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釜沉舟不但是政治上、軍事上的一條重要的應變術,在經濟活動中,也有廣泛的運用。曾經有一家小酒廠看到啤酒、汽酒市場較好,便急急忙忙生產了一批汽酒。可是,由於質量不過關,銷不出去,積壓了10.8萬瓶。這些積壓的汽酒,既占用了廠裏的資金,又占著倉庫。怎麼辦?廠部決定:“倒掉”倒酒搞得非常隆重,其目的是借這種方式激勵全廠職工,也鼓勵社會對他們廠的產品質量進行監督。酒廠這種“破釜沉舟”之舉,在人們心上深深地打下了“質量第一”的烙印。此後,該廠注重質量工作,研製出一批優質酒。他們生產的“玉液佳釀”投放市場後深受消費者歡迎,很快就扭轉了虧損局麵。再經過兩年的努力,該廠年利稅已近千萬,產品銷往各地。
破釜沉舟策略,實際上是斬斷人們的退路,使人產生危機感,以此激勵人們奮發進取。因此,通過人為的方法製造危機,也是對破釜沉舟的計謀的一種巧用。日本日立公司以生產家用電器著稱於世。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由於國際市場對家用電器需求的持續增長,日立公司也發展順利,產品暢銷不衰。為了克服員工的自滿情緒,激勵員工努力進取,日立公司采用一些措施,人為地製造危機來保持企業的危機感。例如,公司曾宣布境況不佳,有2.2萬名員工需暫時回家待業一個月,待業者可領到工資80%左右的待業金;公司還曾對4000名管理人員實行減薪,從上層到下層按不同比例減:總經理減15%,部長級減10%,科長級減5%,通過這些手段,使全體員工都感到危機的存在,不敢懈怠,隻有不斷進取,才能保住工作,保持全額收入。這無異於破釜沉舟,不進則亡。日立公司的這一妙策,也很值得我們借鑒呀。
探險家的膽識
處理突出事件的非正常程序化決策具有很大的風險性。因此,領導者的政治素質和能力素質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領導者要具有探險家的膽識,敢冒風險、敢擔風險的精神和能力。
首先領導者要有政治品德,既有膽有識又有高度負責的責任感。其次,領導者要有能夠冒險的能力。
能力所涉及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知識、技能、智力以及情感等等。在這裏,領導者之所以敢於冒風險是在有著豐富知識的基礎上的厚積薄發,領導者的想像能力尤其重要。處理突發事件的決策是全然沒有把握的,難度最大的決策。進行這種決策比其他非程序化決策所承擔的風險要大得多。領導者必須具有預言家的想像力,充滿樂觀和自信,從對立思想的交鋒和不同觀點的碰撞中及時、果斷、慎重地決策,這樣,即便是“摸著石頭過河”,也一定能到達彼岸。
防患於未然
在今天的信息社會,突發事件與信息同樣具有時效性,因此,對於意料之外的突發事件要具有深刻的洞察力,抓住其中意料之內的因素,把危機作為機遇,作為挑戰,讓創造性的領導藝術解決危機,采取機動靈活的辦法,在控製事態、緩解矛盾之後,迅速查明導致突發危機的原因,對症下藥,化害為利。
美國一家著名製藥廠生產的安眠藥因效果顯著,信譽良好,深受消費者歡迎,市場占有率很高。但一次突發事件差點使該製藥廠關門。
一位長期服用該安眠藥的消費者頭一天晚上從安眠藥瓶中取出兩片藥吃後真的就此長眠了——他死了。死者的家人一紙訴狀要求製藥廠賠償。新聞界將此事披露後,製藥廠的安眠藥在市場上無人敢買。該製藥廠在危機麵前,采取了迅速而有效的方法,不僅化解了矛盾,而且產品得到改進,更具競爭力。
製藥廠領導首先通過新聞界對此事表示強烈震驚和不安,向死者家屬表示道歉和安慰,並表示不管死者是否因安眠藥致死,製藥廠都將負責死者的善後事宜。接著,製藥廠真誠地請求對死者胃液和死者服用的安眠藥與裝安眠藥的藥瓶進行化驗。通過化驗發現,死者服用的藥片不是該製藥廠生產的安眠藥,而是治其他病的藥,並在安眠藥的藥瓶中發現了這種藥片。原來是死者的一位親屬將藥裝在空的安眠藥瓶中忘記了告訴死者,導致死者誤服身亡。製藥廠立即通過新聞界發布了這一消息。然後,製藥廠為了防止類似情況再發生,提出了改進安眠藥瓶的設想。經過緊張研製,新型安眠藥瓶打開後不能再封,消費者在服用完藥片之後不能再用來存放其他藥。新瓶裝舊藥,在市場上頓時倍受青睞,不僅贏得了原有市場,而且擴大了該廠安眠藥知名度,市場占有率比突發事件前有了明顯上升。
另外一個很好的例證也許更能說明一些問題。當傳統的“寶瑩”牌自動洗衣粉紛紛從超級市場的貨架上消失時,它成了人們改變洗衣習慣和技術發展的犧牲品;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便於洗滌的新型超濃縮加酶“寶瑩”牌新型全自動洗衣粉。利維兄弟公司企圖以此來獲得產品在市場上的更大份額。
公司確實在一段時間裏獲得了成功,這種低泡洗衣粉在市場上的占有率由38%上升到了50%。但不久報紙和電視紛紛報道這種新型洗衣粉會導致皮膚病,於是消費者們開始撤離。盡管皮膚病專家經過獨家試驗證明該洗衣粉並不是皮膚病的凶手,可利維公司對這一問題的辯解,卻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壞結果。問題的症結在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