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發揮你的個性影響力(2 / 3)

再有,要通過高效高質的服務來贏得客戶的信任。上麵曾說到,客戶對企業的信任是有條件的,銷售人員的任務不隻是完成銷售的過程。客戶對銷售人員的信任可以說時一種希望,他們希望可以得到一種優質的服務,這種信任是指:

1.你會以便利的方式為我提供好的產品;

2.你會以公平的價格為我提供有實用性的產品;

3.你會正確的做事來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4.你會在出現問題時主動承擔責任並解決問題

5.你會以負責的態度完成我所委托的業務。

一個優秀的銷售人員在不僅僅銷售產品,而是通過與客戶的交流了解客戶的需要,滿足客戶的需求,幫夥客戶創造利潤的同時為自己創造更多的利潤。如果能真正達到客戶的希望,那麼自然就會贏得一分信任。

你贏得的信任越多,那麼你的機會就越多。在開篇的故事中,摩根先生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也要不失信譽,賠償投保客戶的損失。他最終贏得了廣泛的信任,將公司發展壯大,客戶會因為信任而諒解不經常發生的性能問題,也會因信任而給予你更多的寬容,會因為信任將和你建立持久牢固的客服關係,會將更多的業務交到你的手中。

如果你還沒有和客戶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那麼從現在開始用你的誠信和服務贏得更多客戶的信任。如果你已經擁有了穩定的客戶群體,不要因為一時小利而蒙蔽了眼睛,破壞了已經建立的客戶對你的信任。珍惜這樣的關係,並通過努力去維護它。信任時最好的敲門磚,可以打開客戶的心,可以為你的每一筆業務打開成功之門。

言語之間充滿真誠

有良好的語言能力是銷售員的一個重要的素質,很多推銷員都能夠在麵對顧客的時候,侃侃而談,甚至是說上一天都沒有問題。可是他們最後卻不一定能夠把自己的商品推銷出去,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推銷員在與顧客溝通的時候,往往處於一種機械的狀態,他想的隻是要把自己的產品賣出去,為了推銷而推銷。他忘了即使是一種推銷活動,也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顧客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隻有你在言語之中充滿了真誠,讓顧客感覺到了人情味,感受到你的人格魅力,顧客才能夠從心裏接納你,從而考慮購買你的產品。

有個真實的故事在大學裏流傳得非常廣泛:有一位老師寫了一本有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書,出版社沒有給他稿費,而是讓他自行推銷一千冊作為報酬。對那位老師來說,這遠比講課要難得多。

為了把書推銷出去,他在黨校學員隊裏搞了一次演講,他說:“……當老師的在這裏推銷自己寫的書,總不免有些尷尬。不過,如今作者也很難,寫了書,還得賣書。出版社一下壓給了我一千冊,稿費一文沒有,所以我不推銷不行。這本書寫得怎樣,我自己不好評說。不過有兩點可以保證:第一,這本書是我用三年時間完成的,是我心血的結晶;第二,書的內容決不是東拚西湊抄下來的,是我自己長期思考的見解。前不久,這本書被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評為社科類圖書的二等獎,這是獲獎證書。說實話,對於我們這些教書匠來說,搞推銷比寫書還覺得難,隻是硬著頭皮來找大家幫忙。不過,買不買完全自願,決不強迫。如果覺得這本書對你有用,你又有財力就買一本,算是幫我一個忙。謝謝。”

這位老師的演講一下子產生了良好效果,一次就賣掉了300多冊。這位老師不是專職的推銷員,但是卻獲得了成功。從某種意義上說,他的成功在於他恰到好處地表達了自己的真誠,從而贏得了聽眾的信賴。這表明,在講話中學會表達真誠要比單純追求流暢和精彩更重要。

再讓我們來看看發生在一家法國的鞋店的情形。

銷售人員正在店裏準備隨時接待光顧的顧客。這時候一位女士走了進來,銷售人員馬上就用最自然親切的口吻與這位女士打招呼:“哦,您好,史密斯太太。”

“哦,早上好,安德魯先生。”

“您今天想買一款什麼樣的鞋子呢,太太?”

“哦,我今天想買的鞋子比較特別,真的很特別。”史密斯太太一臉幸福的笑著說。

“那會是什麼呢,我想一定是件好事。”銷售員看到史密斯太太臉上的笑容,就知道不會是什麼壞事。

“哦,是的,我的女兒下個周就要畢業了,我要去參加她的畢業典禮。”

“不會是安迪吧?哦,親愛的史密斯太太,我仿佛昨天才給她試穿過那雙去上學時要穿的小皮鞋呢!時間還真是快啊!”

“嗬嗬,是啊,時間還真是快啊!”

“恩,史密斯太太您的眼光還真是不錯,這雙小羊皮做的鞋子很適合出席一些正式的場合呢。”

“恩,我也覺得很喜歡。”

“那我是給你包起來呢,還是您直接穿走呢?”

“順便問一句,要不要我給您一點怎樣保養這雙鞋子的建議啊?”

“好的,你說吧,安德魯先生。”

“這樣質地的鞋子最好是不要用鞋油,因為那樣會使皮子變硬,用苯胺霜來保養是最好的,您有苯胺霜嗎?”

