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產品色彩計劃——色彩設計與評價(2 / 3)

色彩構想草圖的表現方法較為簡單,設計師常采用速寫的手法,如用鋼筆、鉛筆、簽字筆、圓珠筆等工具描繪出形態,然後再用蠟筆、麥克筆、彩色水筆、色鉛筆等顏色工具進行上色。如果要求多種配色效果,則可在描繪出形態後采用複印的方式,然後再進行不同的配色。另外,色彩構想草圖需要在邊上標注出色彩的性質和目的、所采用的材料和表麵肌理以及加工工藝等內容,這樣便於了解這些色彩的應用可能性以及所能想象的色彩效果。當然也可用計算機通過相應的軟件繪製構想草圖,如Painter、Alias軟件。總之,這種快速簡便的方法有助於設計思維的擴展和完善,並隨著構想的深入而貫穿於設計的始末。

二、設計效果圖

當設計師完成構想草圖後,接下來便是按照草圖的形態通過計算機進行建模和渲染,我們通常把渲染後的效果形式稱為設計效果圖。就色彩而言,一般設計師在渲染的時候通常根據色彩計劃中所確定的詞彙屬性、自身的審美經驗結合產品本身來設定多種色彩搭配,然後從中選擇幾種理想的效果作為色彩設計方案,參與接下來的整體評價。在評價中一方麵是針對形體的評價,形體評價需要和產品內部結構、生產和銷售成本進行結合;另一個就是對色彩的評價,產品色彩設計作為色彩計劃的一部分,首先必須用原先製定的色彩計劃來量色彩方案,特別是對於主色調的確定;其次是評價產品色彩的整體美感。通過對效果圖的色彩評價以及評價的結果,應該說基本可以確定需要采用的色彩形式。

三、外觀手板或模型

有些企業通過效果表現基本確定了產品的造型後,由於設計效果圖僅僅是二維的圖形表現,而缺乏對立體效果的實際感受。另外,由於產品從設計到投產需要花費很多的資金,特別是在生產這一塊。所以為了降低由於貿然投資所帶來的風險,他們往往通過做外觀手板或模型的方式來實現產品的實際立體效果,然後再進行評價並提出具體的修改意見。當外觀手板所體現的形體確定後,接下來還需要對色彩進行評價和測試(詳細內容請參見本章第六節)。同時可能需要製作多件手板來嚐試多種配色效果,最後才確定真正所需要的產品色彩。

經曆了上述三個過程,可以說產品的色彩設計已經基本完成。當然,這是最基本的過程闡述,而在實際操作中針對某一個過程可能要重複許多次才能最終完成。

第四節 係列化產品的色彩設計

在市場需求日益多樣化、個性化的今天,靠單一品種的產品去贏得競爭的情況已不複存在,為適應盡可能多消費者的需求,占領更寬的市場覆蓋範圍,係列化產品的開發已成為現代工業產品開發中最重要的戰略之一。通過產品的係列化設計,可以使產品種類增多,讓不同的消費者針對同一產品在造型和功能上有比較多的選擇餘地,擴大銷售並且降低產品開發成本;可以使企業在一種基本型產品的基礎上,快速發展起家族產品,在市場競爭中掌握主動;同時還可以通過係列化設計延長產品的生命周期,充分利用企業已有的生產設備能力,使企業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除此之外,係列化的產品可以使貨架上的同一企業的同類產品能成批陳列,占據視覺優勢,容易被消費者識別和記憶,增加企業的聲勢,傳達企業的形象,從而擴大影響,樹立名牌,是一種有效的營銷手段。

因此,為了生產和市場的需要,我們必須要掌握更多的係列產品設計方法。而通過色彩來實現產品的係列化設計是企業經常采用的方法,也是產品係列化設計中最方便、最經濟和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前麵,我們也提到產品色彩定位的結果一般並不是以具體顏色來體現的,而是采用比較抽象的形容詞,而對形容詞的視覺化解答通常存在著多種方案。因此,用不同的色彩來體現產品的係列化也是這種解答結果的體現。

一、色彩是構成產品係列化的重要手段

要實現產品的係列化,一般來講應具備內外兩方麵的條件:一是從內在技術層次上看,應具有相同的核心技術或共有技術;二是在外在形式上,應該具有相同的形態構成元素。大家都知道,產品的外部形態主要由造型結構、材質和色彩三個因素來體現的。色彩作為產品外部形態的因素之一,更是具有先聲奪人的藝術感染力,也最能打動人心和吸引顧客,這就決定了色彩是構成係列化產品外部特征的最重要因素。

