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傾聽是一種無聲的溝通(2 / 3)

3.客戶有時原本心情很好,可是因為推銷員不肯傾聽他的意見,他也會變得非常煩躁。不信請看下麵一段推銷對話場景:

推銷員:“布萊特先生,經過我仔細觀察,我發現貴廠自己維修花費的錢,要比雇傭我們來幹,花的錢還多,對嗎?”布萊特:“我也計算過,我們自己幹確實不太劃算,你們的服務也不錯,可是,畢竟你們缺乏電子方麵的……”推銷員:“噢,對不起,我能插一句嗎?有一點我們想說明一下,沒有人能夠做完所有事情的,不是嗎?修理汽車需要特殊的設備和材料,比如……”布萊特:“對,對,但是,你誤解我的意思了,我要說的是……”推銷員:“您的意思我明白,我是說,您的下屬就算是天才,也不可能在沒有專用設備的情況下,幹出像我們公司那樣漂亮的活兒來,不是嗎?”布萊特:“你還是沒有搞懂我的意思,現在我們這裏負責維修的夥計是……”推銷員:“布萊特先生,現在等一下,好嗎?就等一下,我隻說一句話,如果您認為……”布萊特:“我認為,你現在可以走了。”推銷員被布萊特下逐客令,原因是這個推銷員三番五次地打斷布萊特的講話。

在推銷中,這是一大忌!在現實生活中,經常隨意打斷對方講話的人,也隻能讓講話者生厭。對推銷員來說,絕對不要隨意打斷顧客的話,而應該讓他心平氣和地把話講完,就算他的意見不符合實際情況,也要聽下去,除非情況非常特殊。讓顧客充分表達異議,即便你知道他將要說什麼,也不要試圖打斷他。對顧客要有禮貌、認真地傾聽,盡量作出反應。沒有任何顧客願意去跟那些自作聰明的推銷員打交道。要是你不能表現出對顧客及其問題的興趣,你永遠也不會贏得顧客的信任。不認真聽取顧客在購買時所關心的問題,而是自己隨意地羅列出自己關心的情況,結果隻有一條:讓顧客跑掉!

4.透過傾聽,一名優秀的業務員可以捕獲購買信號。

若你推銷的是房地產,當一位顧客提到她的孩子在私立學校就讀時,你就應該明白她不太注重周邊學校的質量問題;當顧客說他們不屬於那種喜歡戶外活動的人時,你就要讓他們看一些占地較小的房屋。顧客的購買需要在和你交談的過程中,一定會直接或間接地表現出來。有時候,一個人往往同時受到幾種消費心理需要的支配。因此,不用因為急於考慮答案,回答對方的什麼問題,或要駁倒對方的什麼觀點,而忽略了去聽清他說的究竟是什麼意思。對於業務員來說,最糟糕的事情之一,莫過於忙於自顧自地講自己想要說的話,而沒有聽出那些購買信號的話。因此,再次提醒與顧客打交道者:傾聽,通過傾聽,我們可以從顧客的某些語言中聽出成交的信號來。當在傾聽過程中,出現購買信號的時候,顧客自己的購買欲望可能還是朦朧的,但我們要敏感地捕捉到這個信號,讓顧客的購買欲望變得清晰起來。下麵是一些購買信號的例子,你可能遇到過:“最多能打幾折呀?”“我可以試用一下嗎?”“這台電腦是怎麼操作的?”“我可以帶回家試一試嗎?”“我家老公/老婆會喜歡它。”“要是我買下來的話,現在要付多少錢?”“如果按月付款,有什麼條件嗎?”“這種型號的與那種型號的有什麼區別嗎?”“是的,我明白你的意思。”“這種款式看起來真漂亮。”

5.實際上,在大宗貨品銷售過程中經常會遭遇客戶合理不合理的投訴和抱怨。當對方有怨氣、不滿需要發泄時,傾聽可以緩解他人的敵對情緒。很多人氣憤的訴說,並不一定需要得到什麼合理的解釋或補償,而是需要把自己的不滿發泄出來。這時候,傾聽遠比提供建議有用得多。如果真有解釋的必要,也要避免正麵衝突,而應在對方的怒氣緩和後再進行。

從這個角度看,傾聽不但有利於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還能夠改善客戶的情緒。

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左右逢源的營銷人員,那麼,建議你在和別人,尤其是和顧客談話時,注意把好的機會留給對方——讓他說,說他關心的事。一般人在與別人交談時,大多數時間都是他在講話,或者他盡可能想自己說話。一般推銷員在推銷產品時,70%的時間是他在講話或介紹產品,顧客隻能得到30%的講話時間。因此這樣的推銷員業績平平。而頂尖的推銷員,早就總結出了一條規律:如果你想成為優秀的推銷員,建議你把用於聽和說的比例調整一下,70%時間讓顧客講話,你傾聽;30%時間自己用來發問、讚美和鼓勵他說。是的,幾乎所有的推銷大師和會說話的人都在建議我們:要傾聽、傾聽、傾聽!傾聽讓你的訂單來得更多,傾聽讓你身邊的人更喜歡你,傾聽讓你的顧客更信任你。傾聽是一種推銷手段,傾聽更是一種個人的修養。切記,當你發現自己說話的時間超過了45%,那就必須當機立斷:閉嘴!

要先聽後想,不要邊想邊聽

有一個哲理故事是這樣說的:

一天,有位年輕人來找蘇格拉底,說是要向他請教演講術。他為了表現自己,滔滔不絕地講了許多話。

待他講完,蘇格拉底說:“可以考慮收你為學生,但要繳納雙倍的學費。”

年輕人很驚訝,問蘇格拉底:“為什麼要加倍呢?”

蘇格拉底說:“我除了要教你怎樣演講外,還要再給你上一門課,就是怎樣閉嘴。”看來,蘇格拉底不喜歡在跟人談話時隻管自己滔滔不絕,容不得他人插嘴的人。難怪他對人說,“上帝給了我兩隻耳朵,而隻有一張嘴,顯然是希望我們多聽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