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傾聽是一種無聲的溝通(3 / 3)

多麼深刻的話!做為一個好推銷員,不僅要自己說,更要尊重別人說;不僅要讓別人說,更要聽別人說;不僅要聽別人說,還要在聽的時候製止自己的胡思亂想。

除了尊重顧客,傾聽的重要性還表現在哪些方麵呢?下麵的這個小故事能夠直接給你答案。

麥克走進餐館,點了一份湯,服務員馬上給他端了上來。

服務員剛走開,麥克就嚷嚷起來:“對不起,這湯我沒法喝……”

還沒等他把話說完,服務員已經飛快地跑到廚房,重新給他上了一個湯,不過他還是說:“對不起,這湯我沒法喝。”

服務員隻好叫來經理。

經理畢恭畢敬地朝麥克點點頭,說:“先生,這道菜是本店最拿手的,深受顧客歡迎,難道您……”

“我是說,調羹在哪裏呢?”

作為業務員的你,是不是也幹過這樣的傻事?還沒有搞清楚客戶要表達的意圖就開始行動了?

因為在通常的印象中,能說會道總是推銷的最有利武器。多數公司熱衷於招聘口若懸河的銷售人員。事實上,口才與銷售成功與否並不存在正相關的關係。好的銷售人員懂得什麼時候該說,什麼時候該閉嘴。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你很專心在聽的話,當客戶已決定要購買時,通常會給你暗示。如果你用心傾聽,就會立刻察覺到這些信號。在一家書店裏,一對年青夫婦想給孩子買一些百科讀物,推銷員過來與他們交談。丈夫問道:“這套百科全書有些什麼特點?”推銷員答:“你看這套書的裝幀是一流的,整套都是這種真皮套封燙金字的裝幀,擺在您的書架上,非常好看。”“裏麵有些什麼內容?”

推銷員道:“本書內容編排按字母順序,這樣便於資料查找。每幅圖片都很漂亮逼真,比如這幅,多美。”

客戶:“我看得出,不過我想知道的是……”

推銷員道:“我知道您想說什麼!本書內容包羅萬象,有了這套書您就如同有了一套地圖集,而且還是附有詳盡地形圖的地圖集。這對你們一定會有用處。”

客戶:“我是為孩子買的,讓他從現在開始學習一些東西。”

推銷員道:“哦,原來是這樣。這個書很適合小孩的。它有帶鎖的玻璃門書箱,這樣您的孩子就不會將它弄髒,小書箱是隨書送的。我可以給你開單了嗎?”

這時,推銷員道作勢要將書打包,給客戶開單出貨。

客戶:“哦,我考慮考慮。你能不能留下其中的某部分比如文學部分,我們可以了解一下其中的內容?”

推銷員道:“本周內有一次特別的優惠抽獎活動,現在買說不定能中獎。”

客戶:“我恐怕不需要了。”

這次推銷為什麼會失敗?顯而易見:推銷員沒有抓住客戶購買此書的動機,沒有認真傾聽。如果說他完全沒有聽見客戶的話倒也不盡然,問題是他一邊聽一邊想著自己要表達的東西,所以沒有把對方的話聽到心裏去。

有時銷售目標就要實現,可是在給顧客下訂單時,對方出現了一會兒沉默,你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有義務去說些什麼。相反,你要給顧客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和作決定。千萬不要自作主張,打斷他們的思路,否則,你會後悔得吐血。

日本金牌保險推銷大師原一平曾有這樣的推銷經曆:他去訪問一位出租車司機,那位司機堅決認為原一平絕對沒有機會去向他推銷人壽保險。當時,這位司機肯會見原一平,是因為原一平家裏有一台放映機,它可以放彩色有聲影片,而這是那位司機沒有見過的。原一平放了一部介紹人壽保險的影片,並在結尾處提了一個結束性的問題:“它將為你及你的家人帶來些什麼呢?”放完影片,大家都靜悄悄的坐在原地。3分鍾後,那位司機經過心中的一番激烈交戰,主動問原一平:“現在還能參加這種保險嗎?”最後,他簽了一份高額的人壽保險契約。在從事銷售時,有的推銷員腦子裏會有這樣一種錯誤想法,他們以為沉默意味著缺陷。可是,恰當的長時間的沉默不但是允許的,而且也是受顧客歡迎的。因為這可以給他們一種放鬆的感覺,不至於因為有人催促而作出草率的決定。當顧客說“我考慮一下”時,我們一定要給予他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因為這總好過於“你先回去吧,我想考慮好了再打電話給你吧。”別忘了,顧客保持沉默時,就是他在為你考慮了。相比較而言,顧客承受沉默的壓力要比我們承受的還要大得多,因此,讓顧客多沉默一會兒,傾聽對方的考慮吧。如果你——推銷員——先開口的話,那麼你就麵臨失去交易的危險。因此,在顧客開口決定之前,務必保持沉默,除非你想丟掉生意。

傾聽並不隻是單純的聽,而應真誠地去聽,並且不時地表達自己的認同或讚揚。傾聽的時候,要麵帶微笑,最好別做其他的事情,應適時的以表情、手勢如點頭表示認可,以免給人敷衍的印象。傾聽時,你最好看起來是在專心地聽,而且要讓人家看得見。若要在“仔細聽”和“看起來仔細在聽”中二選一的話,最好還是選擇後者吧。很多人常常說一些不值得一聽的廢話,但是,若此時你聽得目光呆滯、看起來一副漠不關心的樣子,對方一定憤怒不已。因此,“看起來”有興趣,要遠比“真的”有興趣重要得多。可能你並不總是同意你所聽到的東西,但是,要給予足夠的注意力。有些人可能認為,要做到“仔細聽”需要開動大腦去想、去分析對方的話,實際上恰恰相反,如果你陷入深思,對方立刻就會從你的表情上看出問題,所以說真正正確的“傾聽策略”是:放棄自己的主動思維,先聽後想,不要邊聽邊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