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落下啦,我都上班四五年了。”
“是紅梅幫忙落下的戶口吧。”
“是。”
“怎麼樣,當年我給你出的主意管用吧。”
“管用,曉海我服你啦。”於亞琴朝曉海豎起大拇指。
曉海開導著於亞琴:“往後跟我們知識青年搞對象痛快點兒,別吱吱扭扭的,怎麼樣,品嚐到甜頭了吧,小日子過舒坦了,別忘記我這位半拉紅娘。”
“哈哈……”幾位知青開懷大笑。
孟哲榮和紅梅走進門口,大喜子見到兩人有些尷尬。他與孟哲榮握手之後,目光與紅梅對峙兩秒鍾,誰也沒開口講話。曉海見狀急忙上前調和:“怎麼,十多年都過去啦,年輕時候的恩恩怨怨還記在心裏呀。”
“不記得……和為貴。”大喜子主動伸出手。紅梅伸過手握住對方手說:“相逢一笑泯恩仇。”
演出開始鼓樂齊鳴,第一個節目是二人轉小帽聯唱,《小拜年》打頭陣,緊接著是《月牙五更》《送情郎》《雙回門》《茉莉花》,當曉海和黃穎演唱《小鷹展翅》中第一段兒的時候,台下的知青們掌聲連連,詞句把他們思緒帶回到難忘的知青生活,當年的赤腳醫生紅梅更是感慨萬端。《十八裏相送》之後,孟哲榮和董偉上台獻藝,歌唱《夫妻雙雙把家還》。
黃穎與一位男搭檔演唱二人轉《彎彎小河知青情》:
“炎熱夏季裏呀,
正逢三伏天,
滿天星星閃爍水中間呐,
一對知青漫步河邊。
依呀呼咳呼咳,
一對知青漫步河邊呐。”
優美的唱腔熟悉的樂曲,把紅梅和曉海的心靈載回廣闊天地中的雙鳳屯,兩人走出集體戶房門,並肩走向彎彎的小河,踏上輕便的小橋,漫步在河邊鄉間小道。觀眾席上座位緊挨曉海的紅梅周身發熱,愉悅著心靈牽動她身體上每一根神經都輕輕顫動,就如同舞台上演員手裏抖動的扇麵兒一樣。扇麵兒的抖動為人們沾上少許涼意,而神經的顫動為紅梅注入無限的溫馨。輕妙甜美的音符刺激她身上每一個毛孔,宛如自己置身於河邊,和煦微風輕拂身上每一個記憶細胞,促使她回憶發生在小河邊上點滴往事。
《彎彎小河知青情》故事情節跌宕起伏:緣於家庭貧困,一戶農家夫妻委托男女知青送走出生一個月的小女兒,白雪皚皚的冬季,冰封河水,女知青懷抱嬰兒,與男友迎風冒雪走過河邊踏上小橋……
紅梅的心頓時冷了,冷得就像冬天裏冰封的河水。舞台上演員扭動肢體一下下舞動的扇子,扇出的仿佛是一股股寒風,一股股寒風變成為一絲絲酸楚鑽入她的骨髓,往事旋風般回旋在腦海。舞台逐漸擴展,廣闊天地裏彎彎的小河呈現麵前,男女演員表演兩位知青輪番抱嬰兒的場麵,是十幾年前紅梅曉海知青生活真實寫照。舞台與生活結合,唱腔與呼吸融彙,音符與心跳同步,紅梅整個身心被《彎彎小河知青情》所包容。
劇情風雲突變,演員的唱腔把冬天中發生的故事,拉回夏季裏河邊的柳樹下,明月當空繁星閃爍,河水波光粼粼,戀愛中的一對男女知青偷吃禁果,女知青肚子裏小生命蠢蠢欲動,難堪羞澀危難之時,農家夫妻收留女知青,又一個小生命出生在農家……
觀眾席上的紅梅曉海,汗毛孔同時舒展開,汗液從額頭開始順臉頰流淌,身上汗液越聚越多,濕透背心洇過的襯衫掛上斑斑“地圖”。紅梅伸手從下衣兜裏掏出手絹,擦拭臉頰的一刻,恰巧與身旁曉海麵孔相視,霎時,全身血液湧到女知青臉上,,臉色盛開月季花般通紅,延伸至耳輪脖頸。盡管舞台上二人轉劇情情節是虛構的,男女知青名字是假的,故事發生的季節有變化,但是頭兩段兒故事內容,與紅梅曉海知青生活中經曆所差無幾,無形中為純屬虛構的第三段兒蒙上真實的麵紗。觀眾席上,周圍人們的目光不時聚斂在紅梅曉海臉龐,不凡有人臉上流露出得意笑意。羞澀尷尬難堪向女知青圍攏,紅梅的身體像不聽自己使喚似的站起身,本來不想吱聲又不得不吱聲的她,用顫抖的聲音向曉海說:“你慢慢欣賞吧,我先回去了。”轉身埋頭離開劇場。