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常常聽有這樣的話:“我喜歡在那裏幹,因為那裏的人很好,很融洽,很開心”;“唉,我真想離開公司,這裏的人際關係大緊張,你鬥我我鬥你,我的心態糟極了,還有什麼樂趣幹呢!”。
這些話告訴我們,工作中快不快樂,開不開心,往往取決於工作的“人環境”或者“人際關係”。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快樂的重要源泉。
人際關係是生活的一個重要元素,它影響甚至決定著一個人的情緒、心態和行為。
兩個釣魚高手同時到魚塘釣魚。他們高超的釣技吸引了一批遊客。遊客們紛紛加入了釣魚的行列。不過,遊客們水平不高,釣來釣去還釣不上幾條來。
那兩位釣魚高手對遊客們分別是兩種態度:第一位是清高、冷漠,不愛搭理人家,單享獨釣之樂;第二位是熱心,豪放,愛交朋友,他看到遊客們老釣不著魚,就對他們說:“這樣吧,我來教你們釣魚,如果你們學會了我傳授的釣魚方法,釣到了魚,每十尾就分給我一尾,不滿十尾就不必給我。”遊客們一聽很高興,很快就達成了協議。
教完這些人,他又到另一群人中去,同樣也傳授釣魚術,同樣也要求對方每釣十尾回饋他一尾。一天下來,這位高手把所有的時間用於傳授指導釣魚者,獲得的竟是滿滿的一大籮魚。還認識了一大堆新朋友,同時左一聲“老師”,右一聲“老師”地被人圍著,備受尊崇。
而另一位高手呢,卻沒有享受到這種樂趣,依然是獨釣一隅,更感到孤獨落寞,悶釣了一天,看看自己簍裏的魚,遠遠沒有同伴的多。
這個小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呢?人際關係好的人會得到人們真誠的回報、良好的合作和生活的樂趣。相反,冷漠、拒人於千裏之外門的人很難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相隨的隻有孤獨、鬱悶,自戕身心。快樂也就會遠離他,就象上麵那位清高、孤獨、不熱情與他人交往的“釣魚高手”一樣。
良好的人際關係,在給自己帶來快樂的同時,也帶來事業上的順利和成功。
小郭是一位熱情的女孩,大學畢業後在公司裏幹文員,她除了自己奮發學習,努力工作外,還主動積極參加參加裏組織的各項文體活動,與上級、同事溝通,和與打成一片,同時注意幫助他們,解決他們學習、技術和生活上的問題。很快,她贏得了良好的人緣和真誠的掌聲。工作將越來越得心應手,因此也得到莫大的快樂。一年之後,被提拔為主管,她更加開心了。
因此,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是一個人在職業界生存發展的基礎。著名心理勵誌大師拿破侖,希爾說:“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隻有15%是由於他的專業技術,另外的85%要靠他的自我心靈、人際關係和處世技巧。”就很有道理。當今職業界也流行這麼一個“公式”“成功=知識+人緣……”
相反,假如不善於處理與人交往,不善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其發展前景也就十分暗淡。
小田是一位碩士生,才華橫溢,業績優秀。可就是處處過於張揚,自誇自大,剛到單位,嘴裏常掛著“我在大學裏怎樣優秀怎樣被重用”,公司的管理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這個不行那個也不行等等,因此他得罪了不少人。有一次因一件小事與主管領導拍桌子幹起來。從此,他心態很是糟糕,變得另外一個人似的。結果兩次競崗都票數寥寥無幾,失去了機會。不到一年就幹不下去了,隻好走人。
小田的案例告訴我們,一個人與本單位的同事搞好關係,營造良好人際關係,對於打造快樂心境和快樂人生時何等重要!相反,一些人感到老不自在,老不開心,甚至感到壓抑萬分,有度日如年的煎熬感,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際關係不好,與人難以交流,處處設防,明爭暗鬥。這樣的人不僅不快樂,還很難有奔頭。
也許有的人說要說:“在單位裏,我隻管我自己。我不求別人對我怎麼樣,我也不主動對別人怎麼好,我隻把我的工作做好就行。”這肯定是不現實的。一個人怎可能與他人隔離開來呢?怎能把自己“孤獨”起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