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苦痛,有身苦,有心苦。如無衣,無食,風吹,日曬,冰凍,鞭打,火灼,刀瘡,蜂螫,蛇傷,這種種身苦,是一切人所同感的。這可從增加生產,勞資合作,醫藥進步等去補救。雖不能徹底,卻可以相對的救濟。心苦可就不同,如失望,怨恨,憂愁,恐怖,憤結,悲哀,熱惱等等,是人人不同的。如同樣的觀月,引起的心情,各各不同:有的欣悅,有的悲傷,有的怖畏,有的感到孤獨淒涼,有的覺得清涼優美。又如病苦,有的小病而心裏悲傷恐怖到極點,有的雖是重病,也能不引起心苦。所以,從過去業報,或現生違緣所招來的身苦,我們固然要謀求相對的救治;而從現緣或宿習而來的心苦,我們在佛法的修持中,更應充分地控製他,解除他,做到“無有恐怖”,“憂悲苦惱滅”。如諸位既經染上重病,無論是過去生的業報,或是這一生的橫緣,在現代的醫藥上,還不能作徹底的根治,那唯有安命,切勿愚癡而增重心苦。反之,心苦的解除,卻是自己作得主的。我告訴大家:有些了生脫死的阿羅漢,還免不了身體的病苦,但卻能沒有心苦。佛曾經說:你們要“身苦心不苦”。我覺得,“身苦心不苦”,是佛陀最慈悲,最方便的教授!在座諸位,應特別的頂戴奉行!
身與心——精神與物質,本是互相影響的,所以身苦會引起心苦,心苦也會引發身苦。然而身體苦痛的減少,不一定是精神上苦痛的減少。如近代的物質文明,非常進步,論理應該精神更愉快,而事實卻不然,患神經衰弱,精神失常的人,反而多起來。鬥爭恐怖的政策,使人更陷於驚惶失措,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苦海中。比諸位身體的苦痛,實在還要難受。可是心苦的消失,雖不一定沒有身體的苦痛;而修持有力的,確能做到身苦的解除。從心不苦而做到身不苦,這才是佛陀最徹底的救濟!可作為我們的理想而努力去實現。
不知佛法,不依佛法而行的愚人,身苦會引起心苦,心苦會引起身苦,小苦會演變成大苦。如小病而恐怖憂鬱,或思親單戀而臥食不安,久之身體是更壞更苦了!這在我國的現社會中,到處都是,用不著舉例。了解佛法,依佛法而行的智者,身苦不會引起心苦,決不因心苦而引起身苦,小苦不會變成大苦,反而大苦化小苦,小苦成無苦。
我想:大家平常大概是念佛的。念佛,是求得身心清淨而往生淨土的法門。這必須厭離此世間,徹底地看為醜惡不淨,這才有可能。古人說:娑婆的厭心不切,難於舍娑婆而生淨土。娑婆是五濁惡世,色身是五蘊毒聚,如徹底的觀為不淨,自有從不淨而轉為清淨的可能。諸位!佛是人間導師,是大醫王!信佛,學佛,可說已踏上正道,走向光明的前途!不要太看重現在,還有無限的未來,不要太執著色身,還有自在的精神!在三寶的恩德與威德中,為諸位祝願:從身苦而心不苦,走向心淨而身淨的前途!
──印順法師《印順法師開示》
唐朝的南嶽懷讓見馬祖道一打坐不息而不得力,便告訴他:“有沒有見過牛拉車?”馬祖回答說:“當然看見過。”南嶽問他:“如果牛車不走時,是打車還是打牛?是趕車子還是趕牛?”馬祖想當然說應該趕牛,要是牛不走,縱然把車子打壞了,還是不會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