一般情況下,要使產品實現係列化通常具有全部或局部相同的造型結構,材質方麵一般差別也不大,而在色彩方麵則可能有更多的變化。究其原因,一方麵是因為色彩給人的感覺刺激大,印象深刻,可以在同係列產品中產生豐富的變化效果和誘人的吸引力;另一方麵則是出於成本的考慮,顯然對於生產商來說,相對其他方案,變換顏色更方便、更經濟。

二、係列化產品色彩設計的原則

我們在市場貨架上經常可以看到,一個係列的多個產品往往體現出異彩紛呈但又具有某種相同特質的“家族”麵貌。而這些“家族”產品可能是一係列具有相同或相似色彩的產品,還可能各個產品使用完全不同的色彩。但無論如何,係列產品之所以形成係列,就必須要有一定的規則去反映該係列的主題,表達統一的風格特征,體現統一且相互和諧的色彩感覺;同時各產品的色彩要有足夠的變化,以區分係列中不同產品的個性。

通過對係列化產品的分析和歸納,“統一中求變化,變化中求統一”的辨證法則就是係列化產品色彩設計的基本準則。從統一來講,可以是一個或多個色彩特征的統一,如色相的統一,明度與純度的統一,色彩構成結構的統一等。而變化則必須是賦予一定秩序的、有節奏的變化。

三、係列化產品色彩設計的方法

根據以上的設計原則,我們就可以分別從“統一”和“變化”兩個方麵來具體描述係列化產品色彩設計的方法和規律。

1.用相同的顏色統一係列中各產品

(1)以完全不變的色彩統一橫向係列產品:橫向係列產品由不同種類和型號的產品組成,其各產品在造型、尺寸和材質方麵都有差異,必須用相同的色彩為它們畫上統一的標誌,以便將它們納入同一個家族產品係列中。所以我們通常為橫向係列的產品賦予完全相同的顏色,而不做任何色彩的變化。如Bosch公司所提供的電動工具,所有這些產品項目就通過相同的顏色構成了一個產品係列。

(2)對多色彩的係列產品,在某些色彩變化的同時,應盡量保留至少一種色彩不變:造型相同或相似的係列產品,雖然有統一的造型和材質元素已經傳達出了“係列”的含義,但色彩要素仍然以其“最受矚目”的特性,成為必要的係列化表達手段。而最簡單直觀的是通過色彩維持係列一致性的方法,就是保留一種“固守不變”的色彩,使其成為係列中的色彩標誌。這個保留色有時是企業標準色,用以強化品牌印象;有時是無彩色,以便柔和地將係列中的各產品貫穿起來。除了在相同部件上使用同一種色彩,也可將這種標誌性的色彩靈活運用在產品的不同部件上。

2.用相同的明度與純度調子統一係列產品的色彩基調

既然係列中的每個產品都已包含了某種固定的色彩,是不是其他的顏色就可以任意變化呢?答案是否定的,“變則變矣,應遵其法”,自古以來人們隻把有規律的變化視為美的,即使變化了也要體現出統一。可見,係列化產品中變化的色彩應該包含某種一致性,在顏色的三要素中既然色相注定要變,那麼就可以通過色彩純度和明度來對色彩做一定的控製。實際上,色的明度和純度相對於色相更顯宏觀,它們體現著色彩的整體色調,更能傳達出係列產品的統一風貌:

(1)高純度色彩飽滿,適合體現鮮豔明晰的大方風格;

(2)低純度色彩具有柔和、含蓄的感覺。用降低純度的方法也可以形成係列化;

(3)高明度色彩清新明亮,帶給人們輕鬆愉悅的感覺,適合女性用品的係列化表現;

(4)低明度色彩暗淡深沉,散發出優雅沉靜的紳士味道,適合男性用品的係列化表現。

3.通過產品的色彩變換拓展係列

既然為了保持係列產品的統一風格,其色彩純度和飽和度應該維持不變,那麼我們就通過變化色相來拓展係列,讓各異的色彩為係列中的產品披上不同的彩衣,就此形成色彩層次豐富的係列化商品。但是,即使在同樣的明度和純度條件下,色相的變化仍然是無窮無盡的,毫無章法地色彩運用不會為人們帶來視覺上的享受,必須依據色彩學的規律和經驗,科學地對係列產品的色彩加以衍生和變幻,才能得到色彩和諧的係列產品。

(1)近似變化連續色的應用

近似變化的顏色會賦予係列產品流暢的美感,這種連貫變化的色彩可以很好地將係列中的產品融合在一起,看上去仿佛它們就是一個大家庭裏的兄弟姊妹,少了誰都是一種缺憾。這種配色方法經常用於日用品中,由此帶給使用者彩虹變幻般的體驗和樂趣。

