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
信能渡淵,
攝為船師,
精進除苦,
慧到彼岸。
——證嚴法師
信自者,信我現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團,亦非緣影;豎無初後,橫絕邊涯;終日隨緣,終日不變。十方虛空微塵國土,原我一念心中所現物。我雖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更無疑慮。是名信自。
──蕅益大師《阿彌陀經要解》
【注釋】
信自的含義是:相信我現前一念真心,本來就不是身體內的肉團心,也不是第六意識攀緣塵境、妄想分別之心。這一念真心在時間上豎窮過去、現在、未來三際,無始無終;在空間上橫遍十方,沒有邊際涯畔。終日隨緣,終日不變。十方虛空、微塵國土,全體本是我一念心中所顯現的影像。我雖然無明昏迷,起種種顛倒,但隻要一念回光返照,專持彌陀名號,決定得生自心本具的極樂世界。對此不再存有絲毫疑慮,這就叫做信自。
世間一切事業的成就,出世間一切功德的成就,人生一切宏偉目標的實現,都要靠信心。有信心,就有力量。信心在佛教修學的過程中是一個非常根本的問題。從初發心直至成就無上菩提,自始至終,信心貫穿著全過程。修行的層次有高低,信心的層次也有深淺。從初發心直至成佛,無不是由於信的力量的推動,我們才能一步步地從凡至聖,從染至淨。所以說信心是學習佛法的根本,也是世間成就一切善法的根本。
信心是善法,不通惡法。“百法”中的十一個善法,“信”居第一位。我們現在往往講信有所謂迷信、邪信。在佛法來講,這些說法不符合信的本質。佛法認為信是純潔的,不是惡法。所謂的迷信、邪信,佛教裏稱之為邪知邪見,不叫信。如果把迷信和邪信也放在“信”裏麵,就把信的內容搞混亂了。我們學佛的人,要正確理解信的純潔性和重要性。
我們信什麼呢?首先是要信自己。為什麼要信自己?因為不信自己就不能樹立起一個遠大的誌向,就不能發起菩提心,就不能成就大菩提果。
然後要信法。法一方麵是佛的言教,一方麵是一切事物的真理。佛的言教主要是講什麼呢?一是講諸佛菩薩成就佛果開大智慧的方法和經驗是什麼,諸佛菩薩所取得的成就是什麼,所積累的功德是什麼。諸佛菩薩在十方法界是怎麼樣教化眾生、成就眾生。其次,就是講到一切眾生應該怎麼樣根據諸佛菩薩所找到的方法、所取得的經驗,自己也照著去做。
然後是信僧。僧就是聲聞、緣覺、菩薩這些聖賢僧,他們都是在修行道路上取得了不同成果的聖賢。為什麼說有不同程度的成就呢?因為小乘有小乘的成就,大乘有大乘的成就。小乘有果位之高低,大乘也同樣有果位之高低。在不同的果位上如何修、如何證,在教理上是叫如何斷、如何證。斷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
所以信就是信四件事。信真如,信佛、法、僧三寶;也就是信自己、信三寶,由三寶引導我們開發自己的真如佛性。
要信根本,信自己有一個問題,信自己在諸佛菩薩的指引下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要這樣來建立信心。這種信心才隻是像磐石一樣的堅固不可動遙信心的堅定要到什麼程度呢?要堅如磐石不可動遙怎麼才能達到這樣的程度呢?就是要一點點地去實行,一點點地斷煩惱、證菩提。煩惱淡化一點,就有一點體驗。有了體驗,就會不斷地加強自己的信心、培養自己的信根、增長自己的信力。
──淨慧法師《禪堂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