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走出國門 做一個受歡迎的“世界人”(1)(1 / 3)

我是在二十出頭的時候第一次走出國門的。

在那個年代,出國並不像現在這樣平常和容易,我也剛進入外交部工作。接到前往吉布提工作的任務之後,興奮之餘不免有些緊張。非洲人容易相處嗎?我在大學裏專修的法語是否過得了關?這樣想著,等待出國的日子變成了“惡補”自己可能存在的各種欠缺的漫長時光,直到踏上飛機的舷梯,我的心裏依然是既高興又忐忑不安。

相信很多第一次出國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有類似的感受,尤其是當你有公務在身時,出國之前的準備工作更是必不可少。大到提前規劃行程、安排會晤,小到“突擊”語言,準備隨身行李,未雨綢繆、知己知彼能讓你省卻不少麻煩,輕鬆上路。

精簡行囊,拒絕“負重旅行”

十幾年前,我經常看到許多人外出旅行時恨不得一手拎5個袋子,大大小小的包裹琳琅滿目--且不說外在的形象、風度蕩然無存,零零散散這麼多東西,在旅行途中也極容易顧此失彼,遺失物品。

到了交通迅捷的今天,已經很少能在車站或機場看到這般“負重旅行”的“奇觀”了,但又出現了新的問題:更多的人隨身行李倒是簡單,瀟灑上路,但臨出發時,總有這樣那樣的東西遺忘在家裏--如果忘帶的是名片倒還好辦,實在不行到國外後還可以手寫或加急印刷一些,但也真有人連機票、護照這樣的重要證件都忘帶了,到了機場才發現,好好的一次出差或旅行很有可能就要泡湯了。

出國旅行,準備工作一定要做精,做細。像預訂酒店、安排接機、設定行程等,都要提前規劃,做到心中有數。行前更是要檢查至少兩次,看看出國的證件是否齊全,以免耽誤行程。若是想給國內的親人或朋友帶一點禮物,可以提前問問對方有什麼需求,留

出一定的資金預算和行李存放空間。

至於隨身攜帶的行李,一定要少而精:

“少”是指數量上少,簡單、實用。隨身衣物和盥洗用品越簡單越好,衣服根據場合的需要,以容易清潔、方便攜帶、款式“百搭”者為宜,護膚品也不妨選擇便攜式的。

如果行李數量多,最好選擇體積大一點的旅行箱,盡量把所有的東西裝在一個箱子裏;即便行李不是太多,若在國外計劃逗留的時間較長,最好也準備一個大一點的旅行箱--雖然出發時箱子裏還有富餘的空間,但當你給朋友或家人購買禮物時,就能感受到大箱子的好處了。

對於喜歡購物的女士來說,還可以在箱子裏多準備一個能折疊的旅行袋,材質輕薄的那種,這樣既不占地方,也

可以用它來裝購買的物品。

“精”是指必備的一個不落,多餘的一個不留。

那麼,哪些物品是必備的呢?

--重要的證件票據。類似機票、護照、身份證這樣的東西非常重要,不但要謹慎保管,建議你在出發前多複印幾份留在家裏備用。此外,證件照片、人民幣、外幣、信用卡、旅行支票,甚至國際駕照、有效的聯係電話等最好也分門別類地整理好放在隨身攜帶的包裏,這樣需要使用時就能加快辦理各種手續的速度。

--常用的自備藥品。包括感冒藥、創可貼、消炎藥、止痛藥等常備藥品一定要帶在身邊。必要的處方藥還可以請醫生開具病曆單並用英文(或相應的外文)書寫,這樣萬一你在國外發病,可以盡快獲得藥物治療,既可省卻排隊候診、醫生問診的時間,還能節約費用。

--小禮物。建議你提前準備一些小禮物,無須花費太多,小巧別致又有特色的就可以--無論是較正式的商務會談還是私人之間的交往,一件精心準備的小禮物會讓你更受歡迎。即使是純粹的外出旅遊,適當帶幾件有特色的小禮品給當地的導遊、陪同等,也是周到而備受歡迎的。

--一些重要的、不是隨處都能買到的東西。如果是商務旅行,印有外文的名片,必要的文件,有單位或公司抬頭的信紙、信封等就屬於必備品。此外,相機、手機的充電器,必要的轉接線等電子配件也要備齊。

此外,“多餘的”物品未必真的多餘,但如果不方便攜帶,需要時在國外也能買到,就可以盡量從旅行箱中精減出去。比如,男士的西裝,至少要帶一套,但襯衫和領帶則應帶兩三套,以應付不同場合的需要。

外交官告訴你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充電變壓器和轉換插頭等一定要和所去國家的相吻合。比如在歐洲,飯店內插頭的插孔大都是圓形的,電壓有的國家是110伏,有的國家是220伏,這些都需要提前問清楚。一個轉換插頭就能讓你省卻不少麻煩,而帶錯了配件也會讓人哭笑不得。我在國外曾不止一次看到有的同胞滿頭大汗地找轉換插頭,想為自己的手機充電,有的人還因此耽誤了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