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一章 酗酒藥癮性關係和艾滋病(1 / 3)

作為一個普通人,犯點錯誤是避免不了的,孩子也隻是普通人,就像他們的父母一樣,所以他們偶爾也會犯錯。由於他們還是孩子,因此他們所做的決定,考慮往往不夠周詳,行事過於衝動,常常做出後悔的事情。有些隻是小事,像頂撞老師,被停學幾天回家反省,或沒做家事,謊稱做了,這些小錯一般說來都不會造成太大的傷害。但有些錯誤卻會引來嚴重的後果,甚至觸犯法律,誤入歧途,這些就不是後悔所能挽救的了。

不要逃避嚴重的問題,否則後果更不堪設想

在市場經濟的進一步建設中,我們的秩序難免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甚至於一定程度上有些事情上趨於混亂,當然這隻是局部。一些國外的,當然也是全人類的糟粕也日益侵擾了我們。我們沒有理由輕視甚至漠視,我們是最關心孩子的,孩子是我們的希望和一生所在。我們也要對他們的未來負好責任。

對孩子可能會犯的嚴重錯誤,做父母的是不應該逃避的。每一個做父母的人都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酗酒吸毒、開快車、濫交、染上艾滋病或未婚懷孕,這些會帶給家庭和孩子重大問題的事件,多半和酒癮、藥癮以及不負責任的性行為有關。處理這些問題必須以真誠的態度和孩子好好討論,尋求解決之道,有時候可能還需要請專家來協助。對這些問題的忽視不僅無補於事,反而隻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現在,青少年,甚至是青少年前期的孩子吸毒的現在難免會有一些。我們必須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而且這一問題難免會有加重的可能,關鍵是我們怎樣去減少這一點。造成個別的未成年孩子吸毒的原因很多。首先,毒品和酒來得容易,他們在宴會上、在朋友家中,甚至在學校裏都能接觸得到這些東西。有些孩子隻是出於無聊、好玩,想“知道那是什麼感覺”;有些是因為感情上的困擾,或者害怕失敗,所以以酒精和毒品來“自療”,麻木自己的感覺;有些是因為團體壓力的結果,為了想跟別人一樣“酷”,對多數的青少年而言,特立獨行會造成他們很大的壓力,他們借著抽煙、喝酒和吸毒,取得團體的認同。有些孩子則是借這些舉動來顯示自己成熟、獨立。由此看出未成年人船載的缺陷使他們很容易受的誘惑。因此就需要做父母的監護。

飲酒時不受法律約束的,很多人常通過飲酒來調劑心情。一般來說酒沒有什麼毒害作用,但是它和其它化學物質混合使用時則會產生嚴重的問題。據調查,在美國有百分之九十的高中生,在畢業之前都曾有過喝酒的經驗,半數的高中生嚐過大麻,百分之十五的高中生使用安非他命、減肥藥、興奮劑,以及其它在街上販售的不合法藥物,百分之十使用鎮定劑,百分之九使用嗎啡、海洛因等毒品。

誰來教育他們?

像酗酒,藥癮等嚴重的行為是可以避免的,需要有一個良好的教育。因此父母必須教育他們,讓他們明白物質濫用的危險。有的孩子甚至在小學的時候就開始酗酒。所以,我們要盡早開始教育孩子。在孩子開始上學時,父母就要跟孩子討論有關物質濫用的問題,不要因為有所忌諱,就避而不談這方麵的事。

應該讓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孩子如果不能從父母那學到有關物質濫用的知識,自然會尋求其它管道。如果父母在這方麵沒有塑造他們應有的價值觀、設定限製,他們也會自己塑造和設定。麵對著那些毒品的誘惑,孩子若沒有從父母那裏學得一套正確的應對方法,就會學得另一套負麵或靠不住的。你希望你的孩子采取哪一種作法?你希望你的孩子表現出什麼樣的作為?教導他們這方麵的事情。即使父母認為“孩子終究隻是孩子”,也要讓他們知道使用藥物和酒精的危險性。不要認為孩子隻是“玩玩水”而已,一不小心,他們可能就因而滅頂。所以,做父母的就因該及早的教育孩子,教他們一些獨立應對事情的正確方法。

物質濫用對人的危害極大,他不但會傷害一個人的身體健康,而且會毀掉一個人一輩子的生活。要明確告知孩子有關喝酒方麵的規定,嚴格地執行,並且在事情發生時,明快地予以處理。大部分的父母在孩子年滿十六歲之前,完全禁止他們喝酒或用藥。但很多青少年到了高中階段,在宴會上或跟同伴在一起的時候,偶爾會喝喝啤酒什麼的。有些父母認為青少年偶爾在家喝點啤酒無傷大雅,隻要他們不要酒後駕車就可以。每一個父母要根據自己的尺度定下規則,以此來約束孩子。

對於那些由於濫用物質已經造成嚴重後果的,就要尋求心理和生理方麵的專家予以治療,有時候必須加入戒酒或戒毒的支持性團體,有時則必須住院強製戒除。這方麵,如果孩子的情況危急,不必取得他們的同意,父母可以強行讓他們接受治療。在孩子成年之前,父母有權利送孩子接受治療。至於他們到底有沒有必要治療,專家自然會予以評估。做家長的能做到這一點就行了。

父母否認有物質濫用的問題存在,就是一個危險的狀況。如果已事到臨頭,就不該害怕麵對衝突、擔心親友的想法、互相怪罪,或企圖以否認事實的態度來“拯救”我們的孩子。父母如果企圖為孩子遮掩,隻會使事情更加惡化。為孩子找借口、欺騙他人、幫孩子完成功課、隱瞞家裏其它的成員、不讓他們接受治療等等,都是使事情惡化的作法。在下麵的故事裏,理查德德的父母由於好意、過於縱容,而且拒絕接受事實,結果使兒子的酗酒問題更加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