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忙就是營養(1 / 1)

忙而不亂,累而不疲。

忙得快樂,累得歡喜。

“忙”沒關係,不“煩”就好。

工作要趕不要急,身心要鬆不要緊。

應該忙中有序地趕工作,不要緊張兮兮地搶時間。

──聖嚴法師《享受工作——聖嚴法師自在語》

在“忙”中,有數不盡的樂趣;在“忙”中,有無限的喜悅;在“忙”中,能安身立命;在“忙”中,能多所體悟。“忙”的生活實在太美妙了!在“忙”中,我感覺到懶惰懈怠實在就是罪惡。

隨著佛教的發展,五十歲以後,我又忙出另一片天地。在建寺安僧、辦理學院、成立養老育幼事業、從事出版文化工作等方麵,我都寫下了“忙”的曆史。但有誰知道,我常常為了開導一個頑皮的小孩,忙著想盡辦法;我往往為了疏通一位固執的老人,忙得舌幹唇燥。時間在忙碌地思考,忙碌地做事中飛逝而過。佛經上說:“常做佛事,永不休息。”在忙碌的度眾工作中,我學習到謙虛耐煩的美德,也長養了慈悲包容的雅量,真是人生一大收獲。

佛光山開山之初,我忙著帶領弟子們披荊斬棘,啟建山林;平日裏,我忙著在全山掃除各地落葉;假日時,我忙著進廚房供應香客素齋;山洪暴發時,我忙著以身擋水,保衛道場,事後還要忙著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台風來襲,我忙著巡視各地,災後還要忙著修補搖搖欲墜的草寮。經雲:“一沙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在“忙”的生活中,我對於這句話有很深的體會,因為佛光山的一沙一葉中,有我全部生命的虔誠供養。

近十年來,我的弘法腳步拓展到國際舞台。我曾六去印度朝聖,八赴歐洲弘法;我曾七往澳洲、紐西蘭大洋洲地區巡視寺務,三到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國家視察佛光山的別分院。為了將大乘佛法傳入西方世界,我去過北美洲的美加一帶三十次以上;為了每年為期三天的佛學講座,香港地區我來往不下十五次。在馬來西亞的莎亞南體育館,我主持過八萬人的集會;在印度的拉達克,我爬上海拔四千公尺的高地,向當地信眾弘法。聯合國大廈曾有我過往的足跡,印度總統府、泰國皇宮、美國白宮也留下我和各國領導人會談的曆史。中國的長江三峽,我曾親炙過它的風采;世界的七大奇觀,我也曾一一佇足觀賞。在倥傯的弘法行程中,我瀏覽過莫斯科的紅場風光;在繁忙的北歐之旅中,我見識到瑞典和平幸福的社會主義。走訪得克薩斯州的美國太空總署,使我對尖端科技的成果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參觀加利福尼亞州的環球影城,讓我對聲光化電的功用有了深一層的認知。我忙著做一個地球人,將歡喜遍撒十方世界,將自己融入萬物之中,每天過著既充實又幸福的忙碌生活。

滾石不生苔,流水不生蠹。忙,才能發揮生命的力量;忙,才能使我們身心靈活起來。經雲:“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又說:“人所欲為,譬如穿池,鑿之不止,必得泉水。”借著忙,將自己動員起來,才能一鼓作氣,先馳得點。如果能善於忙碌,“忙”就是一帖人生康樂的最佳營養劑。

──星雲法師《星雲法語》

有一句話說:“閑人無樂趣,忙人無是非。”吃飽飯沒事做的人,一定不快樂,一點意思也沒有。

不過話又說回來,現在這世間又有誰會是閑人呢?看社會上每個人,每天總是匆匆忙忙,一副忙碌狀,而他們忙得並不快樂,為什麼呢?因為活得很無聊,正事不做,卻忙著應酬、打麻將、觀光旅遊。這種忙,我想,在飽樂之後,一定是疲倦與空虛。人生寶貴的光陰就這樣浪費掉了,真正快樂的工作,他卻沒做到。

什麼是人生快樂的工作呢?凡有利於社會群眾的工作,都是快樂的。但有人卻不這麼想,每天為了自己的私欲、自己的需求而忙碌,造成了心胸不能開闊,無法接觸到真正善良可貴的本性,把自己關閉在私我私欲中,寧願空拋時光在無所事事的是非無聊中;這種人生毫無人生價值感,哪有樂趣可言?

“忙人無是非”,的確是。因為人生苦短,而真正需要做的事實在太多,如計劃、推行……忙人時常都是要分秒必爭、心無旁騖,為人群、福利事業而努力。他們過得殷實而富有意義,這種“快樂忙”的人生,哪有空閑時間去惹是生非呢?

──證嚴法師《靜思、智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