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工作中獲得充實(1 / 1)

把工作當成是一種奉獻的機會

是一種藝術的把玩

是一種生命的欣賞

就能在輕鬆的身心狀態下把工作做好

──聖嚴法師《人間世》

一個沒有工作的人是世間上最苦的人,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寂寞無聊。有些年輕人成天閑蕩,無所事事,像孤魂一樣,不知道在哪裏安定身心;像浮萍一樣,不知道將漂向何方?那是何等的不幸!可知工作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工作的益處很多,我隻簡單地舉出三點告訴各位:

(一)工作中才有生命

一個人如果沒有工作,等於行屍走肉,沒有精神,沒有靈魂;一旦有了工作,才能發揮生命的潛力,表現出生命的價值,所以說工作才有生命。

(二)工作中才有人緣

在一個團體中,最不得人緣的人,就是最懶惰、最不發心、最不肯工作的人。在許多小動物中,大家常常讚美螞蟻,因為螞蟻工作勤奮,儲蓄糧食;大家也讚美蜜蜂,因為蜜蜂勤勞操作,采花釀蜜,它們都活得很有意義。因此,一個人要發心工作,從工作中獲得人緣;要勤奮工作,群眾才能接受你。所以,我常常勉勵大家:“工作無貴賤,服務最神聖。”因為在神聖的工作裏麵,我們才能廣結人緣。國父說:“人生以服務為目的。”可見有工作的人生才有意義。

(三)工作中才有財富

世間上有很多人都想擁有萬貫家財,那麼,如何才能獲得呢?致富之道是什麼呢?就是工作再工作。世界上沒有天上掉下來的財富,即使有一筆橫財到了你的手邊,如果你沒有繼續努力工作,坐吃山空,再多的橫財也不長久;再說,不勞而獲的財物,是不可貴的。唯有摻和自己的汗,發揮精神、用盡力氣去賺取的財富,那才是最可貴。俗語說:金砂隨潮水流來,也要你動手去淘洗,才能得到黃金。這說明一切的收獲都要靠自己去從事工作。

——星雲法師《星雲大師講演錄》

什麼是現代人應該有的正確、健康的職業道德觀念呢?時下有些年輕人,隻把職業當成謀生的飯碗,在這種觀念影響下,每當有額外工作時,有些人可能會這麼想:“反正我現在飯也夠吃了,衣服也夠穿了,房子也有得住,大不了比別人吃差一點、穿差一點、住差一點,而我也不指望這一輩子能發什麼大財,幹脆休息算了。”因此要他加班,他不願意;能夠少做一點工作,他就盡量少做;逮到休息的機會,他絕不放棄。

另外,有些人則是從十幾、二十歲開始工作,工作二十到二十五年之後,不過四十來歲就退休了。拿了退休金以後,過起退休生活,開始養老。因為他已經心滿意足,覺得錢已經賺得夠多,生活還過得去,要那麼多錢做什麼?工作對他而言,隻是為了謀生,既然發不了大財,想升遷也升不上去,就幹脆提早退休好了。這種心態,也不是健康的工作觀念。

對一個學佛的人而言,工作不僅僅是為了賺取生活費用,也不是為了追求名利,或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讚歎、嘉獎。工作就是工作,工作本身就是自我生命的責任及權利,也正是生命的意義、價值所在。隻要活著一天,就要工作一天,否則,這個人活在世界上就跟毛毛蟲一樣,不像個人了。

每個人都有他存在的特殊意義,那就是一種努力奉獻他人的精神。我常常鼓勵許多年屆中年的在家居士,如果物質生活已經沒有困難,應該利用多餘的時間,投身各種公益慈善、社會福利事業的義務工作。付出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所得到的是身體及心理的健康;因為在做義工時,我們不忮不求,不為了得到什麼,隻是單純地奉獻自己。想想看,有那麼多人因為你做義工而得到好處、得到幫助,這是多麼有價值而令人歡喜的事!

正在工作崗位上努力的人,也應該建立這種觀念,不管有沒有升遷機會,不管薪水有沒有增加、調整,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以及為了服務社會,我們都應該奉獻一己之力,盡心工作。奉獻不能以薪水多寡來衡量,這一份薪水隻是工作所得到的一部分回饋,代表的是人家對我們的感謝,工作的代價絕不能以一小時幾塊錢來計算的。

工作的目的隻是為了奉獻、為了服務,如果能以這種心態來從事任何一項工作,一定可以全心投入、全力以赴,會很歡喜樂意地把每一件來到手上的工作都做得很好!

──聖嚴法師《聖嚴法師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