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媽媽有必要磨煉你的性格——堅韌的性格塑造勇敢的孩子(2)(3 / 3)

媽媽要經常和孩子溝通,給孩子充分表達自己的機會,在傾聽的過程中,不要因為孩子想法的幼稚而嘲笑或否定孩子,也不要急於糾正,而要抓住孩子談話中有道理的論點,鼓勵孩子繼續挖掘,讓孩子嚐到思考的樂趣,加強自我探索的熱情,這樣孩子才會慢慢地變成一個有勇有謀的人。

你最勇敢了

——給孩子貼上勇敢的“標簽”

孩子年齡小,對周圍的人依賴很深,往往家人的一句話,就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影響。所以,媽媽的評價和態度,對孩子是至關重要的。積極的態度能夠塑造出積極的孩子,而消極的態度則會讓孩子朝消極的方向發展。想塑造孩子堅韌勇敢的性格,就要經常給孩子貼上勇敢的標簽,讓孩子能夠對自己產生勇敢的評價,從而克服怯懦,敢於接受挑戰。

筱筱剛剛轉學,媽媽每天都去新學校接她回家,有一次,媽媽遇到了筱筱的班主任,就問起了孩子的表現。老師告訴她,孩子很聰明,就是有點膽小,平時會唱的歌,會背的詩詞,到了同學麵前表演的時候,孩子就有點怯場,不敢表現,勉強做了,不是聲音太低,就是忘詞停頓。媽媽聽了說:“孩子剛剛進新學校,可能還不太熟悉。”這時,孩子從教室裏出來了,媽媽讓筱筱向老師告別,然後拉著她走出校門。筱筱問:“老師和你說什麼了?”媽媽笑著說:“老師誇你勇敢,多才多藝,每次要小朋友唱歌的時候,你總是第一個舉手,然後勇敢地在同學麵前表演,還說你會背誦很多古詩,讓同學們刮目相看呢!”筱筱聽了很高興。

媽媽原來隻想安慰一下筱筱,沒料到這番話竟然起了作用。從那之後,筱筱再也不怯場了,變得活潑開朗,樂於表現,還成了班級裏的文娛骨幹。

媽媽在麵對孩子的不足時,與其批評孩子,不如用正麵的語言鼓勵孩子。筱筱媽媽的做法十分恰當,因為她給孩子傳遞了一些正麵的暗示。孩子就按照媽媽的實際期望表現了。如果媽媽說:“老師說你膽小,不敢在同學麵前表現。”孩子就會接受這些暗示,真的變成一個膽小的人。可以說,媽媽的積極語言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的,值得肯定的,從正麵強化了孩子的自信,而消極的標簽則會強化孩子的弱點和不足。因此,媽媽如果希望孩子勇敢,最好多給孩子貼上勇敢的“標簽”!

不要公開批評孩子膽小

當著別人的麵批評孩子膽小,會給孩子的自尊心造成極大的傷害,從而影響孩子的行為。例如,當家裏來客人了,孩子一時不知道如何招呼客人,媽媽就對著客人抱歉地說:“我們家孩子一貫這樣,比較膽小,看到陌生人就不知道該怎麼說話了。膽子這麼小,真不知道以後該怎麼辦才好。”媽媽這麼做,無疑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創傷,從而影響孩子的行為。這些話無疑會讓孩子更加膽小。即便要批評孩子,也要注意分寸。例如,媽媽可以柔聲細語地說:“寶貝,打針的時候不哭好嗎?你可是一個勇敢的孩子哦!”

給孩子創造表現的機會

媽媽應該給孩子創造表現的機會,這樣才有機會讓孩子得到表揚。這樣的機會不必太刻意,可是給孩子的影響卻是巨大的。例如,有客人來就給孩子分派任務,讓孩子倒杯水去,孩子在受到嘉獎的同時,也受到了道德教育。孩子會變得樂於招待客人,而不是像過去那麼緊張了。

把孩子和偶像對比

孩子總有一些偶像,他們幼小的心靈喜歡模仿偶像的行為,而且情感投入。媽媽不妨利用偶像來鼓勵孩子,例如,當孩子怕黑的時候,媽媽就告訴他說:“你喜歡的警察叔叔從來不怕黑噢!他們很勇敢才能當警察,你想不想當警察呀?”把孩子心目中的偶像拿出來對比,會讓孩子變得勇敢起來。

讓孩子學會自我肯定

媽媽平時要多給孩子灌輸勇敢的概念,讓孩子知道自己是一個勇敢的人,隻要孩子做了一件勇敢的事,媽媽就要及時表揚,鞏固孩子的自我肯定。孩子的自我肯定能夠產生強大的心理暗示,從而根據心理暗示去發展自身。因此,媽媽要有意無意地讓孩子知道自己很勇敢。這樣,孩子會不知不覺地將“標簽”貼在自己身上,並內化為對自己的要求。

挖掘孩子的閃光點,讓孩子在標簽的激勵下,不斷地變得勇敢起來,這需要一段時間,不能操之過急。媽媽平時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為了麵子當眾批評孩子膽小怕事,更不能將孩子和他人進行對比,貶低孩子的膽量。媽媽正麵的評價總有一天會起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