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妊娠知識指導,減輕患者對將來生育能力的擔憂
(三)心理支持
(四)隨訪指導
由於葡萄胎可發生惡變,定期隨訪對患者非常重要。葡萄胎清除後應每周做一次HCG定量測定,直到降至正常水平。開始3個月內仍每周複查一次,此後3個月每半月一次,然後每月一次持續半年,第2年起改為每半年一次,共隨訪2年。隨訪內容除每次必須監測HCG外,應注意有無異常陰道流血、咳嗽、咯血及其他轉移灶症狀,並做婦科檢查,盆腔B型超聲及X線胸片檢查也應重複進行。隨訪期間葡萄胎患者應嚴格避孕,最好用陰莖套。若無禁忌時亦可使用口服避孕藥。
八、護理評價
(1)患者能說出葡萄胎的診斷方法,臨床表現,預後因素等相關知識。
(2)患者術後恢複良好,無並發症。
(3)患者能夠說出隨訪的重要性及隨訪的時間和內容。
(4)對葡萄胎的治療適應良好,無抑鬱症狀,保持積極的自我價值觀。
第二節 侵蝕性葡萄胎
一、侵蝕性葡萄胎的概念
葡萄胎組織侵入子宮肌層或轉移至子宮以外稱為侵蝕性葡萄胎。多數發生在葡萄胎清除後6個月內。侵蝕性葡萄胎預後較好。
二、侵蝕性葡萄胎的病理特征
侵蝕性葡萄胎有三個基本的病理特征:絨毛局部侵蝕,過度地穿入子宮肌層;滋養細胞不同程度過度增生;有絨毛存在。
絨毛存在與否是侵蝕性葡萄胎與絨癌的主要區別。
三、侵葡評估要點
(1)葡萄胎清除後出現陰道不規則流血,HCG水平升高或居高不降,肺或陰道出現轉移結節,子宮增大等症狀和體征時提示侵葡的可能。侵葡最常見的轉移部位是肺,其次是陰道、宮旁,腦轉移少見。
(2)輔助檢查結果
1)HCG連續測定:葡萄胎清除後8周以上β-HCG仍持續高水平,或HCG降至正常水平又迅速升高,雙側卵巢持續增大,臨床已排除葡萄胎殘留、黃素化囊腫或再次妊娠,可診斷為侵蝕性葡萄胎。結合臨床表現,時間在清宮後一年內,診斷為侵蝕性葡萄胎。
2)B型超聲為非侵入性檢查,可以早期發現葡萄胎組織侵入子宮肌層程度。
3)組織學診斷:在侵入子宮肌層或子宮外轉移的切片中,見到絨毛結構或絨毛退變痕跡,即可診斷為侵蝕性葡萄胎。
第三節 絨毛膜癌
絨毛膜癌是一種高度惡性腫瘤,早期即可發生轉移。常見的轉移部位依次為肺、陰道、腦、肝髒及其他組織器官。
妊娠絨癌中50%發生於葡萄胎之後(多數在葡萄胎清除後1年以上),25%發生於流產後,22.5%發生於足月分娩,2.5%發生於異位妊娠之後。
患者多為育齡婦女。絨毛膜癌是治愈率最高的婦科惡性腫瘤。
一、臨床分期。
二、護理評估
(一)病史護士應詳細了解患者的主訴,生育史。評估患者時要注意有無絨癌的危險因素存在,如葡萄胎清宮術後一年以上、流產、足月產、宮外孕之後等。
(二)身體評估
1.症狀與體征絨癌的主要症狀為異常陰道出血。絨癌主要經血行播散發生遠處轉移,最常見轉移部位是肺(80%),依次為陰道(30%)、腦(10%)、肝(10%)。絨癌發生轉移時,最早出現的症狀往往是持續性咳嗽、咯血,亦可僅表現為呼吸短促。其他轉移灶的表現包括大量陰道出血、頭暈、語言或意識喪失、黃疸、肝區痛等。腹部包塊及疼痛亦提示絨癌的發生。當以上表現出現在葡萄胎清除後1年以上,流產後、異位妊娠後應詳細進行評估。
(1)肺轉移:表現為持續性咳嗽、咯血或僅表現為呼吸急促。癌腫阻塞支氣管,則形成肺不張;轉移灶接近胸膜,可出現胸痛及血胸。X線胸片可見肺野中出現單發病灶結節或彌漫性轉移陰影。若患者HCG水平升高,又有肺轉移表現時,絨癌的可能性大。
(2)陰道轉移:近50%的患者可發生陰道轉移,呈黑色或紫紅色結節突起,易發生破潰引起大出血。
(3)腦轉移:常繼發於肺轉移後,是絨癌致死的主要原因,可有頭痛、失語、視物不清、抽搐、偏癱的症狀。
(4)肝轉移:常同時有肺或陰道轉移,是預後不良因素之一。
2.輔助檢查
(1)HCG測定:是診斷絨癌的最重要手段。當血清與腦脊液β-HCG值比率在 20∶1 以下時,應考慮為中樞神經係統轉移。
(2)X線胸片作為肺轉移的常規檢查,CT用以診斷普通X線片難以發現的早期肺部病灶。MRI主要用於診斷腦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