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人看朱怡,生活井然有序,而且總是神清氣爽。她說,這得歸功於自己每天勤於做“內在清掃”,所以,已經沒有留下什麼值得煩惱的事了。
不過,有時候某些因素也會阻礙我們進行掃除。譬如,太忙、太累,或者,擔心掃完之後,必須麵對一個未知的開始,而你又不確定那些是不是你想要的結果,萬一現在丟掉的,將來又撿不回來,怎麼辦?
的確,心靈清掃原本就是一種掙紮與奮鬥的過程。不過,你可以告訴自己:這一次的清掃,並不表示是最後一次的清掃。而且,沒有人規定你必須一次掃幹淨,你可以每次掃一點,但至少在目前,你必須立刻丟棄那些會拖累你的東西。
退一步海闊天空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人生就是在追求成功。但不能為了成功就一條道走到黑而進入死胡同,有時退一步,反而會海闊天空。
人們都希望自己能不斷進步,超越別人,取得人生最大的成功,但有時候一味地貿然前行,可能會麵臨絕境,這時不妨退一步,或許眼前就會出現一片光明。有遠見卓識的聰明人,他們不會一味地走進一條死胡同,相反,他們擅長於在廣闊的人生海洋中探索發現,另辟蹊徑。
“退”從表麵上看,意味著膽怯、失敗。但是下麵一個現象也許會令你感歎不已。森林中,唯老虎為百獸之王,誰見誰怕,無不撒腿而逃跑。可是,你仔細觀察,老虎在捕食時卻總是先後退幾步,然後狂奔而上,才緊緊地抓住了獵物。老虎尚知道在進攻時後退幾步,以便產生更大的力量,而我們又何苦隻知前進,不知後退呢?
有一個工作多年的人向他的同事訴苦說,他的小孩最近數學成績大滑坡,氣得他一連數頓都沒吃好飯,來問同事該如何辦。同事問他是何種原因導致這種局麵。他說也並非他不刻苦用功,老師的作業每天使他累得連自己心愛的足球賽也無法看。體育鍛煉的時間更不用說了。可這孩子對戲劇藝術挺感興趣,無論哪裏一談起京劇便能脫口而唱出,而且其嗓音也是極其出色的。但孩子的父親認為,在目前社會上學京劇沒有出息,不如學點實惠的東西,將來成為大款或高級官員之類。於是對這孩子的興趣橫加指責而不去鼓勵他自由發展。
同事建議他,必須退讓,給孩子退讓,不能強逼孩子去幹自己不願幹的事,也不能強逼他放棄自己的興趣和業餘愛好,讓孩子在廣闊的天地裏找到自己的影子、歡樂、痛苦、失敗。那麼,以後他肯定會找到自己的成功!
果然,過了幾周,這個人跑來告訴他的同事說孩子參加了業餘京劇班,進步很快。同時,學習也得心應手,心理壓力被去掉了,似乎前邊的路很寬,也很輕鬆。
大禹治水的故事,不照樣給我們啟示嗎?傳說堯的時候發大水,年年泛濫。堯用鯀治水,鯀采用的方法是築堤防水,可是今天剛築好的堤壩,明天就被大水衝垮了。這樣鯀足足用了9年時間仍沒將大水治服,結果被舜殺掉了。舜又利用鯀的兒子禹來治水。禹在治水過程中,善於總結前人的經驗,善於作退步思考。他憑著自身的智慧和頑強的鬥爭精神,經過十幾年的艱苦奮鬥,利用疏導的辦法,開鑿了許多條河床渠道,終於把洪水引入大河,由大河流入大海,最終取得治水的成功。其實,疏導對於築堤來說就是一種後退,麵對洶湧而來的河水,我們不後退怎麼能行呢?後退並非意味著河水的不可抵抗,而是為了尋找更好的時機和手段來控製它、牽引它、疏導它,使它按人的意誌流入大海。這種方法不是讓人耳目一新嗎?
退本身並不能說明我們膽怯、我們弱小、我們是逃兵。相反,能進能退、能屈能伸則是我們智慧的象征。古人形容人就說能屈能伸為大丈夫也,可見大丈夫行事,理應是有進有退。退的目的是為什麼呢?是為了更好地進攻。那麼退到什麼程度為止呢?當然是退到不能再退時為止,也即退到我們反攻為止,這時的反攻,其勢絕對不可當,在強大的攻擊下,勝利一定屬於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