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章 當孩子長大後關懷但不幹涉(3 / 3)

六、接受差異並欣賞彼此。雖然孩子身上有你的基因,又接受你的教育長大,但他們並不是你。他們將發展出他們自己的風格和信念。他們的價值觀和生活目標也許和你想在他們身上塑造的價值觀,以及你希望他們追求的目標大異其趣。你有多大的能耐能接納他們的不同?有些家庭會因為對墮胎、女權甚至總統候選人的看法不同,而分裂成幾個陣營。如果你的孩子是個同性戀呢?父母麵臨的選擇是要不要接受孩子本來的樣子,是練習忍受還是拒絕。孩子有不同的價值觀、信念和方向,並不表示他們不尊重父母或背叛這個家庭。當然,孩子必須尊重父母,但感情就不能用強迫的方式。不過,即使父母和子女之間相處不融洽,父母照顧了孩子半輩子,孩子也很難對父母完全沒有感情。但在價值觀和信念上,孩子卻不欠父母半分。能自由地選擇自己的想法和作法,是身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基本的條件。父母如果不能接受這一點,不能接受孩子和我們不同,隻有選擇拒絕和疏離孩子。

七、莫提過去的不光彩的事。人不是活在過去失敗、失望的經驗中,也不是活在過去美好的記憶裏。活在過去隻會帶來憂傷、怨恨和憤怒。孩子為以前的傷害,為不快樂的童年或現在的失敗怪罪父母,這種作法最容易造成疏離、破壞目前的關係。原諒和遺忘是比較健康的作法。如果不能原諒的一方是孩子,讓他們知道你已經準備好要重新開始和他建立不同的開係。事情也許不會馬上發生,不過假以時日,轉機可能就會來臨。

八、不要讓孩子幹涉你的生活。雖然刻板印象中都是父母幹涉孩子,但孩子也有可能反過來幹涉父母。如果父母寡居或離婚,或者孩子有無法獨立的問題,最有可能發生這種狀況。要堅持你自己的立場,獨立地處理你的金錢,自己決定要交什麼樣的朋友。公平原則適用於雙方。

九、盡量不要有金錢上的糾葛。莎士比亞建議世人:“不要作個借貸者,也不要作個債權人。”不過,在現在這個社會,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但是,當事情關係到父母和子女的幸福時,這個原則就很重要。即使成年的子女仍和父母同住,也要期望他表現出成人的態度,要為自己的經濟負責。孩子最常依賴父母的形式,就是金錢上持續地扮演一個需要被照顧的角色。有自己的收入很重要,同時要建立起孩子自己的信用,必要時要有能力向銀行貸款。如果孩子必須向你借錢來買遊艇,可見他根本負擔不起一艘遊艇。

十、及時處理危機的情況。當孩子或孫子有性命危險的時候,父母或任何有責任感的成人都應該立刻采取必要的行動。那些危急的狀況包括,發現或懷疑孩子有物質濫用的情況,有自殺或殺人的舉動,發生家庭暴力,或有嚴重的憂鬱等其它心理方麵的疾病。在這些情況下,是不是幹涉並不重要?我們不能坐視暴力或自我傷害的情形發生。一個人要是有自殺或殺人的意念和衝動,是非常危險的,必須立刻接受精神治療。父母如果吸毒,不但會危害自己,要是他在開車時毒癮發作,還可能危及孩子。如果成年子女有上述的問題,又不采取負責的處理態度,尋求協肋,父母可以向他們的醫生尋求建議,或打電話到生命線、警察局尋求立即性地幫助。

十一、尊重孩子教育孫兒的權利。父母要管教的是自己的孩子,不是孫子。即使孫子來拜訪你的時候,也要謹守這條原則。幹涉孩子的教育最易造成衝突。在他們親子發生爭執的時候介入,根本是自找麻煩,而且挑戰到為人父母的權威。稍稍溺愛一下孫子一般來說沒有什麼大礙,還能帶來不少樂趣,不過,如果孩子抱怨你太寵孫子的時候,就要當心了。自我檢討一下,情況如果真如孩子所說,就要尊重孩子的意願。

十二、共同分擔改善關係的責任。在成人的關係中,強調的是相同的權利、地位和自由,既然如此,表示雙方也要分擔相同的責任。雙方要互相支持,溝通彼此的需要,以及在達成共識的情況下做成決定。要期望他們和你一樣,以誠實開放的態度共同努力維係成員之間關係。在彼此都受益的情況下分擔責任,孩子才會和父母真正成為平等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