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節 點亮心靈的明燈(2 / 2)

美國啟蒙運動的開創者、科學家、實業家和獨立戰爭的領導人之一富蘭克林,被譽為“美國的完人”和“人道和理性的化身”。富蘭克林平生最重視人品的培養,他把他成功的因素歸結為“誠實和公正”,還有“餓著肚子讀書”;他為自己列出了13種每日必讀的人品:節製、沉默、秩序、果斷、節儉、勤奮、誠懇、公正、中庸、清潔、平靜、純潔、謙遜。高尚的人品美德,使他贏得了巨大的聲譽,同時也給他帶來巨大的愉悅,給他注入無窮的潛能和動力,成功也就紛至遝來。

愛心和公益慈善是人類的一種美德,是一種心靈的淨化和升華,它使人內心得到安寧、慰籍和快樂。慈善不分民族,不分國界,不分信仰。捐贈者快樂,受捐贈者也快樂,在慈善路上,一路都是歡聲笑語。被譽為“中國首善”的陳光標最大的快樂就是“慈濟天下”——做公益事業。2008年5·12汶川地震發生後,他帶領120名操作手和60台大型機械組成的救援隊千裏救災,救回131條生命,其中他親自抱、背、抬出200多人,救活14人,還向地震災區捐贈款物過億元。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稱讚他是“有良知、有靈魂、有道德、有感情、心係災區的企業家”,並向他表示致敬。十多年來,他捐助慈善事業的數額難以統計。他積極推動慈善理念的傳播,提出“投身慈善樂在其中”“慈善不分國界、不分民族、不分信仰”等慈善觀念。連續四年榮獲“中華慈善獎”,2008年12月被授予“中華慈善獎特別貢獻獎”。

誠實守信作為人類美德之一,同樣帶給人們內心的安寧和快樂。

她是一位隻念過初中的婦女,最初到深圳打工,後來在街頭一角開辦了自己的雜貨店,冰棍電池膠卷什麼都賣。她的思路是“誠信經商,從小做起,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如她賣膠卷,就這麼一個原則:每個隻賺一毛錢。別的人每個“柯達”賣21·5元,她永遠隻賣16·7元。不論怎麼變化,她這樣一條“原則”就是不變。15年過去了,別的人不少都虧損了幹不下去了,她卻在深圳繁華大街有了自己的樓房和汽車。全市的個體客戶和批發商誰都知道她的膠卷貨正宗,便宜,來找她訂貨的絡繹不絕,她想不富都不行!她的誠信,她的美好人格,使她聲名鵲起,很快成為業內的知名人士,當選為政協委員、市個體私營經濟協會副會長,每當想起這一切,她心裏充滿快樂和甜美。

職業人士最需要培養哪些美德?那就是熱愛生命、關愛社會,愛人感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愛業敬業、吃苦耐勞、團結互助、謙虛謹慎、甘於吃虧、忠誠奉獻等。有了如此美德,首先使內心平靜而無愧,工作充滿激情,勢必得心應手,成績顯著,得到同仁和上級讚揚,你心裏必定充滿陽光和快樂。

職業人士,請點亮心靈的明燈吧!

想想和說說。

1、一個人在工作中,其“道德”與“心情”有什麼內在聯係?舉例說明。

2、職業人士最需要培養哪些美德?你打算怎樣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