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裏有各種各樣的組織,如銷售科、行政科、生產科、原料科,黨支部、團支部等等。這些組織都是正式組織,是上級或者企業公開組織起來的,是管理者進行管理工作所必須依賴的。
然而,企業內部還存在著非正式組織,是職工之間由於某些共同點、利益、各種關係,來往的增加所形成的,人數不固定,組織也不固定,也有人稱這種非正式組織叫做“小圓子”,“幫派”,例如,同時進企業的幾個哥們兒、姐們兒覺得不錯,經常來往,交流信息,聚聚會等,就構成了一個非正式組織。
非正式組織由於有隱蔽性強的特點,不容易被發現,因此也容易被管理者所忽視。然而,非正式組織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有著很大的影響,如其中一個人和某領導有意見時,非正式組織各成員會消極怠工,破壞領導所指出的各項改革措施,向各個職工傳播各種謠言,等等。當某個領導與非正式組織的某個核心人物關係好時,或者幫助他們解決了困難時,非正式組織會不知不覺地幫助領導工作,分擔正式管理者的某些功能(如督促完成任務,保證考勤等),使職工有發泄心理壓力的機會,以調整情緒,提高生產效率,等等。因此,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必須髙度重視,決不能不管不問,或者隻把它當成破壞因素,試圖取締,壓製企業內的非正式組織。
由於企業中的正式組織和非正式組織共同決定著企業內部的心理情緒,對管理者和對生產經營的態度,所以,領導者必須正視非正式組織這一客觀事實,正確引導其為改善人際關係並為提高生產效率服務,使其有利於企業的發展。
企業經營中出現的非正式組織並不是一種偶然現象,因此領導不能忽視它的存在或者輕視它所產生的社會、經濟效應,而應采取積極、客觀的態度給予評價和引導發揮其積極作用。一般來說,非正式組織的形成有這樣三,個原因,第一,由於某種利益或觀點一致。在群體中,幾個人對某事的看法一致性,或者某種利益的一致而形成非正式組織。第二,有某種共同的價值觀念和興趣愛好的一致性而自發形成的夥伴關係。第三,有相類似的經曆和背景,內部有幾個核心人物,有一定排斥性。企業中的非正式組織,是以個人的共同誌向,愛好,生活習慣興趣等為鏈條形成的,取向、功能都很複雜,人數、存在時間都不確定,發揮的作用有正麵、反麵,麵對這些特點,企業管理者必須正確對待和引導,使之發揮出正麵作用,抑製其反麵作用。管理者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正確認識。非正式組織的存在是客觀現實,管理者應當重視。非正式組織時可以有積極作用的,當非正式組織的價值定向與生產群體的整個社會目標相一致時,它也起著促進作用。但當二者不一致時,就會引起二者群眾之間的衝突,使整個群體出現不團結,不和諧的心理氣氛,非正式組織的極端情況是派別主義,它是與正式組織或其他群體目標相衝突的,是在小團體目標基礎上產生的。總之,非正式組織與正式組織有時互相補充,有時互相矛盾,作為管理者,就應重視這類組織的作用,力爭創造條件,使之與正式組織配合,如果處理得當,就可使這類群體起到支持正式組織機構的作用,處理不好,就會產生對立情緒,造成對抗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