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放下身份拋開臉皮(2)(3 / 3)

保持自我真本色

人們不能太注重他人的看法,為他人去盲從,為他人而活著。隻有始終秉持自我本色者,才能有勇氣不斷奮鬥,實現自己的最大理想。

加利福尼亞的伊絲·歐蕾太太從小就非常害羞,她的體重過重,加上一張圓圓的臉,使她看起來更顯肥胖。她常常覺得自己與眾不同,不受他人的歡迎。

長大以後,伊絲·歐蕾結婚了,嫁給了一個比她大好幾歲的男人,但她害羞的特點依然如故。婆家是個平穩、自信的家庭,他們的一切優點在她身上都無法找到。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之中,她總想盡力做得像他們一樣,但就是做不到。家裏人也想幫她從禁閉中解脫出來,但他們善意的行為反而使她更加封閉。

她知道自己是個失敗者,但她不想讓丈夫發現。於是,在公眾場合她總是試圖表現得十分快活,有時甚至表現得太過了頭,事後她又十分沮喪。因此她的生活失去了快樂,她看不到生命的意義,於是想到自殺……

後來,伊絲·歐蕾並沒有自殺,那麼是什麼改變了這位不幸女子的命運呢?竟然是一段偶然的談話!“是一段偶然的談話改變了我的整個人生。”歐蕾太太繼續說道,“一天,婆婆談起她是如何把幾個孩子帶大的。她說:‘無論發生什麼事,我都堅持讓他們秉持本色。’”

“‘秉持本色’這句話像黑暗中的一道閃光照亮了我。我終於從困境中明白過來——原來我一直在勉強自己去充當一個不大適應的角色。一夜之間,我整個人就發生了改變,我開始讓自己學會秉持本色,並努力尋找自己的個性,盡力發現自己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開始觀察自己的特征,注意自己的外表、風度,挑選適合自己的服飾。我開始結交朋友,加入一些小組的活動,第一次他們安排我表演節目的時候,我簡直嚇壞了。但是,我每開一次口,就增加了一份勇氣。過了一段時間,我的身上終於發生了變化,現在,我感到快樂多了,這是我以前做夢也想不到的。此後,我把這個經驗告訴孩子們,這是我經曆了多少痛苦才學習到的——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要秉持自己的本色!”

我們每個人都是世上獨一無二的,你就是你自己,不要因為麵子,就按照他人的眼光和標準來評判甚至約束自己,你無須總是效仿他人。保持自我本色,這是使你自己快樂最重要的一點。

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麵貌都是由自己塑造而成的,如果我們能學會接受自己,看清自己的長處,明白自己的短處,便能踏穩腳步,達到目標,這樣就不至於浪費許多時間和精力,空自苦惱。

下麵讓我們再來看看歐文·柏林給喬治·葛斯文的忠告吧。他們兩人初識的時候,柏林已是位有名的作曲家,而葛斯文還是個每星期隻賺35塊錢的無名小子。柏林很賞識葛斯文的才華,願意付3倍的價錢請葛斯文當音樂助理。“但是,你最好別接受這份工作。”柏林說,“如果你接受了,可能會變成一個二流的柏林,如果你秉持本色奮鬥下去,你會是個一流的葛斯文。”葛斯文記下了柏林的忠告,果然成了美國當代著名的音樂家。

“要想成為真正的‘人’,必須先是個不盲從的人,你心靈的完整性是不可侵犯的……當我放棄自己的立場,而用別人的觀點去看一件事的時候,錯誤便造成了……”這是愛默生的名言。太以自我為中心難成大事,但如果一點都不在乎麵子,不在乎自我,則隻能讓人鄙視、輕蔑。所以麵子不能全然不要,涉及尊嚴的時候,麵子一定不能丟,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本色。

要想做一番事業,我們就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個性,不要為外物所影響,你就是你,你永遠是獨一無二的,不需要按照他人的目光和標準來規定自己做事的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