。病人不思飲食,活動明顯減少,不願與外界交往,較嚴重的不能勝任本職工作。自我評價過低是抑鬱症患者特有的思維方式。對自己進行全麵否定是產生無價值感、自責感、恥辱感和悲觀厭世的根源。
一、抑鬱症的成因
抑鬱症的形成非常複雜,綜合起來有以下幾點:
1.內源性抑鬱症。主要由於腦內兒茶酚胺類神經遞質代謝障礙所致,抑鬱症跟家族病史有密切的關係。研究顯示,父母其中1人得抑鬱症,子女得病幾率為25%;若雙親都是抑鬱症病人,子女患病率可達50%~75%。
2.心因性抑鬱症。主要由於受到外界的不良刺激或者內心的衝突所致。令人感到有壓力的生活事件及失落感也可能誘發抑鬱症。
3.抽煙、酗酒與濫用藥物。過去,研究人員認為抑鬱症患者借助酒精、尼古丁與藥物可以舒緩抑鬱症情緒。但新的研究結果顯示,使用這些東西實際上會加重焦慮進而引發抑鬱症。
4.繼發性抑鬱症。罹患慢性疾病如心髒病、中風、糖尿病、癌症與阿茲海默症的病人,得抑鬱症的幾率較高。即使是輕微的甲狀腺機能亢進,也會患上抑鬱症。
5.隱匿性抑鬱症。其表現是軀體症狀十分明顯,涉及各個係統,但以疼痛為主要表現形式,隱藏很深的抑鬱症狀反被掩蓋了。
6.個性:個性內向或具有雙重性格的人易產生自卑、自責、悲觀情緒,都較易患上抑鬱症。
7.飲食:缺乏葉酸與維生素B12可能引起抑鬱症狀。
二、抑鬱症的治療
現代醫學已證明,對於絕大多數抑鬱症患者而言,及時充分的治療可以獲得良好的療效。在治療方法上,一般強調以藥物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對於輕度、中度的患者而言,可以采取心理谘詢與治療;而對於嚴重的抑鬱症患者,不僅強調盡早開展係統的藥物治療,而且最好是到精神科醫院進行專業治療。
除了接受醫生的治療以外,患者自己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采取一些積極的措施進行自療。
(一)自療
美國國立精神衛生研究所針對抑鬱症患者的實際情況,對他們提出以下幾條自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