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是一家房地地產公司業務經理,工資每月5000元,還有優厚的獎金。在別人看來,她是很成功的職場白領。然而她卻很不開心,很鬱悶,任務之繁重,工作之艱苦,競爭之激烈,使她最擔心的是自己現有的經理職位和5000元高薪能不能保住,今後的日子怎麼過等。因此常常情緒低落,茶飯乏味,晚上常常失眠,痛苦萬分。心理醫生告訴她,她患的是職業焦慮症。
“職業焦慮症”這是職業白領常見的一種心理疾病。我們上麵所說的中小學中的男性教師就是這樣的一個群體。在學校裏,他們往往有著美好的理想和抱負,但現實和理想卻是如此的落差;與其他的行業相比往往會有一種自卑和無奈,進而產生職業倦怠。一個人如果對工作不滿意、疏離感、工作壓力等患得患得失,造成心理焦慮,肯定快樂不起來,必定對發前途前景失去信心,其生理機能、免疫力、人生激情和潛能必然會下降,當然就難以獲得事業的成功。
阿雯是學外語外貿的,畢業在一家人民團體當小小辦事員。雖然這是個鐵飯碗,但做的工作實在是瑣碎和“專業不對口”:每天幹的不是外語外貿,而是掃地,打開水,送文件,領材料和雜七雜八的事。開頭幹了幾天還滿起勁,幹著幹著就煩了,最大的煩惱就是“難道我要幹這個一輩子”?“這就是我理想的事業,理想的人生”她老想跳槽,到企業去幹自己喜歡的專業,可是又不敢輕易“下海”,更不敢違抗年邁父母的意願,有時越想越鬱悶,越想越越傷心,一點提不勁來。時常是一個人呆呆地傻想,單位搞郊遊呀,文體活動呀她竟無心參加。三兩年過去了,晉升呀,評先進呀,全沒有她的份。
魯迅先生說過:人最痛苦的事就是醒來之後找不到出路。阿雯就是這樣的一個長期找不方向和出路因而處在痛苦中的人。一個人失去了方向,就失去了激情和動力,勁不知往哪裏使,伴之而來的就是迷惘、苦悶,無作為,最後是怨天尤人,消極、沉淪,被同齡人拋在後頭,被時代所淘汰。
在職業界中,像阿雯這樣的人並不少見。找不到出路看不到希望,陷於不能自拔的苦惱、迷惘之中,這巳成為當代職業人士特別是青年人的一種“通病”。
6 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幸福觀不健康。
這應該是最本質的一個原因。
古往今來,人類確也有著不少不正確、不健康或者是腐朽的幸福觀。有一種被戲稱為“豬欄哲學”的觀念認為:吃好、穿好、玩好就是最大的幸福,即像豬那樣飽食終日,無所用心,舒舒服服過一輩子就是幸福。有的人認為賺到大把大把錢,擁有數不盡的金錢珠寶就是幸福,如莫裏哀筆下的阿巴貢、高老頭之類。
在改革開放、價值觀多元化的社會背景下,不少的職業人士一下子不能適應“啪的一下就跨入了高速旋轉的市場經濟”這急劇的社會轉型,陷入了人生觀的誤區。有的認為有錢就是幸福,有了錢就有了一切,因此拚命追求金錢財富;有的認為人生苦短,及早享樂,香車美女,燈紅酒綠,醉生夢死就是幸福;有人認為擁有名譽地位就是幸福,因此不擇手段不顧人格尊嚴去追求……在這種不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驅使下有追逐物質享受時得不到滿足而感到苦悶、焦慮;而對本職工作敷衍了事,消極怠工,毫無建樹,屢遭批評,於是焦慮、忿懣、嫉妒、消沉、甚至報複等接踵而來,陷入了痛苦的深淵。
還有相當多的人世界觀不正確。比如說如何對待競爭。按說,競爭當然有輸有贏,需要正確對待。贏了當然可以開心,可輸了呢,應該當作一次教訓,將之看成是“老天爺對我的厚愛”或者是“人生的一次曆煉”,看成是“成功之母”;可有些人卻當作是“陷入萬丈深淵”。能不痛苦萬狀嗎?
還有一個如何對待職位和待遇的問題,這實際上是對事物的認知問題。上麵我們已經提到,不少人在看到別人升遷自己而“原地踏步”時感到十分失落和痛苦,心理產生強烈的不平衡,因而茶飯無心,工作沒有激情,有的隻是無完無了的抱怨和忌恨。這樣的認知實際是片麵的不科學的。這樣的人不懂得正確對待自己和別人,不懂得“理有固然”,“事出有因”,不懂得在自身問題上找原因,不懂得總結自身的經驗教訓,不懂得如何振奮精神和“一切向前看”,而總把一切歸因於別人或上級錯誤和缺陷。這樣的心態是永遠得不到快樂的,也很難把工作做好。久而久之,人無出息,甚至沉淪,很容易“邊緣化”甚至被淘汰。
對挫折當然如此。明智的人把挫折當作是“人生的常態”“人生的必須的”,是“躲不過的人生課”;而世界觀扭曲的人卻當成“致命打擊”,哀歎“這下子完了”。世界觀不正確,麵對上種種“不順”,種種挫折,他必然會陷入痛苦、沮喪和沉淪之中。
再比如“人比人”,世界觀扭曲的人往往是“想不開”,“氣不過”或者是“氣死人”。明明是當初大家一起來供職,憑什麼他被提拔我卻不能;更令人心理嚴重失衡的是“論工齡我比長”、“論年齡我比他大”,論能力我比他強憑什麼要提拔他?越想越要跳樓。
還有相當一些人不懂得感恩和知足,造成整天不快樂。美國有一本暢銷書叫《快樂是嚴肅的題目》,作者普拉格在書中提出,不知感恩和缺乏知足感是人們不快樂的兩大原因。現在的一些青少年,由於生活越來越好,父母給他的太多太多,讓他們的優越感和期望越來越大,因而也越來越“惟我獨尊”和不能滿足,於是越來越不快樂。在他們眼裏,父母給我的愛天經地義,我是太陽,我是天之驕子,應該得到越來越多,一旦達不到,就不快樂,就鬧脾氣,就終日“鬱悶”。還有相當的有錢人,開著跑車,戴著世界名表,穿著世界名牌服裝,還到私人小島度假,就是不快顧樂,因為他還不滿足,他的欲望還沒有達到,因而終日鬱悶。
想想和說說。
1、現代職業界人士如此鬱悶的主要原因是什麼?舉行說明。
2、說說自己在本職工作中的苦惱、困惑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