“我想是沒有。”

“那好,我送給您一管,就放在您的鞋盒裏。”

由於這家店的生意做的很好,安德魯先生決定開一家分店,但是令他感到驚訝的是新店的生意非常的冷清,這是為什麼呢?最後,他終於發現了原因。新店的銷售人員看上去死氣沉沉的,表情空洞,在接待顧客的時候連點熱情都沒有,更別說是真誠了。顧客怎麼可能會喜歡呢?

從安德魯先生和顧客的對話中,我們不難看出,安德魯先生是一顆真誠的心在與他的顧客進行交流,就好象是一個鄰居一樣,讓人感覺到自然。而分店的銷售人員也正是因為缺乏這種真誠,在與顧客交流的時候,總是機械似的說一些套話,自然就不能贏得顧客的親睞了,這就是真誠的區別!

實際上,多數銷售人員都不這樣看,他們認為自己的想法和訴求不必也不能夠輕易透露給客戶,他們不屑於或不善於傳達自己的真誠,卻一味地追求所謂的“技巧”,這最終導致了他們平庸。有一位營銷專家常常給學員講述他自己的購物經曆,其目的就是告誡他們不要忘記真誠的重要性。

這裏還有一個比較糟糕的經曆。這是一位顧客去商場買洗衣機的故事。

一位顧客想去商場買洗衣機,當他走進一家電器商店後,一台新式的洗衣機便引起了他的注意。這時,一位男售貨員熱情地迎上來,滿臉的職業微笑,開始主動地向他介紹這種新產品。他的介紹很專業,語言很流暢,從性能優勢到結構特點,從價格對比,到售後服務,都娓娓道來,並還進行了演示。

剛開始,他的熱情而熟練的介紹感動了這位顧客,令他對產品產生了幾分好感。正當顧客想要向這位銷售人員詢問一些什麼相關的問題的時候,這位銷售人員還在連珠炮似地講著,顧客怎麼樣都插不上嘴。銷售人員也不管顧客懂還是不懂,反正就在他麵前喋喋不休地講下去,好像顧客不買這件商品,不掏出錢他就不會甘休。

顧客看到這種情形,心裏開始有幾分不悅了。當聽到這位銷售人員褒揚自己的品牌而臭罵其他品牌時,他開始對他的動機產生了疑問:如此誇誇其談,甚至還“積極”貶低對手,產品性能是否果真高超?

頓時,這種疑慮把先前產生的好感一掃而光。要不是出於禮貌,他早就走開了。不過他仍然希望向這位“推銷高手”認真“請教”幾個問題,等到他終於講出自己疑問時,卻發現這個銷售員根本答不出來,可笑的是:這個高手絲毫沒有不好意思,也不打算請教其他同事,而是拐彎抹角地顧左右而言他。正好這時來了一位顧客,他便乘機“逃”出了商店,把售貨員因為白費了口舌而表露出的幾分失望和怨憤拋在了身後。

他一直在思考,這位售貨員絕對是一位訓練有素且內行的推銷員,但卻又是一個不懂得說話奧妙的推銷員。為什麼他那滔滔不絕的介紹反而撲滅了顧客的購買欲望呢?因為他從不願意從語言中透露一絲一毫的真誠,換了另一位顧客來,他仍然以同樣的一套流利說辭來對付,他不願給用戶任何思考的空間和餘地,一旦用戶有所疑問,他堅決不讓用戶看出一點不安,而這正是最可疑之處。

為客戶就是為自己

銷售的目標是什麼?也許很多銷售人員的回答是,獲得利益。

銷售的過程包括了買和賣兩個方麵。推銷的目標是雙重的,既要售出產品,又必須滿足客戶的需求。沒有顧客的購買,銷售人員就不能把產品賣出去。推銷過成就是幫助客戶滿足其需要,借此達到或的利益的目的。銷售是一個首先為顧客謀取利益,然後銷售人員獲得利益的過程。

麥德龍(METROGroup)是德國最大和最成功的企業之一,是歐洲第三大、世界第五大貿易和零售集團,2002年7月,麥德龍在上海虹口商場推出了“啟業套餐”,目標是為自主創業者提供服務,幫助他們快速發展。這一作法曾經轟動一時,很多人懷疑這樣是否真的有利可圖,然而麥德龍成功了。

在上海,如果你想開一家小超市或者雜貨店,麥德龍會提供你目前市場最暢銷的商品,並幫助配貨,讓你用最少的現金配最齊全的貨物;如果想開一家小型裝修隊,麥德龍會為你配所需要的電動工具和手動工具,提供相應裝修材料的商品建議清單;若想開一家小飯店,則有餐具套餐、酒水套餐供選擇。此外,麥德龍還為食堂及酒店提供配菜服務,根據客戶的菜單、人數,麥德龍可幫助配齊所需的蔬菜、魚、肉、水產及水果,並提供若幹參考菜單。麥德龍還為工廠事業單位防暑降溫準備了建議商品目錄。當然,最有意思的是,麥德龍還為新婚夫婦設計了經濟型及豪華型組合的電器、家具、床上用品套餐等,這樣看來,麥德龍並不光是為企事業單位提供服務而已,它的理念是給所有的客戶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