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心理課堂上,老師掛出了一幅圖片,上麵是一隻貓,正在對著鏡子看。老師問大家:“大家能從這幅圖畫中悟出什麼樣的人生道理?”學生們或低聲議論紛紛,或站起來大聲回答。最後,還是一位女同學答得十分準確:“這幅圖片告訴我們。人生最重要的事是認識自己!”
人生最重要的事是認識自己,這似乎巳成為一條公認的人生哲理。人活在世,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同樣也有自己的劣勢。人能否快樂生活和工作並取得成就,很大程度上與是否“發現自己優點”有關。許多人一生為什麼鬱鬱寡歡,感到“很苦惱”、“很失敗”呢?原因之一是沒有發現並發揮自己的優點和優勢,或者隻是看到了自己的短處或缺陷,感到處處不如別人(如個子小、文憑低、能力差、家庭貧困、相貌不揚等)而感到自卑,以至“人比人,氣死人”或“人比人,愧死人”。有些生理缺陷者或殘疾人,之所以產生種種心理障礙或心理變態,其主要原因無非是隻看到自身的缺陷而忽視了自己的優點和優勢。人一自卑便導致苦惱、鬱悶、自我封閉、思維變態等,影響學習、工作和正常人際交往。
看不到自己的優點或優勢,這是一種自我認知上的偏差。自己看自己都矮了三分,怎能“快樂”得起來呢?
心理學上常常做這麼一個“發現自我獲得快樂”的實驗:請學員拿一張白紙,將自己的優點、專長和開心的事全都寫在上麵,製成一份清單,每天早晚(特別是碰上不順心的事或挫折時)拿出來讀上10遍;這樣使學員看到自己的優點和成績,提升其自信心和成就感,並能消除自卑和苦悶,達到心態平衡,身心健康。
人能發現自己的優點優勢,不但產生快樂感和自信心,更能激發潛能,滿懷激情投身奮鬥,取得事業成功。一個人的成功,其奧秘就在於發現了自己的優點和優勢,並正確認識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揚長避短”,發揮優勢,規避劣勢,因勢利導,把自己的劣勢轉化為優勢,在快樂工作中獲得成功。
第二次世界大點中,美軍有意征集了一批品學都很“劣”(如鬥毆、行竊、吸毒、惡作劇等)的青年入伍,集訓時對他們宣布:“你們從現在起就是很優秀的戰士!要求你們每人每月寫一封信,告訴家裏,你進步了,愛國正義,認真學習,刻苦訓練,勇敢殺敵,還不斷立功。”這批青年聽了,很開心,真的按部隊的要求認真這樣做了。一年過去了,這批青年真的變了,變得十分優秀,十分“陽光”,不少成為戰鬥英雄。
在這批青年身上,他們的原有的優點被得到肯定和“發現”,他們智商、情商、膽商之類的“優勢”被充分“挖掘”出來了,因此徹底改變了他們的麵貌和命運。
被譽為“中國文化昆侖”的錢鍾書先生小時的數學課是十分糟糕的,報考北京大學時才有幾分,被主考老師淘汰了;但他的語文課程非常優秀,幾近滿分,被北大校長馬敘倫發現,並破格錄用。後來,錢先生並不為自己的劣勢感到苦悶,而是為自己的優勢感到開心,努力避開其劣勢,不把主攻方向放在料理化方麵,而發揮語文最好看優勢專攻文科,經過數十年快樂治學,終於學富五車才高八鬥,成為一代鴻儒巨匠。
假如錢鍾書不善於發現並發揮其優勢,能有這“中國文化昆侖”式的成就嗎?能有他獲得巨大成就後的快樂體驗嗎?
華人著名漫畫家蔡誌忠從小就愛畫漫畫,有很高的漫畫的天份,可是他在其他功課方麵沒有什麼特長。於是在初中二年級時就退學學畫漫畫,一輩子都從事漫畫,結果越畫越精,成為舉世聞名的華人漫畫家,幾十年來出版了數百部漫畫集,總發行量達2億多冊。
發現自已的優點,發揮自己的優勢,這是獲得快樂和成功的根本。好,就讓我們在生活工作中努力去“發現”,去“發揮”吧!
想想和說說。
1、說一說,你的最大優點、優勢是什麼?發揮了沒有?
2、發現自身優點和優勢,對人生產生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