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月經失調(2 / 3)

4.卵巢性閉經閉經的原因在卵巢,由於卵巢受感染、血供不正常,或雙側卵巢囊腫切除術使卵巢分泌的性激素水平低下,子宮內膜不再發生周期性變化而導致閉經。

5.卵巢早衰40歲以前發生絕經者稱為卵巢早衰,屬於病理狀態。

6.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體內LH濃度升高,FSH濃度降低,表現為LH/FSH比率過高,雄激素過多產生閉經、不孕、多毛、肥胖和持續無排卵的症狀。

7.垂體性閉經是由於腺垂體器質性病變或功能失調影響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造成腺垂體功能減退,繼而影響卵巢功能引起閉經。

8.下丘腦性閉經是最常見的一類閉經,以功能性原因為主,GnRH轉運、脈衝釋放的異常或GnRH先天性缺陷都可引起閉經及不排卵。

二、閉經的常見原因

按病變部位的不同,閉經可分為子宮性閉經、卵巢性閉經、垂體性閉經和下丘腦性閉經,其中下丘腦性閉經最常見,其病因也最複雜,如特發性因素、精神性因素、體重下降和營養缺乏、劇烈運動、藥物及顱咽管瘤等。

三、閉經的評估要點

1.病史評估回顧病人嬰幼兒期生長發育過程,有無先天性缺陷或其他疾病。詢問家中有無相同疾病者。詢問月經史。已婚婦女詢問其生育史及產後並發症等。

2.身體評估注意全身發育情況和婦科檢查結果。

3.心理社會評估四、常見的護理診斷及醫護合作性問題自尊紊亂:與長期閉經及治療效果不明顯,不像其他正常女性每月月經來潮而出現自我否定,對自我或自我能力的評價和感覺是消極的有關。

焦慮:與擔心疾病對健康、性生活、生育的影響有關。

功能障礙性悲哀:與擔心喪失女性形象有關。

五、護理措施

1.加強心理護理2.促進病人與社會的交往3.指導合理用藥4.鼓勵病人加強鍛煉,供給足夠的營養,保持標準體重,增強體質

第三節 痛經

一、基本概念

1.痛經凡在行經前後或月經期出現下腹疼痛、墜脹、腰酸或其他不適,影響生活和工作質量者稱為痛經。

2.原發性痛經生殖器官沒有器質性病變的痛經。

3.繼發性痛經由於盆腔器質性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症、盆腔炎或宮頸狹窄等引起的痛經。

二、痛經的評估要點

1.病史評估了解病人的年齡、月經史與婚育史,詢問與誘發痛經相關的因素,疼痛與月經的關係,疼痛發生的時間、部位、性質以及程度,是否服用止痛藥緩解疼痛,用藥量及持續時間,疼痛時伴隨的症狀以及自覺最能緩解疼痛的方位和體位。

2.身心狀況。

3.診斷檢查婦科檢查無陽性體征。腹腔鏡檢查是最有價值的輔助診斷方法。

三、常見護理診斷及醫護合作性問題疼痛:與月經期子宮收縮,子宮肌組織缺血缺氧,刺激疼痛神經元有關。

恐懼:與長時期痛經造成的精神緊張有關。

睡眠型態紊亂:與痛經有關。

四、護理措施

1.健康教育①進行月經期保健的教育工作,包括注意經期清潔衛生,經期禁止性生活,加強經期保護,預防感冒,注意合理休息和睡眠,加強營養等。②重視精神心理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