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如何申請工傷認定?(1 / 1)

在得知了工傷的相關規定之後,劉明和上班途中被軋傷了腳背的病友判定他屬於工傷。這位病友決定近期內趕緊去申請工傷認定,別錯過了這個申請期。可是,應該向哪個部門去提出申請呢?申請期限又是多長呢?申請工傷認定要經過哪些程序?

及時申請保護權益

申請工傷認定,應由用人單位提出,也可由員工本人或直係親屬、工會組織等提出。但要注意政策對時限的要求。

及時申報並認定,可以使員工的合法權益得到盡早的保護,免除工傷處理與治療過程中的後顧之憂。

用人單位的申請時限

員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三十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員工的申請期限

用人單位未按第二點的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係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一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超過一年提出申請的,勞動保障部門將不予受理。

提交相關材料

工傷認定申請表,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係(包括事實勞動關係)的證明材料。

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舉證責任由單位承擔

由於工傷的認定會對用人單位產生一定的責任和影響,有些不規範的單位往往不願意認定為工傷,從而規避對工傷員工承擔的責任與義務。如果職工和用人單位在工傷認定上存在爭議,即職工或者其直係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情況下,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由用人單位來拿出證據說明為什麼不屬於工傷。

退休人員的工傷認定

受傷害人員是用人單位聘用的離退休人員或者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則不能申請工傷認定,其工傷醫療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勞動能力鑒定的申請

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後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勞動功能障礙分為十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生活自理障礙分為三個等級: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勞動能力鑒定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直係親屬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並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

工傷保險的特殊情形

用人單位實行承包經營的,工傷保險責任由職工勞動關係所在單位承擔。職工被借調期間受到工傷事故傷害的,由原用人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但原用人單位與借調單位可以約定補償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