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英雄遲暮上陽之悲(2)(3 / 3)

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凡事要從大局出發,以大局為重。

創業者必讀

從大局出發,讓武則天得以讓形勢處於自己的掌控之中。作為一名企業的領導,凡事也應當從大局出發,作出能保全最大利益的決定。從大局出發的重要性,下麵這個故事會告訴我們。

曾幾何時,三株集團曾是國內保健業的領頭羊。1996年,湖南常德市爆出“八瓶三株口服液喝死一條老漢”事件。三株集團認定老人的死與其生產的三株口服液無關,於是與死者家屬對簿公堂長達一年之久。最終,三株集團取勝。不過,也就是在這一年時間裏,關於“三株口服液喝死人”的新聞先後被20多家媒體報道,在社會上造成了巨大影響。如此一來,消費者對三株集團產生了懷疑,對於該公司生產的藥物也產生了抵製情緒。在市場信任度急轉直下後,三株集團的銷售額從之前的2億人民幣迅速跌至隻有幾百萬,不得已之下走向了破產。

三株集團雖然贏了官司,卻最終輸掉了整個市場,原因就在於該企業的指揮者沒有從大局出發解決問題。如果一開始就答應死者家屬的賠償請求,三株集團隻需要付出幾十萬便可以避免這場悲劇。可惜的是,企業管理者意氣用事,堅持與死者家屬打官司,忘了這件事會在社會上造成惡劣影響,最終釀成了公司的破產。

對於每一個創業者來說,學會從大局出發,才能保證團隊更好更快地發展。不然的話,三株集團的悲劇說不定會再次上演。

3.麵首幹政,朝臣紛爭:因小失大是管理大忌

因為有了武則天的首肯,二張兄弟便逐漸突破了男寵身份的限製,開始對國家政事指手畫腳。他們參與的第一個大的政治事件就是重立廬陵王,可見此時的張氏兄弟,在政治上的力量已經不容小覷了。

武則天的溺愛,讓這兩兄弟越發不知輕重。驕縱的他們自然會成為別人茶餘飯後的談資。太子李顯在外被幽禁了十五年,好不容易再次回到權力的中心,卻被二張抓住了把柄。

二張在武則天麵前一頓哭訴,說李顯的兒女在背後常常嚼舌根,辱罵自己。看著自己心愛之人一副梨花帶雨的委屈模樣,武則天不由得火氣上躥,找來李顯就是一頓臭罵。戰戰兢兢生活慣了的李顯,不知這一次母親是在給他出什麼考題。他隻是感覺自己再一次行走在了刀刃上。兒女的少不更事,給他帶來了如此大的麻煩。李顯不知道,要怎麼做才會平息母親大人的怒氣。最後李顯心一橫,既然孩子們的禍從口出讓母親震怒不已,那就讓他們以死謝罪吧。此時李顯的女兒永泰郡主已經有了身孕,連同孩子一共四條人命,就因為幾句閑話而命喪黃泉。

雖然武則天龍顏大怒,害的李顯逼死了自己的孩子。但是武則天決定歸政於李唐的決心並沒有發生動搖。而且她還表示出了友好姿態,重返李唐的定都之地長安,並大赦天下。李顯作為皇太子保駕護航,相王李旦也被委以重要軍職,一切跡象都在表明,事態已經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了。

但是,按捺不住寂寞的張氏兄弟,此時又捅了一個大婁子。二張之一的張昌宗忽然向武則天稟奏,說宰相魏元忠和司禮丞高戩在私下議論,武則天活不長了,侍奉她不如侍奉太子來得長久。武則天聽了這話異常震怒,案件震動朝野。雖然眾大臣力保魏元忠,但最後武則天還是將他貶為高要尉,張說等人也受其牽連被貶官流放。

因為魏元忠事件,武則天一氣之下返回了洛陽,之前的友好氣氛再次籠罩上了一層烏雲,太子的繼位問題再次出現危機。種種原因夾在一起,使二張一下子成了眾人仇恨的焦點。二張兄弟的行為間接逼死了太子李顯的子女,又陷害宰相魏元忠,與那些心向李唐,耿直忠厚的大臣結怨。而武則天對二張兄弟的溺愛與縱容,更是導致了母子、君臣關係的緊張,使政治形勢變得撲朔迷離。

回到洛陽之後,朝廷的分裂就更加嚴重了,一派攀附張氏兄弟,一派反對張氏兄弟幹政。這兩派人物為了各自的利益打算,互相打得火熱。

但是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反張派戰線上的大岜基本上都是一些作風清廉、愛民如子的公卿模範。俗話說,公道自在人心,所以在後備力量上,反張派是占絕對優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