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難點提示
1.重點
(1)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定義、分類、臨床表現、處理原則和護理措施。
(2)閉經的定義和病因。
(3)痛經的定義和臨床表現。
(4)圍絕經期綜合征的定義、臨床表現和處理原則。
2.難點無排卵型功血和排卵型功血的區別。
第一節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一、基本概念
1.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簡稱功血,是由於調節生殖的神經內分泌機製失常引起的異常子宮出血,無全身及內外生殖器官器質性病變存在。
2.無排卵型功血凡破壞GnRH、FSH或LH周期性釋放的因素均可導致無排卵型功血,常見於青春期和絕經期婦女。是功血中常見的類型。
3.排卵型功血較少見,多發生於生育年齡的婦女,患者雖然有排卵功能,但黃體功能異常。
二、功血的常見原因
功血原因是促性腺激素或卵巢激素在釋放和調節方麵出現暫時性變化,子宮本身是正常的。
三、無排卵型功血和排卵型功血。
1.一般護理:①補充營養;②維持正常血容量;③預防感染2.合理使用性激素:①按時按量服用;②按規定減量;③維持量服用;④出現不規則陰道流血及時就診3.加強心理護理四、功血的護理評估要點1.病史評估詢問病人年齡、月經史、婚育史、避孕措施、既往史、有無慢性疾病,了解病人發病前有無精神緊張、情緒打擊、過度勞累以及環境改變等引起月經紊亂的誘發因素,回顧發病經過及診治經曆、所用激素名稱和劑量、效果、診刮的病例結果,區分異常子宮出血的幾種類型。
2.身體評估全身檢查並進行詳細的婦科檢查。常見的輔助檢查包括診斷性刮宮、宮腔鏡檢查、基礎體溫測定、宮頸黏液結晶檢查、陰道脫落細胞塗片檢查、女性激素測定等。其中診斷性刮宮既是診斷手段、又是治療手段。為確定排卵和黃體功能,應在經前期或月經來潮6小時之內刮宮。
五、常見的護理診斷及醫護合作性問題
疲乏:與子宮異常出血導致的繼發性貧血有關。
不舒適:與子宮不規則出血、月經紊亂導致的工作、學習不方便有關;與性激素治療的副反應有關。
有感染的危險:與子宮不規則出血、出血量多導致嚴重貧血,機體抵抗力下降有關。
六、處理原則無排卵型功血應根據年齡不同采取不同方法。青春期功血以止血、調整周期、促使卵巢排卵為主;圍絕經期婦女止血後以調整周期、減少經量為處理原則。
七、護理措施
(1)補充營養。
(2)維持正常血容量。
(3)預防感染。
(4)遵醫囑使用性激素。
(5)加強心理護理。
第二節 閉經
一、基本概念
1.原發性閉經年滿16歲、第二性征已發育,或年齡超過14歲、第二性征尚未發育,而仍無月經來潮者,稱為原發性閉經。
2.繼發性閉經以往曾建立正常月經,但以後因某種病理性原因而月經停止6個月以上,或按自身原來的月經周期計算,停經3個周期以上者,稱為繼發性閉經。
3.子宮性閉經閉經的原因在子宮,發生子宮性閉經時月經調節功能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