(2)平均變化等間隔色的應用

等間隔的色彩變化是一種基於“節奏”的變化,色彩之間保持固定的間隔,符合人類的審美本能。這種配色相對“適度”,在色輪上連續色可能“太近”,互補色又稍嫌“遙遠”,而等間隔色的距離剛好介於它們之間,是比較中庸而平和的,所以更容易讓人接受,因此等間隔色的配色方法廣泛應用於各類產品。

(3)對比變化互補色的應用

互補色在色輪上位置最遠,形成最強的對比效果,搭配在一起產生跳躍的動感,極度吸引人們的視線,這在當今“眼球經濟”的市場環境中顯得尤為重要。在運用互補色時可以在係列中適當的引入灰、黑,白等中性色彩,以減弱對比可能帶來的衝突與不適。

(4)無彩色與有彩色的組合變化

以上種種色彩的變化讓人應接不暇,這時有必要介紹一群樸實的“夥伴”無彩色,無彩色包括黑、白、灰(銀色)這些沒有彩度的顏色,它們穩重深沉,並且能與任何的有彩色“友好相處”。於是,對於那些用於嚴肅場合的工業產品,以及那些為成熟男士設計的日用品,無彩色取代了有彩色成為當之無愧的主角。另外,無彩色與有彩色的搭配,可以平色彩印象,避免視覺疲勞。

(5)綜合運用以上方法進行色彩變化

實際上,我們常常綜合地運用以上方法來做色彩的變化,可以以其中一種方法為主線索,再以其他方式加以衍生,從而構成一連串的和諧色彩。如索尼的閃存MP3係列中,品紅與新綠是一對互補色,在它們之間等間隔地插入藍色和紫色後,再補充黑色單品,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五色的係列產品組。

4.當係列產品中有兩個顏色同時變化,應保持兩色的相對位置不變

當兩種色彩共同發生改變,變化的規則就不隻體現在單個色彩的改變上,還更多地體現在兩個顏色的相互關係中。這種相互關係不單指色彩在色輪中的色相位置差,還包括明度差和純度差,隻要這種關係維持不變,就保留住了產品外形的基本色彩結構,從而體現出包含秩序的變化美感。

5.更換彩色外殼來實現係列化

更換彩殼的方法如今經常應用在一些時尚的數碼產品中,如手機,不需要花費大把的鈔票購置新機子,通過更換彩色外殼人們甚至能夠根據當天的服飾來搭配合適的手機色彩。這種類似“換衣服”的色彩變換方式靈活簡便,可以使一件單品搖身變成多色彩的係列組,既滿足了消費者的多種需求,也降低了商品重複製造的成本,因此正在更多的產品領域中流行開來。

設計歸根到底是一項創造性的藝術活動,是不能完全按照既定的法則來進行的,作為設計工作者,首先應該增加藝術修養、培養色彩情趣,並通過不斷的實踐來豐富色彩認知和運用的能力,同時再輔以色彩設計的方法和技巧,方能設計出更優秀的係列化產品。

第五節 產品色彩設計中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表現

一、CACD軟件係統

有關計算機輔助色彩設計的研究很多,但大多都是一些基礎性的研究,如計算機輔助色彩設計係統的構造方法研究、計算機輔助色彩設計係統的易用性研究、計算機輔助色彩設計的理論和方法研究等。針對產品色彩的設計來講,設計師一般隻要掌握計算機輔助色彩設計表現的軟件即可,如一些大型的平麵設計及三維造型軟件,Photoshop、CorelDRAW、Flash、Illustrator、Painter、FreeHand、3DMAX、Maya、Pro/E、Rhino、Cinema 4D以及Alias等,提供了不同類型的色彩設計工具集或模塊。

常見的有:

(1)CorelDRAW:CorelDRAW是Corel軟件公司一款出色的平麵設計軟件。其中的色彩設計工具主要由三大塊組成。分別是Models、Mixers和Palettes,以屬性頁的形式集合在一起。這三個工具涵蓋了色彩調製、色彩調和、色彩混合、色彩管理、色盤定製等多方麵的設計功能。

(2)Pro/E:Pro/E是一款功能強大的工程CAD軟件,係統提供了一個“Color Editor”的色彩設計工具。該工具集成了三個選色工具——“Color Wheel”、“Blending Palette”和“RGB/HSV Slider”。但該工具僅能進行單色選擇,不能完成多個色彩的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